?

國際化擴張戰略與企業績效關聯機制研究

2017-01-10 16:35李萬明
商業經濟研究 2016年23期
關鍵詞:市場績效財務績效

李萬明

內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國際化擴張、無形資產投入與企業績效的關聯機制,并基于2010-2014年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樣本數據,檢驗了國際化擴張與企業績效的主效應關系和當期無形資產投入條件對此關系的影響。研究發現:國際化擴張程度與企業財務績效和市場績效之間均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企業當期無形資產增量會顯著削弱國際化擴張與財務績效的正向關系,而對國際化擴張與市場績效的影響并不顯著。本文旨在為我國企業更好開展國際化經營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化擴張 財務績效 市場績效 無形資產增量

引言

雖然我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優勢,但是由于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因素的制約,仍然導致大部分企業國際競爭力不足。因此探討國際化程度與企業績效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內部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績效,不僅是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中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也是本文展開相關研究的立足點。本文利用2010-2014年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樣本數據,試圖研究國際化擴張與企業績效的主效應關系和當期無形資產投入條件對此關系的影響。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國際化擴張與企業績效的關系

雖然經營地域的分散性、組織的復雜性和文化的多樣性等因素會使國際化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難度加大,但并不能湮沒國際化擴張帶來的優勢。首先,國際化擴張行為作為一種有效的戰略成長方式,可以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形式,將企業內部的核心資源和能力通過“地區多元化”,在延伸到廣闊市場的同時限制在企業內部,提高整體利潤水平。其次,國際市場的開放程度高,一定數量和較高質量的競爭對手涌入爭奪市場份額,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多選擇從而變得日益成熟且更加挑剔,國際化企業只有主動、及時地調整組織結構、資源配置、發展路徑,持續不斷地強化自身知識基礎、開展技術創新、提升核心能力,才能可持續發展。不僅如此,新鮮、廣闊的市場環境還會為企業帶來更多利益相關的供應商、科研機構和中介機構等,為企業直接學習與模仿其他優秀組織提供了更大可能性。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國際化擴張對企業財務績效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假設2:國際化擴張對企業市場績效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二)無形資產投入對國際化與企業績效的調節作用

巴魯·列弗教授認為有形資產、金融資產可以迅速轉換為商品,但至多只能獲得平均的投資回報率,而對無形資產的投入,卻可以培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使企業獲得超額利潤。內部化理論認為由于市場的不完全,倘若技術、管理能力、社會資本等無形資產通過外部市場組織交易,不利于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此時若能建立企業內部市場,協調資源配置,就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此外,國際化企業可以通過加強無形資產的投入力度,提升技術水平,開展品牌營銷,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質服務超越同行業公司,從而保持持續發展能力。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無形資產投入會強化國際化擴張與企業財務績效的正相關關系。

假設4:無形資產投入會強化國際化擴張與企業市場績效的正相關關系。

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

本文選取有較多國際化經營業務的制造業為研究對象,在剔除了財務情況異常和數據不全的企業后,得到2010-2014年間2634個觀測值,涉及674家公司,為避免極端影響,對主要的連續變量在1%水平上進行了縮尾處理。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商務部《1980-2014中國對外投資企業名錄》,使用Stata12.0進行統計檢驗和回歸分析。

(二)變量選取

因變量。企業績效(Per),本文參考陳葉婷等(2015)的研究,以總資產報酬率ROA表示財務績效(ROE進行穩健性檢驗),以國內市場占有率表示企業市場績效,分別考察國際化擴張戰略對二者的影響。

自變量。企業國際化擴張(Int),克服以往單一指標測量國際化擴張程度的局限性,基于數據的可獲取性,以企業國際化經營所涉及的國家數(N)以及這些國家與母國市場的文化距離(Dis)的平均數來衡量企業國際化擴張程度。國家數(N)以離差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的影響,文化距離(Dis)參考Gupta(2002)提出的文化簇模型進行計算。文化距離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i表示第i個樣本,j表示i樣本在第j個國家或地區有銷售,除以55是為了消除量綱。

調節變量。無形資產投入(Imm),由于各企業對無形資產分類方式、計提減值準備和累計攤銷采取的方法不一致,因此以無形資產增量作為解釋企業無形資產投入能力的變量。

控制變量。本文控制了可能對企業績效產生影響的變量:企業規模、年齡、所有制性質以及行業影響與年度影響。

實證分析的相關變量總結如表1所示。

(三)模型建立

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結果

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和相關系數矩陣如表2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樣本企業的資產報酬率ROA均值為0.0655,標準差為0.1123,樣本公司整體發展良好,財務績效差異較小。市場績效均值為0.0052,標準差為0.0094,表明各企業在該行業中的市場占有率相差不大。企業國際化擴張程度均值較低,為0.0584,且整體來看各企業的國際化擴張程度明顯差異較小,無形資產投入的差異較大,利于對此展開比較分析。此外除ROE這一穩健性檢驗中所使用的變量外,其它變量間的相關系數低于0.6,初步表明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對方差膨脹因子(VIF)進行測算,所有的因子值均小于2,不存在嚴重共線性問題的事實進一步得到驗證。國際化擴張程度與企業績效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關系,更準確的結論有待進一步檢驗。

(二)國際化擴張與企業績效的回歸分析

表3中方程①、③是對假設1、2的驗證。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企業國際化擴張對財務績效的解釋能力較低,為8%,說明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的因素還有很多,而國際化擴張對市場績效的解釋能力達48.9%,主要原因是國內仍然是多數企業的主戰場,且企業國際化擴張會對國內市場具有“回轉”效應。國際化擴張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與企業財務績效和市場績效正相關,回歸結果支持了假設1、2,說明企業的國際化擴張戰略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績效。

(三)國際化擴張、無形資產投入與企業績效的關系

表3中方程④、⑥是對假設3、4的驗證。假設3主張當無形資產投入較高時,國際化擴張與財務績效的正相關關系被強化。然而在方程③中,無形資產與國際化擴張交叉項的系數為負,與預期不一致,假設3不成立??赡芤驗楫斊跓o形資產投資并不能在當年給企業帶來超額收益,反而由于其消耗了企業資源,降低了當期收益,所以當期無形資產增量的增加會削弱國際化擴張與財務績效的正相關關系。

假設4主張企業無形資產投入可增強國際化擴張與市場績效的正相關關系。方程④中,無形資產與企業國際化擴張交叉項的系數為正,但不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假設4不成立。這可能是因為,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的主體是土地使用權,其對企業效益與成長水平的提升效果一般,但對無形資產的投入一方面使外部投資者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另一方面對技術類無形資產的投入使得消費者對企業產品和服務有不斷追求卓越的良好印象,所以企業對無形資產的投入對國際化擴張與市場績效的正向關系雖然有促進作用,但并不顯著。

結論與建議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國際化擴張程度與企業財務績效及市場績效之間均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企業當期無形資產增量會顯著削弱國際化擴張對提升企業財務績效的積極作用,而當期無形資產增量對企業國際化擴張和市場績效的影響并不顯著?;谝陨涎芯拷Y論,提出以下建議:企業應借助國家政策東風,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開展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營銷和服務。新增的無形資產投資支出可能會對企業當期收益產生輕微負面影響,但不可否認其本身具有的網絡效應和杠桿效應,國際化企業應在實施擴張戰略的同時,科學管理無形資產投資,全力挖掘無形資產的價值創造潛力,以增強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葉婷,張曉濤.國際化、產品差異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我國上市制造業企業的證據[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5(4)

2.謝軍.基于企業國際經驗的國外市場選擇和進入模式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7(1)

猜你喜歡
市場績效財務績效
試論營銷—制造整合對新產品開發績效的影響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期限結構與財務績效關系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