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妙結尾別樣精彩

2017-01-11 14:50武文法
未來英才 2016年16期
關鍵詞:凡卡周瑜課文內容

武文法

摘要:一堂精彩的語文課,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開頭,環環相扣、緊緊銜接的過程,還要有余味無窮的結尾。結尾教學關系到一節課或一篇課文教學的善始善終。

關鍵詞:小學語文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薄懊椠埉孁P,難在點眼。頭難起,尾難落?!薄翱凇敝噪y收,“尾”之所以難落,是因為它是一堂課走向成功的開始和最后一步,,一堂精彩的語文課,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開頭,環環相扣、緊緊銜接的過程,還要有余味無窮的結尾。完美的結尾便是一節好課的點睛之筆。完美的結尾,可以使學生所學知識深化;可以使課堂教學結構嚴謹;可以誘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那么,如何設計多姿多彩的課堂結尾呢?

一、伸展開拓

這種課堂結尾的特點是:強調學生參與,一篇帶多篇,課內帶課外,適用于一些常識性課文。如:對《太陽》一課,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同學們,學過了課文,我們知道太陽和人的關系是這樣的緊密。自古以來,就有許多關于太陽的動人傳說,除了課本上介紹的,你們還想了解太陽其他方面的知識和傳說嗎?老師向你們介紹幾本書:《后羿射日》《神奇的太陽》《宇宙的奧秘》《太陽能的利用》讀了以后有什么收獲別忘了向老師匯報?!边@樣,閱讀教學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又如,教學《狐貍和烏鴉》一文,在課文讀講進行尾聲時,我設計了“森林爺爺”這個角色,提出了“故事發生地整個過程都被森林爺爺看在眼里,如果你就是森林爺爺,你想對狐貍和烏鴉說些什么呢?”這個看似簡單卻很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角色評議,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引發他們說的欲望。小組討論中,有學生說:“我想對烏鴉說:烏鴉啊烏鴉,你太笨了,狐貍之所以說好話贊美你,那是想吃你嘴里的肉呀!”“我想對狐貍說:狐貍呀,你真是太狡猾了,連可憐的烏鴉你也騙?!薄拔蚁雽傉f:你真是聰明,能用智慧獲取你的食物?!蓖瑢W們各抒己見,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二、接讀作品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許多文質精美的文學作品的節選或縮寫??墒?,由于時空的阻隔,學生在學習局部課文時,有許多疑問和想法都得不到滿意的答復。對此,在課堂的結尾時,可布置學生解讀原作,使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涉足廣闊的文學天地。有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有學習局部到深入整體。如:學習《少年閏土》一課后可以這樣說:“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腦海中一定會常常浮現出一個頭戴銀項圈、手捏鋼叉,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少年形象。但是,你們知道嗎?三十年后的閏土,卻變成了臉色蠟黃,麻木糊涂,仿佛木偶一般,是什么是他變成這樣呢?我們去讀魯迅的小說《故鄉》,會得到滿意的答案?!?/p>

三、表演小品

對于一些情節生動,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的課文,在課堂結尾階段可根據課文內容巧妙設計小品表演,再現課文的情境,就會余味無窮,興趣黯然。如:我教學《兩小兒辯日》一課時,把課文教完后,根據課文內容創編了《戲說《兩小兒辯日》》劇本,讓學生表演,通過孔子的秘書小李子運用電腦幫助他解決兩小兒的問題,既讓學生懂得了兩小兒所說現象的原因,又點明了要活到老學到老。讓學生在一片笑聲中不知不覺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課堂教學的效果特別好。

四、走出迷宮

一些課文的結尾,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這在一些歷史故事或節選課文中體現較為明顯。學生往往被迷惑,產生相反的結論。對此,要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結束語,指點迷津。比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的結尾句“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睂W生往往被這句話迷惑,以為周瑜者的佩服諸葛亮。對此我做了這樣的布置:“周瑜真的從心底佩服諸葛亮嗎、同學們先不要下結論,今天老師留個作業:回家去請教家長或查一下有關三國故事的書,看看周瑜臨死前說了設么話?再結合課文想想,明天給了老師一個答復。學生查到周瑜臨死前說的話“既生亮,何生瑜!”再結合課文思考,知道周瑜嫉妒諸葛亮,到死都沒改。課文這句話,只能說是嫉妒升級了,而不是從心底里佩服。

五、順藤摸瓜

這種課尾適用于一些總結性結尾的課文。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結尾“小興安嶺真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奔赛c明了中心,有暗示了行文條理。有次聽一位老師的展示課,他是這樣處理結束語的:“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想一想,小興安嶺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你能不能用書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大家根據這句話回顧回顧課文,想想‘花園指什么?‘寶庫又指什么?”這樣,文章線索一目了然,學生思維條理得到了訓練。

六、回味思考

在結尾時,有意不把問題講透,留有余地, 讓學生去咀嚼、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揭示新的矛盾,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不作答,以激發學生下一次學習新課的求知欲,即這課的尾為另一課的頭架橋作鋪墊。這種結尾方法,藝術性要求高,既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又不使學生感到費解、不可琢磨,不被誤認為是有意為難。這其中有一個度的問題,掌握好這個度就是藝術。一般說來,這種結尾的度取決于教學內容的性質、難易的程度以及學生的水平,讓大多數學生通過思考能夠悟出道理,或找到答案。此外,使用這種方法,應在下次上課時進行檢查復習,看看有多少學生悟出道理,全然明白。例如《凡卡》(五年制第九冊)的結尾,沒有寫出凡卡今后的日子將會怎樣,留給讀者的只是省略號。一位教師教這篇課文,留下三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爺爺能收到凡卡的信嗎?假如爺爺能收到凡卡的信,會接他回鄉下嗎?凡卡的痛苦生活能改變嗎?這些問題縈回在學生腦際,使他們深深關心著凡卡的命運。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結尾形式千變萬化,其功能也多種多樣。語文教師千萬不能忽略語文課的結尾,我們應該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結尾,讓我們的語文課更精彩,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猜你喜歡
凡卡周瑜課文內容
必修4 Units 1—2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課文語法填空
一氣周瑜(二)
一氣周瑜(一)
立足文本,引導學生續寫
集中掃描動詞,想象透視畫面
周瑜『折節容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