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學校的語文教育研究活動

2017-01-11 14:55李炳章
未來英才 2016年16期
關鍵詞:教研活動提高質量

李炳章

摘要:要搞好農村語文教育研究活動,必須對活動用有清醒的認識,領導對此高度重視,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實施,才能提高教師業務素質,使之適應社會發展。把教研活動真正落實到位,才能起到教育研究的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研活動;存在弊端;高度重視;提高質量;培養素質

認真開展語文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是培養現代型人才的重要保證。從目前農村學校的教研活動來看,多流于形式,有名無實,沒有真正達到教研的目的。

一、人們對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的思想認識具有片面性

在農村中小學,由于地處邊遠,與城鎮學校相比較,存在著很大差距,從學生到教師,家長及社會,都還處于朦朧狀態。

1、認識不清。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能力。什么是素質,什么是能力,在生活中,人們的認識還沒有和行動結合起來,大多數人還是老思想,落后的人為:學生到學校是讀書,聽老師講課,學生學的是老師講的東西,老師講得多,學生就學得多??荚嚦煽円幌聛?,如果是高分,該生便是好學生,家長也便增加寵性。

2、在工作上有些盲目。推行素質教育以來,在不同層次上出現了不同的說法.教師工作還表現在責任心不強,由于學生、家長、社會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偏見,影響了對學生的要求,便又產生了猶如讀書不如多掙錢的思想,這便使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逐漸變得低下,在學生中的威性漸漸削弱。

3、教學模式陳舊。推行素質教育,進行語文教育教學研究,要求改變教育觀念,尋求新的教學方法。這條路子要走好是很艱辛的,在這荊棘的道路上,部分教師信心不強,沒有勇敢性,而站在妥協的一面。

4、缺乏見識。農村中小學,大部分地處邊遠,很難推廣外來先進經驗,大部分處于閉關自守狀態,特別是農村校點,和新事物的接觸更是少。根據地方教育狀況,送教下鄉重點在中心校,師資培訓重點在中心校,有關教研活動抽調的是骨干教師,普通教師便只能是袖手旁觀。

二、教師對語文教育研究活動的認識不到位

有的教師心理總認為,教育研究活動耽誤了時間,總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有能力,有水平。甚至會說:“你們談的、做的我已見過,我總比你們強?!睂嶋H就是閉關自守。覺得和大家在一起進行教研活動有損于自己。別人搞的活動自己看不起,覺得活動沒有意義。但讓他組織活動時,又說不出個一二三。學校組織的活動不想參加,課外教研自己又不想認真去做。甚至散布言語,擾亂他人:“有如學習,進行教研,不如走進舞廳狂歡;麻將賭錢,打牌喝酒,日子如過神仙?!钡拇_,語言是很時髦的。這些人,我認為思想有點小毛病。換句話說,也就是對語文教育研究活動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農村學校的教師,對外界的接觸較少,通過教研活動取長補短,在教研中研究出適合本校特點的教學方案,大有利教師的進步和學校的發展。

三、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要改革

1、思想意識: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問題,呼喚著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要把高尚的思想情操看作是最高學位,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新的超時代的教育思想。

2、要樹立育人為本的基本觀念: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進人的成長發展,素質教育必須以人為本。根據國家教育方針,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勞動者,教師必須樹立以育人為本的思想觀念。

3、要有勇敢創新的精神:教改是沒有現存的路可走的,只有在坎坷的路上探索創新,反復時踐,才會有新的未來。膽小怕事,不拿出點勇敢精神,在教改的路上只能越落越遠,永遠趕不上時代需求。

4、教師要有適應不同角色的素質:素質教育不僅要求教師思想意識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要有充當不同角色的素質。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教師應當是學生的促進者;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教師應是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來看,教師應是建設者和開發者;從教與學的關系看,教師是導演者。傳統的講授灌輸,在也適應不了現代教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5、教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作為教師來說,最基本的功夫應是說和寫,其次是扎實的專業功夫。普通話說得不好,就會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影響教育效果。字寫得不好,對學生的發展會造成終身影響。

6、教師要有強壯的體質。大部分的農村教師擔當了一定的家庭任務,這便決定了農村教師一定要有強壯的體質,否則很難承擔教學任務。

教師只有達到以上要求,才能做好語文教研的領頭人。

四、社會力量對語文教育改革有很大影響

談改革,不僅僅是學校教師就能夠完成的任務,素質教育的推進還需要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教師和學校在社會中是極小的一部分,單靠他們的力量是很難完成這一使命的。在教改過程中很多因素相互牽制,共同促進,學生家庭聯系到周圍環境,周圍環境延伸到社會,教育也便有了社會性。只有學校、家庭、社會扭成一股繩,形成一股經,統一思想,素質教育的推進才有指望,單憑學校與社會力量較勁,只會功潰一盡。為此,社會影響這股力量是不可忽視的。

五、語文教育研究活動的開展沒有目的性,沒有明確的教研主題

計劃性不強,活動是盲目的。在每學期的開學初,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和教務工作計劃中都要規定相當次數的教研活動,卻缺少了教研的目的、教研的主題、教研的方式,在各教研組的計劃中,也只是框架式,重于應對檢查,至于主題、內容更談不上。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是盲目的。按校歷表,活動周一到,組長發出一聲通知:某某天,某某節,聽某某教師的課,聽后討論。

總之,語文教育研究活動的有效開展,是提高農村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們對此項活動必須認識到位,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活動,以此提高自身素質,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教研活動提高質量
制造業如何提高質量發展
專題研究:為教研活動打開另一扇窗
以評建為契機 提高質量意識 加強內涵建設
營造林質量影響因素及提高質量策略研究
霍尼韋爾助力歐洲頂尖造紙企業提高質量并降低生產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