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初中生化學科學素質的培養

2017-01-11 16:08胡桃瓊
未來英才 2016年16期
關鍵詞:科學素質初中化學培養

胡桃瓊

摘要:我們應根據這個特點,在教學中積極探討實施科學素質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和結合點,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潛能充分開發。

關鍵詞:初中化學;科學素質;培養

面向21世紀,中學化學教育要走向素質教育,這已成為廣大化學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素質教育的內容相當廣泛,科學素質教育則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我們應根據這個特點,在教學中積極探討實施科學素質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和結合點,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潛能充分開發。

一、妙用教師的專業素養及人格魅力

教師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講課藝術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人們常說:“名師出高徒”,化學教師應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自身的業務進修,不斷提高個人素質。教師個人的綜合素質、教學水平對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很大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形象的比喻,生動有趣的語言是撥動學生心弦、激發求知欲望的手段。因此,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授課時,若能將準確的措詞、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描繪、豐富的表情和身體語言融為一體,一定能使學生在一堂課上不僅學到化學知識,還能體驗到一種美的享受,從而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化學教師一定要不斷充實、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跟上時代的潮流,聯系最新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開展教學,展現化學的廣泛應用,同時體現化學教師關注生活、知識淵博、上課風趣的人格魅力,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被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學生自身的素質,從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實驗能力

實驗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為控制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認識和發現化學變化規律的能力,實驗能力既包括實驗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計算,對數據分析處理以及對實驗結論歸納總結、準確表述的能力。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一個動手參與、動腦思考的課堂氣氛,盡可能地將一些演示實驗變為學生的小組實驗。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提出改進實驗的思路和方法,變被動為主動,充分調整、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化學課的興趣。例如,給初三學生講鐵的性質,做鐵生銹這個演示實驗時,可先讓學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實驗前10天準備三只干凈的醫用針劑小藥瓶。按裝滿水、少量水和干燥三個不同條件個放入鐵釘一枚。讓學生每天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等到講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帶來“成果”。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結合,直到得出正確結論,效果就比較好。這種措施,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促進了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學生不但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避免了教師一人講解或演示,學生被動看的局面。

三、重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對于化學課程目標的全面落實具有重要的作用?;瘜W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最佳途徑,科學探究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學中可采用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如學習水后,讓學生走出課堂,調查本地水資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況,深入社會生活實際去獲得第一手的信息,通過發現問題后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并寫出調查報告。又如,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的演示實驗,將其改為探究實驗方法,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實驗的目的是了解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瘜W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揭示化學現象的本質。因此,教學中要廣泛開展小制作、小實驗,并開展自制儀器、自制實驗裝置評比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體現化學學科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探究熱情,讓學生在知識的形成、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重視化學史實,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

化學史是化學家認識世界、改造自然、創造發明的奮斗史,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穿插講述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歷史以及科學家的奮斗故事,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心,并作為一種精神動力,激勵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使學生認識到世界的發展永遠不會停滯,人類社會將不斷進化,從原始、愚昧、落后的狀態一步步向進步、文明、富裕、繁榮前進。如學習我國化學工藝發明較早的造紙、制火藥、燒瓷器時,向學生介紹紙的發明及紙的西傳、瓷器在世界上享譽的地位、火藥的發明及應用等。在學習常見的鹽講到碳酸鈉時,介紹我國留美化學博士侯德榜毅然放棄在美國的舒適生活,回到貧窮落后的祖國,經過潛心研究,發明了享譽世界的“侯氏制堿法”。教學中教師若能掌握時機和分寸,通過介紹表現出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五、在練習中培養自學能力

技能是自學能力的基礎,技能的提高,往往通過學生的反復練習實現,練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適當安排練習,在練習中提高學生的技能,從而自學能力得到培養。練習時,指導學生遇到難點閱讀教材,從書本中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學生練習寫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易寫錯為Fe3+O4==Fe3O4或4Fe+3O2==Fe2O3不立即給學生指出錯誤,而是指導學生閱讀寫化學方程式必須要遵循的兩個原則,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在閱讀中學生自己發現,“Fe3”“O4”是違反了“不能任意編造化學式”的原則;第二條化學方程式的生成物“Fe2O3”違反了“不能憑空想象,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化學方程式或不存在的物質”的原則,從而改正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3Fe+2O2==Fe3O4”。學生在練習中遇到問題,自發地閱讀書本,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分析,自己改錯,提高判斷是非、正確與錯誤的能力。

技能的掌握能促進自學能力的形成,技能較高的學生,自學能力就強,喜歡課堂多安排些時間練習;相反技能差的學生,自學能力也差,很難堅持自學得下去,喜歡教師上課時多講些,不動腦筋思考,只想吃“現成飯”,,結果技能差的學生很難培養起自學能力??梢?,技能是自學能力形成的基礎,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的技能,通過反復練習,逐步提高技能后,才能使自學能力逐步形成。

猜你喜歡
科學素質初中化學培養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策略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