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夏之詠嘆——《一抹夕陽》

2017-01-11 21:57張琳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音樂形象二度創作傷逝

張琳

摘 要:此篇論文重在剖析施光南創作的歌劇《傷逝》中子君的音樂形象及其詠嘆調《一抹夕陽》,在本篇論文中我將重點解決以下問題:(1)施光南的歌劇《傷逝》故事情節的淺析,剖析子君的性格與形象;(2)重點分析子君的詠嘆調,通過分析其曲式結構,旋律走向,使讀者能夠較好的把握演唱情緒。結合自身的實踐,實現作品的二度創作。

關鍵詞:傷逝;子君;詠嘆調;音樂形象;二度創作

中圖分類號:J6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115-01

一、演唱背景提要

不論是魯迅的原著還是施光南創作的歌劇,《傷逝》中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都是在紫藤花盛開的夏日小院中展開的,涓生在租住的小院中苦苦等待子君的到來,他坐立不安,深怕是前一晚上帶著子君去看易卜生的戲劇晚歸,而害得子君受到叔叔的責難不能前來了,他滿腦子胡思亂想著

莫非她翻了車么?莫非她被電車撞傷了么?……

子君便是在涓生的盼望中、在這樣的小院場景中首次出場,她與涓生討論著前一晚易卜生的戲劇,盼望著能像戲劇《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那樣,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為爭取自由平等而斗爭。她想要掙脫原本富足但卻不自由的封建家庭,希望得到涓生的認可,雖然,她爭取到了與心愛的人共同生活的機會,但是社會上的壓力也讓她感到迷惘,子君站在窗前,看著夕陽西下,一時有感而發演唱了這首詠嘆調——《一抹夕陽》。

二、演唱分析

《一抹夕陽》也叫做《子君浪漫曲》,是由王泉 韓偉、施光南作曲,這首詠嘆調篇幅不大,旋律線條優美、朗朗上口,被作為音樂學院本科學生的必唱曲目?!兑荒ㄏ﹃枴芬訥大調貫穿全曲, 以A1BA2三段式的曲式結構呈現,這三段看似簡單,但是要求演唱者要把握三段演唱的不同情緒,才能更好的呈現出子君的人物特點,下面,我們來分段了解這首詠嘆調。

前16 個小節是從容、輕緩的前奏,也是整首詠嘆調的主題線條,這16小節的前奏,是在《紫藤花》原8小節前奏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充,雖然伴奏音型有了改變,但是主旋律的走向是一致的。

樂曲的 A1 段是在歌詞“一抹夕陽……我的心啊思緒紛紛?!保?—32 小節)中展開。 歌詞“思緒紛紛”表達了子君愛情前來臨的復雜心情,這里小小的波動也是為B段的出現做轉折。在演唱過程中,起音要平穩、從容,注意譜中的表情記號以弱起音、適中的音量演唱,控制自己的氣息平穩,在氣息與歌唱機能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嘗試每4小節換一次氣,這樣一來旋律線條會更加平穩流暢的進行,這就需要演唱者在私下進行大量基本功的練習??偨YA段部分就是講述子君沉浸在愛情之中的喜悅之情,演唱者切記,在這一部分一定要控制音量、把握演唱情緒平穩的歌唱,為B段情緒的轉變做好鋪墊。

樂曲的B段(33 一 67 小節)的一開始便是突然的情緒轉變,演唱者的情緒也要隨之激動起來。在這一段施光南運用旋律激動的情緒變化表達子君勇敢沖破禁錮、追求自由愛情的堅定決心。這一段雖然是表現子君的決心,但也不要演唱的太過沉重,演唱者要把握住子君的藝術形象,

在唱到“重開封建家庭的牢籠,去追求自由的愛情”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在“籠”、“情”之后的休止符號,將其明顯的展現出來,這樣也能體現子君這個年輕、活潑的少女形象。在這之后,是全曲的高潮部分(50 -67 小節),節奏也多使用了三連音來表現子君迫切想要傾訴心中的情感,整個歌曲進入了情感的最高潮??偨YB段部分,演唱者在演唱前半部分(33-49 小節)時,要注意投入感情、氣息保持平穩流暢、音量不要太大、咬字要堅定清楚;后半部分(50 -67 小節)的演唱要注重旋律的流暢連冠,感情也應當更加的充沛。在樂曲的最后一段(68 一 93 小節)是 A1 段的再現,A2與A1段雖然在歌詞和旋律上基本相似,卻表達了兩種不同的情緒。再現段在歌唱喜悅、幸福、對生活充滿希望之后緊接著是“我的心啊,難以平靜?!边@就顯示出子君這兩段情緒的變化,在演唱這一段時要重點把握感情力度的變化,這一段與B段比較而言是子君在激動演唱后情緒的回復,演唱力度較B段平和、輕緩,但是與A1段相比,它卻要演唱得更加堅定,演唱過程中要注意氣息的平穩、連貫,在情感述上要更加深情、向往。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全曲結尾要由強到弱、由中速到漸慢,演唱者跟隨鋼琴伴奏一起慢慢從音樂中平復,這樣既可以讓音樂更具有完整性,也凸顯了演唱者優秀的藝術素養。

三、結語

《一抹夕陽》這首子君的“夏”之詠嘆調,在總體上要把握平穩、流暢的特點,歌詞富有詩意,旋律優美、婉轉,這樣一來就更加考驗演唱者的氣息是否能平穩支撐。這首詠嘆調的三個部分,要使用不同的演唱情緒、不同的力度、表達不同的情感,最難把握的就是第一段與再現部分的對比,這需要演唱者在私下多次的練習、實踐,只有這樣身心的投入才能幫助演唱者把女主人公子君想要表達的情感盡可能完美的呈現給所有的聽眾。

參考文獻:

[1]魯迅.傷逝[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2]姚桂麗.傷逝·在中國歌劇歷史上的地位[J].新西部,2005(05).

[3]田亞茹.中國歌劇唱腔及演唱民族化研究[D].西安:西北師范大學,2004.

猜你喜歡
音樂形象二度創作傷逝
簡述施光南生平及歌劇《傷逝》
論民族聲樂藝術之“聲、情、美、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