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生態農業的特性及實現途徑探究

2017-01-12 20:22孫略
種子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生態農業作物土地

孫略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 132013)

高效生態農業的特性及實現途徑探究

孫略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 132013)

高效生態農業是指按照生態學理論,針對特定區域、科學規劃區域內的生物及非生物資源,開展農業生產活動。高效生態農業是一種能夠充分發揮區域內資源作用,且對環境少有破壞的生產系統,其推廣應用能夠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探析了高效生態農業的主要特性及實現高效生態農業應采取的措施及技術。

高效;生態農業;特性;途徑

農業生產是社會發展的基礎行業,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來,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目前,高效生態農業理論已經比較完善,在實際應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一種良好策略。

1 高效生態農業的主要特性

生態農業是人們比較熟知的名詞,是指在生態學知識和理論的支持下,通過系統的設計和規劃,優化區域生產方法,建立有效的農業生產系統。在我國推廣生態農業的幾十年間,農村區域經濟水平得到了大幅的增長。高效農業生產以技術、結構、體系等各方面的創新推動發展,將綠色農業作為基本思想,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區域內資源的作用,還能有效保證產品安全性,具有結構合理、組織優化、環境友好等特點[1]。高效生態農業的特性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1 高效性

高效生態農業與普通農業生產模式的區別之一是高效性。高效生態農業理論的研究方向就是讓農業生產變得更加高效。這里的高效并不只是產品生產效率的提高,還包括對區域內各種資源的高效利用、農業生產社會效益的提高以及區域環境效益的提高等等。高效生態農業能夠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對推動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1.2 生態性

高效生態農業是以生態農業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因此其在生態方面的特性十分顯著。高效生態農業嚴格遵循生態學理論的指導,應用了生態經濟學知識,經過系統的設計和規劃,結合現代農業生產先進技術,將農業生產的每個方面和環節都做到最大程度的優化,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的安全性,保證農業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1.3 綜合性

高效生態農業在綜合方面的特性體現在以下4點:其一,高效生態農業不僅涉及傳統的農業田地生產,同時還將林業、畜牧業以及漁業等緊密結合起來,達到跨領域的聯合生產;其二,高效生態農業將生產和銷售結合起來,作物的種植、牲畜的養殖、產品的銷售、器具的采購等各個方面都規劃到統一系統中,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其三,高效生態農業不僅應用了現代農業的先進技術,還從傳統生態農業生產中吸取經驗,把套種、養地等有效的傳統生產技術保留下來,結合新時代的先進技術、生產理論等,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四,高效生態農業生產不僅優化了對區域內環境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充分發揮了人員的作用,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區域生產潛力。

2 實現高效生態農業的措施

在高效生態農業生產系統中,應用了多種有效的措施,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科學規劃土地

能夠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并不充分,在高效生態農業生產系統中,采取了科學規劃土地的措施,充分發揮土地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率。高效生態農業對土地的科學規劃,是通過應用多熟復種技術、套種技術以及輪種技術,充分利用土地空間,將每一波成熟的作物秸稈重新作為肥料回歸土地,保持土壤肥力,從而達到持續用地的效果。例如,在我國南方地區,水稻的種植采取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土地的年產量。

2.2 分層用光

在農業生產中,保證農作物的日照是非常重要的。高效生態農業根據生態學相關知識以及農業生產經驗,充分利用不同植物對光照需求不同的特點,采取分層用光的措施,有效提高對光能的利用效率。在高效生態農業系統中,采取不同作物套種、農林復種的措施,將陽光的利用分層進行,不僅提高了土地和陽光的利用效率,而且保證了作物的正常生長[2]。

2.3 合理用水

在農業生產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目前,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農業生產可利用的水資源越來越少,因此,合理用水、充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是十分重要的。高效生態農業生產中,應根據農作物根系深度的不同,合理規劃作物種植搭配,分層利用水資源。例如,在某些丘陵旱地中,可以采取花生與南酸棗的復種,花生的根系深度較淺,對土壤淺層的水分利用較多,更深土層的水分則無法吸收到,如果土地中只種花生,就會出現水分的浪費;而南酸棗的根系較深,能夠吸收到花生無法利用的水分,兩者復種能夠有效提高對水分的利用率。此外,在旱季土壤水分不足時,南酸棗根系還能為花生提供來自深層土層的水分,從而保證花生的正常生長。

2.4 生態防害

高效生態農業將作物種植與牲畜養殖結合起來,能夠有效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

3 實現高效生態農業應采取的技術

目前在高效生態農業系統中,應用了大量有效的先進技術。

3.1 節能技術

高效生態農業應用了節能技術,對各種資源的利用率都很高。在土地資源方面,通過作物的套種、混種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水資源方面,采用滴灌、滲灌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肥料資源方面,通過科學配肥、利用作物秸稈等方法,形成生物養地,保持土壤肥力。

3.2 系統處理技術

高效生態農業中應用了系統處理技術,通過確定各部分的生產需求與產品輸出,合理規劃產品流向,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在農作物生產中,作物成熟后留下的秸稈,可以轉化為土壤肥料、制作成生物飼料,重新進入系統循環中,多余部分可以作為工業原料賣掉或者用作發電能源等。

3.3 水土保持技術

水土流失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高效生態農業中應用了水土保持技術,在水土易流失的地區,宜在水體附件多種植樹木,避免順坡耕種[3]。

除了以上3種之外,高效生態農業系統還利用了結構優化、能源開發等技術。

4 結論

經過理論研究和大量的實踐經驗,高效生態農業是一種完善的、有效的農業生產系統,采取科學用地、分層用光等措施,利用節能、系統處理、水土保持等先進生產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其推廣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黃國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2):23-24.

[2]顧益康,黃沖平.浙江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戰略與思路[J].浙江農業科學,2008,(2):44-45.

[3]劉玉曉,梁鳳蓮.中國高效生態農業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8):33-34.

2017-01-13)

1005-2690(2017)03-0028-02

S-0

A

猜你喜歡
生態農業作物土地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征稿簡則
我愛這土地
作物遭受霜凍該如何補救
四種作物 北方種植有前景
對生態農業旅游創新模式的探討
內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潛在應用
作物遭受藥害的補救措施
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現狀及完善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畢節發展山地高效生態農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