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麥病蟲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2017-01-12 20:22李紅軍
種子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葉鞘銹病紋枯病

李紅軍

(招遠市玲瓏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山東 煙臺 265406)

淺析小麥病蟲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李紅軍

(招遠市玲瓏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山東 煙臺 265406)

小麥是我國北方普遍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在農業的發展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而小麥的種植面積也極其廣泛。一旦有病蟲害入侵,非常容易造成大面積感染,導致種植小麥的農民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如今種植者雖然對常見的小麥病蟲害已經有基本常識,但依舊沒有掌握更為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大大提高了小麥感染病蟲害的概率。針對小麥常見的病蟲害提出相應的防治方法,希望為防止小麥病蟲害現象的頻發發揮一定的作用。

小麥;病蟲害;防治措施

小麥具有種植范圍廣的顯著特點,在其發生病蟲害的時候,容易以最快的速度蔓延開來,為小麥農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為防止小麥病蟲害的出現和蔓延,保障完成優質小麥生產的最終目標,擴大產量,亟需增強對小麥常見病蟲害的認知,并強化相關防治技術的學習和傳播。

1 常見的小麥病蟲害種類

1.1 小麥銹病

通過對發病部位的分析,小麥銹病可被劃分為3類,即條銹病、葉銹病和稈銹。條銹病的發病特征是成行,葉銹病是亂行,稈銹病則是出現一大塊紅斑。小麥銹病的傳播時間在小麥返青之后的2個多月內。在早春,小麥感染條銹病后會先后出現3個時期,從一片葉子出現蟲害蔓延到中心,最后再蔓延至整個農田發病。一旦農田幼苗銹病迅速傳染,集中經歷這后面的兩個時期后便會演變成一種流行性病蟲害。

1.2 麥蚜蟲

麥蚜蟲又簡稱膩蟲,在小麥生長的各個時期,膩蟲的病理特征也不盡相同。在小麥幼苗階段,膩蟲集中大面積藏在小麥葉子的背面、葉鞘和新葉處蠶食小麥;在小麥抽絲拔穗后,麥蚜蟲開始延展到莖葉和穗部;當小麥的植株受到破壞后,被蠶食的部位將出現淡黃色斑點;當重度發病后,完整的一棵植株將會枯萎死去,同時膩蟲排出的蜜露會直接制約和阻礙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

1.3 小麥根腐病

小麥根腐病的另一個名字就是青死病,多集中發生在山區和深淺不一的川山水區域。當處在幼苗苗期階段,小麥根腐病的表面特征就是小麥根腐爛;長成完整植株時,會造成小麥上的穗腐或黑胚,這其中穗腐的侵害性最強。一旦發病,在病株底部的中心將呈現灰白色、四周呈現褐色或黑色菱形病斑,隨后根系將徹底腐爛,這就是農民們常說的“白穗”和“青死”,這種病癥最容易發生在長勢不好的小麥上。該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整個冬季,第二年作為初侵的來源,土壤溫度低或濕度高都容易誘發感染;在土壤肥力貧瘠的狀況下,過早播種也極易造成感染小麥根腐病。

1.4 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已經成為一種較為常見的小麥疾病。近年來,病菌的抗性越來越強,小麥紋枯病的發病率也呈現出激增趨勢。此類疾病集中發生在小麥的葉鞘和莖稈上,高發期為小麥拔節發育期。小麥紋枯病從發病初期到末期有3個階段:在開始發病時,離近地面的葉鞘處會產生灰色或者淺灰色病斑;隨之不斷延展,從葉鞘蔓延至莖稈,且伴隨病情加劇,顏色會逐漸變深;發病后期的植株將會發生腐爛,導致處于早期生長階段的小麥死亡,處于生長后期階段的小麥嚴重倒伏,此時病變的花紋也產生變化,葉鞘上的病斑慢慢地形成云紋狀花紋。

1.5 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會引起小麥的苗枯、稈腐和穗腐等現象,從幼苗開始到抽穗期間都將受到破壞。發病初期,病菌會在穎殼上出現水浸形狀的淺灰色斑點,逐漸延伸至整個小穗,病穗也開始變成枯黃色。尤其濕度較大時,病斑的地方還會滋生出粉紅色膠狀霉層,到小麥生長后期,粉紅色膠狀霉層上會集中長出藍黑色的小顆粒。

2 主要防治措施

2.1 篩選優質苗種

在進行小麥種子篩選時,應盡可能選用那些對病蟲害抵抗力強的種子;播種時,選擇更為領先的播種設備和工具,同時注意規范合理布局,盡量不讓種子過于密集或過于稀疏。

2.2 麥蚜防治技術

對麥蚜的防治需提前掌握蟲情。在冬麥拔節、春麥出苗后,在小麥揚花前,可調配濃度為1.5%的樂果粉劑1.5~2 kg/667 m2。噴霧用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或用抗蚜威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在穗期治愈期,應同時考慮小麥銹病、白粉病、黏蟲及麥蚜等,每667 m2用粉銹寧6 g、抗蚜威6 g、滅幼脲2 g(3者均指有效成分)混用,該方法對麥蚜病蟲防效達85%以上。

2.3 實施藥劑拌種

在小麥播種前,農戶可攪拌殺蟲功能極強的農藥和苗種,這樣便于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在選用農藥時,一定要明確藥劑的作用和使用量,盡可能使用對小麥種子毫無副作用的產品,千萬不能制約種子的健康成長。

2.4 選用優質肥料

對種植土壤進行鏟平等處理時,一定要充分平整,將田間地頭的雜草徹底清理,使用上好的肥料施肥,盡可能使用農家肥。

2.5 處理土壤病蟲

在上一季種植時土壤中會殘存一些害蟲,因此,在播種前需播撒農藥消滅害蟲,平均每667 m2用2/5的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或1/2的辛硫磷顆粒,再拌上沙土或者煤渣10 kg,加3 kg水制成有毒土壤,均勻地潑撒在地表,這樣能有效治理地下害蟲[2]。

2.6 科學施肥

嚴格遵守“氮肥按照總量控制、分期調控,磷、鉀肥根據土壤的狀況進行恒量監控”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求,在秸稈還田和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科學配施氮、磷、鉀化肥[3]。

2.7 防治抽穗期病蟲害

在小麥抽穗早期,主要防治吸漿蟲,建議使用甘喜或氧樂果或高福兌水噴霧。對于麥蚜蟲,使用吡蟲啉或者高啶、氧樂果進行噴霧處理,效果顯著。

2.8 防治灌漿期病蟲害

小麥灌漿期是病蟲害的頻發時期,也是整個小麥生產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在小麥灌漿時,農戶一定要對銹病、白粉病和麥穗蚜進行重點防治。其中,防治麥穗蚜、銹病和白粉病都可以使用靈乳油和輝豐菊酯乳油。

3 小結

在我國農作物的構成中,小麥位居第二。它不僅產量高,也是人們日常飲食的主要作物之一。小麥具有耐寒特性,而且能適應多種環境氣候。但是一旦遭遇病蟲害破壞,不僅會大面積減產,其品質也會大打折扣。小麥病蟲害不僅會給農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對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采用科學合理的防治手段防治小麥病蟲害的頻發極其關鍵。

[1]鐘莉梅.淺談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J].吉林農業,2011(12):79.

[2]李克祥,姜洪濤.淺談小麥病蟲害的防治[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0).

[3]楊榮明,吳燕,朱鳳,等.2010年江蘇省小麥赤霉病流行特點及防治對策探討[J].中國植保導刊,2011(02).

2017-01-08)

1005-2690(2017)03-0091-02

S435.12

A

猜你喜歡
葉鞘銹病紋枯病
玉米黃銹病現狀和青貯調制措施
四種藥劑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
東臺市2020年小麥銹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水稻紋枯病的發生及其防治策略
球莖茴香儲藏的關鍵技術
試論天山東部云杉銹病及防治措施
辣蓼及其常見混偽品種的真偽鑒別
新疆梨銹病發生及流行規律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
水稻葉鞘腐敗病的發生及防治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