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

2017-01-12 08:38孫漢芬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6年11期
關鍵詞:文化教育初中英語教學

孫漢芬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如何在初中英語教育中進行文化教育,最終使學生達到具有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文化教育

引言

英語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學習文化知識,獲取世界信息都離不開英語,在新課改下,英語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具有實際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是書面上的,也要是口頭上的。語言是一種文化的變現形式,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英語也不例外。因此,英語教學也與其大的背景文化相融合,最終使學生具有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那么這就需要在英語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語言能力即linguistic competence,更要使學生掌握Functional meaning,即英語的交際意義。下面就來談談初中英語教的文化教育方法。

1.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文化教育

1.1適當插入文化背景知識

英語有著它所承載的特有西方國家的文化內涵,比如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把西方的一些文化知識介紹給學生。學生們除了在課堂上學習英語外,日常生活中很少有英語的語言環境,當遇到與課文有關的文化知識時,就會很不理解。所以,教師要在這方面要起到引導作用,在進行課件設計時,把有關文化背景的知識設計到教學內容中來,在課堂上直接向學生介紹,這樣不僅能增加英語的知識性,還能增加其趣味性,使英語的學習增加了深度和廣度,學生本來對于西方文化就有好奇心,把文化背景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使課堂氣氛活躍。比如,“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你是否要吃點或喝點什么”,中國人的習慣是,常??蜌庖环?,說:“不用了,謝謝!”“不用麻煩了”??墒窃谖鞣絿?,你如果想要,就直接

(下轉第89頁)

(上接第88頁)

說“Yes,please”,如果不想要,就說“No,thanks”,不用推辭。這便是中國和英語國家人們風格的不同。但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家庭成員之間,還是朋友陌生人之間,只要是給對方造成不便或帶來麻煩,都可以說“Thank you”“Excuse me”,這說明,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人們都是崇尚平等的。

1.2對比文化差異,增加學習信心

中西方文化迥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加對比,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比如,漢語人們在見面打招呼時,通常是“吃了嗎”“去哪兒”“也來逛街啦?買什么了?”而英語國家的人們一般打招呼只說,“Hi”或“Hello”等簡單的問候。英語國家的人們不愿透露個人的隱私,也不習慣問及到別人的私事,這便是漢語人們與之文化習俗的差異。在中國“老”,是一種尊稱,代表尊敬,如“王老,張老”。而在英語國家,卻很忌諱“老”字,“老”意味著腐朽,衰老,殘年,不久于人世。所以,當遇見一位中國老人艱難行走,你去攙扶,他說聲“謝謝”,但如果是一位外國老人,你去攙扶他,一定會遭到拒絕。他們不喜歡被稱為elderly people,在美國,稱其為senior citizens,即“年長的公民”,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英語課堂適當的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有助于學生克服文化迥異帶來的學習上的困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2.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社會文化習俗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中國人很講究客套,謙虛在中國是一種美德,然而,由于文化習俗的差異,中國認為是禮貌、謙虛的意思,外國人并不這樣認為。比如,當與外國人進行交流時,對方可能對你說:You are very beautiful in this red skirt.作為中國人,我們聽著心里雖然覺得很美,但出于謙虛的習慣,我們依然會回答“ No ”;甚至會回答“ Where , where ”。然而,在外國人看來,“No ”是不自信的表現,也是對別人的贊賞表示懷疑的意思,這會使對方很困惑、心里很不安。因為按照西方人的習俗,當他們聽到贊美的話,一定會非常高興,并向對方道謝說“Thank you ”。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講解一些風俗習慣的中西方區別,以免溝通上造成障礙。

3.在課堂上區別習語、諺語,做到不變味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英語中有些習語、諺語、名言與中文是有區別的,要區分開來,深刻體會其中的妙處,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實際生活是非常有幫助的。如:apiece of cake ,單從字面上翻譯為“一塊蛋糕”,但其實它是“小菜一碟”的意思;又如,love me , love my dog ,字面上翻譯是,“愛我,愛我的狗”,這樣會出大笑話,實際意思是“愛屋及烏”,但如果都是這樣,會讓學生感到學習英語壓力太大,有的甚至無法理解。但如果告訴學生“spend money like water”就是“揮金如土”的意思,學生也會覺得學習英語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原來有時候也會如此簡單。這就會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恐懼感,在興趣中學習和成長了。

4.在課外活動中進行文化教育

英語的學習只有教材是不夠的,還要從大量的課外讀物中吸取知識,比如報刊、網絡、影像制品等,可是幽默故事,中外名著、散文小說等,課外閱讀能增加詞匯量,提高運用語法的能力,還可吸收到西方文化中價值觀、人生觀,對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和交融很有利,從而形成學生個人的文化素養,提高了學生正確應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增加了跨文化交際能力。

結語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跨國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的教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實際英語的運用。讓學生清楚各個國家的文化是有差異的,同時文化也影響著語言的表達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和溝通,以實現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伍建美.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學周刊,2011.17:172

[2]全旭玲.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文化教育[J]. 中國校外教育,2012.31:135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官窯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文化教育初中英語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如何通過韓國文化教育開展韓語教育工作
數學知識學習中滲透數學文化教育
我國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