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環節整體設計的要點

2017-01-12 08:41滕敦霞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6年11期
關鍵詞:設計要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滕敦霞

【摘 要】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學習英語的關鍵環節之一。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面,存在著對教學理論研究不足、對背景和知識介紹不足、對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能力不足、欠缺語篇分析意識等問題;對于高中生存在著閱讀量不夠、閱讀品質欠佳、閱讀習慣不正確等現狀。本文針對當前現狀,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環節的整體設計要點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要點

閱讀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獲取信息、提升語言的運用能力、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深化已掌握知識、獲得新的知識,并且能夠讓學生從閱讀過程中提升自我、收獲愉悅。借助閱讀能力可以衡量一個人的語言水平,反映其對語言的運用能力。雖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一直是廣大教師和學生不容忽視的環節,并且有一部分教師針對閱讀教學進行積極的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生的英語閱讀教學并沒有明顯的效果,其根本原因來源于教師和學生這兩個方面。

1.對詞匯的要求

《課標》對詞匯增加了要求,對高中生從原本的1800~2000個詞匯,增加到33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者是固定搭配,優秀的學生甚至要達到4500~5000個詞匯?!墩n標》增加對詞匯量的要求,隨之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從高中結束課程畢業的學生要達到33萬詞以上,高一和高二的學生應分別達到19萬和25萬的詞匯量以上。這樣的閱讀量相當于要求高中生每天閱讀完五篇閱讀文章?!墩n標》中要求高中生對閱讀材料中的態度和觀點能夠達到理解的程度,能夠辨別出不同文體的特點,能夠自己分析出句子的結構并理解長句和難句,在教師的指導下面能欣賞一些淺顯的文學作品。并且要求教師針對學生的技能進行訓練、指導,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的獲得新知識。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情感和策略,主要強調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大量的語言信息,擴大詞匯、提高閱讀興趣,提升高中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2.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2.1教師因素

2.1.1語篇分析方面欠缺

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維方面的差異,經常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理解性偏差或錯誤,而教師卻常常在這方面疏于引導。教師在高中閱讀學生中普遍把重點放在詞匯分析、語法方面。他們習慣性的將詞匯和語法做出詳細的解釋、分析、造句,對篇章主題、段落劃分、篇章中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常常只是蜻蜓點水的一帶而過,甚至是不作分析。很少有教師會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和語言捕捉、瀏覽文章中的語言線索,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環節中并沒有讓學生對所學文章首先建立一個整體印象,然后再引導學生找出重要信息,總結中心思想,對一篇新的文中首先理解其表層意思,然后再深入理解內容和作者索要表達的意思,明確闡述自己的觀點以及看法,最后進行評價性的理解。目前幾乎沒有教師運用支撐句、主題句、結論句的架構將閱讀理解與寫作技巧合理聯系對學生進行指導。

2.1.2理論指導不足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有相當多一部分教師在閱讀后立即公布正確答案,不進行詳細的指導,學生也把關注點放在對與錯的數量方面,對材料的內容、中心思想、篇章結構、寫作技巧、優美語句和修辭手法等都持有“漠不關心”的態度。一部分教師認為沒必要運用理論方法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因為在這上面如花費大量的時間,就無法按時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對英語閱讀教學大部分教師缺乏深入的鉆研,沒能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去引導學生閱讀。

2.2學生因素

2.2.1閱讀量不夠

單靠講授和討論的方式學習閱讀相關知識是不夠的,必須要熟練的掌握這種智力技能。此種技能要求學生要進行大量的輸入,把所學的知識聯系實際情況,加以聯想,用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促進閱讀理解能力不斷的提升,閱讀技巧逐漸趨向成熟。

2.2.2閱讀習慣不正確

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經常忽視了對文章的整體性理解,在練習閱讀理解的過程中,總是習慣性的對每一個單詞、沒一個句子進行理解,完全依賴視覺信息,以達到完全讀懂文章的目的。學生們經常不斷地回讀前面的內容,找尋已知信息。習慣把文章從頭至尾的在心里翻譯一遍,用漢語思維理解文章。在閱讀過程中一旦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立即通過電子詞典或者紙質詞典進行查詢,忽視對文章的整體性理解學習。

3.教學環節設計要點

3.1增加閱讀量

閱讀能力是通過大量的閱讀數量積累,才能培養和提升的,如果沒有強大的閱讀量,所學習的語言的復現率就會很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課內閱讀外,還應該為學生增加一定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持之以恒的進行閱讀積累。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教師盡量幫助學生選擇那些人物傳記、政治、經濟、幽默故事、風土人情等涉及日常生活的題材。題材盡量包括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描寫文等,避免題材單一化。安排學習內容應從簡到難逐漸提高,把課堂內外完美結合。通過課堂外的大量閱讀,可以養成學生閱讀英語的習慣,提高閱讀興趣。

3.2運用閱讀策略

閱讀策略被認為是直接有助于提高英語閱讀技能的學習策略之一。Olshavsky認為,“閱讀策略是讀者理解作者思想的手段”,Pritchard把閱讀策略定義成“讀者進一步理解作者思想的方法”,文輝對高中生閱讀教學的調查結果說明,76%的高中生希望教師能夠加強閱讀策略指導。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環節中要重視語篇模式教學,建造課文整體教學。合理應用教學策略指導學生,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加語言輸入量,培養課外閱讀的習慣,形成良好的語感,擴展英語知識面。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提高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顧敏.融入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4(5):45-47

[2]張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調整[J].校園英語(上旬),2015(8):117-117

[3]馬景平.基于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J].才智,2015(34):46

猜你喜歡
設計要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探究小學數學練習題的設計要點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淺析多層住宅的設計要點及其注意事項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