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指導學生的朗讀

2017-01-12 08:46何志先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6年11期
關鍵詞:指導方法朗讀教學小學語文

【摘 要】朗讀就是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朗讀就是一項口頭語言藝術,它讓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朗讀就是讓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的一種再創造。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影響著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力、辨識力和駕馭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指導方法

小語新課標明確指出: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教師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標準的范讀讓學生喜歡朗讀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標準的普通話范讀十分重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有多時候我們可以以讀代講,采用多種形式的范讀,比如:教師范讀、多媒體范讀、學生范讀等,同時有些地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有時范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朗讀水平,教師朗讀好了課文,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潤物細無聲”的進入文本。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抑揚頓挫,聽出輕重緩急,讓學生進入意境。這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課文字里行間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學生通過想象、聯想、能夠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摯的情感,因此,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要為學生創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的想象、聯想、借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經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這樣學生入情入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而讀出情感。

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這件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是陌生而難以想象的.但是他們都知道寒冷和肚子餓是什么感覺。我們就要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象。設想自己就是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又冷又餓縮在一座房子的墻角。學生就能認識到在什么樣的制度下的國家,窮人過著怎樣悲慘的生活,從而滿懷著同情朗讀,感受小女孩的不幸。然后再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開頭描寫環境的部分,應該用輕緩、低沉、傷感的語氣;朗讀出現幻象的部分,則應該用充滿希望、欣喜的語氣;而當幻想破滅,又回到殘酷現實時,又應該轉回失望、低沉、傷感的語氣。

三、不同的文體讓學生體味朗讀

朗讀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我們就必須根據不同文體的文本進行朗讀指導。而朗讀指導也要講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組織訓練。在文本分析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多讀,讓學生自己去咀嚼,品嘗。同時還要指導學生用恰當的情感去朗讀課文,訓練語感。我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教學中就充分地發揮了朗讀在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比如像《草原》、《山中訪友》、《每片土地都是神圣》等這類意境深遠,情感濃郁,文字優美的課文,就必須讓學生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用恰當的語調、語速,有感表情地朗讀。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詩歌、散文、小說、童話、寓言、說明文等不同文體的文章。在教學中,我們指導朗讀,就要根據不同的文體來進行朗讀指導。如朗讀感情濃郁,語言優美,筆調活潑的《桂林山水》,就必須采用鮮明的節奏,抑揚的語調,一氣呵成的語勢來朗讀,從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抒發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而在指導朗讀《鯨》這樣的說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為《鯨》是用具體數據來說明鯨的特點與作用的。如果還是按照《桂林山水》那樣的節奏、語調、語勢、情感來讀就很不好了。讀說明文這種文體的文本,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層次清楚。從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從讀中發展思維和語言,就達到目的了。

四、優美的段落讓學生感悟朗讀

課文中一些優美的段落,其用詞特別準確,有些句子含義很深刻,對表達文章的主題作用非常大。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語、句子、段落,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如《第一場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動形象地措繪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絢麗多姿。我們在指導朗讀時,就要著重指導學生讀好其中的兒化韻,然后讓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到雪后的自然美,讀出作者當時對雪后美景的喜愛之情。

我們通過對優美句子、優美段落的朗讀指導,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重要內容的掌握,又可以促進對優美段落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意思的理解,從而達到訓練語感,發展語言的作用,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精彩的表演讓學生愛上朗讀

例如,教學《將相和》一文時,我們可以找出不同的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來扮演文本中的人物。如扮演廉頗的同學要引導學生抓住“很不服氣”這個詞來理解整段話,突出他有“計較個人地位”的思想。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就要朗讀得急重些;“得給他個下不去”要讀得緩重些來突出廉頗對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氣的特點;而扮演藺相如的同學呢?就要認真體會藺相如是如何對待廉頗的,要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藺相如說的那段話?!扒赝跷叶疾慌?,還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國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就是因為我們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攻打我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的利益??!”我們要特別指導學生朗讀好第一句,可用兩種不同的語氣來指導,第一種用讀普通反問句時的高聲調、重語氣來讀,第二種用沉緩的語氣來讀。讓學生對比,哪一種語氣讓人覺得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種語氣更能反映出藺相如對敵人兇狠,對自己人謙讓的高尚品質?通過這樣的表演、朗讀訓練,讓學生愛上朗讀。

總之,在教學中,只要我們運用好標準的范讀,根據不同的文體、抓住優美的段落、配以精彩的表演去感染學生,讓學生體味、感悟,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掌握朗讀的方法并愛上朗讀。我們深信只要學生朗讀好了,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的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作者簡介】

何志先,男,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趕場鎮人,大專文化,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從教24年,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重要榮譽:本文已收錄到教育理論網。

猜你喜歡
指導方法朗讀教學小學語文
淺析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
細說小學課外閱讀的類型及閱讀指導方法
優化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策略淺談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