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及改革對策探究

2017-01-12 08:58趙聞宇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6年11期
關鍵詞:改革對策高中生物新課改

趙聞宇

【摘 要】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生物學科占據著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對于高考還是學生的日常生活,生物學科都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師應當認識到生物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創新高中生物的教學,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探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生物;新課改;現狀;改革對策

教育體制的改革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在國家經濟水平迅猛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學改革也勢在必行。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結合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進行積極的改進,實現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又好又快發展。以下,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經驗,闡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對策。

一、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與時代發展嚴重脫離

高中生物教學教師對課程的理念認知往往出現偏差。教師按照教授的方式,突出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生物的試驗教學環節。部分教師認為當前生物的教學任務量大,知識點多,課時有限,授課知識占主要時間和精力,如果基礎打不牢,更別談拓展和實驗。教師由于受到觀念的限制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延伸,教學案例往往是年如一日,不改變,不修整,與時代脫節,加上部分老教師拒絕接受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得學生聽課如同嚼蠟,教師上課,自說自話,理論與現實脫節,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的過程的偏頗,造成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

2.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偏科的現象

學生在教學中習慣處于被動的地位。高中生的學習目的非常明確,生物科目在高考中所負的分值遠遠不及英語、數學和理化,因此,即便在綜合考試的今天,生物課仍然沒有一個合理的地位,生物學科在學生的意識中處于劣勢,因此在態度上沒有給予正確的認識,學生對生物課興趣點低,沒有投入過多的熱情,再加上生物課本身知識點豐富,甚至有晦澀的地方,因此,學生的輕視使得生物課進入窘地。

3.實驗教學比較落后

生物課的教學可操作性不強,教材的輔助及配套跟不上授課的需要,尤其是大量的實驗是鞏固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實驗課程的實驗設備陳舊,甚至有的學校不配備實驗教程和實驗器材,大綱要求的必做的實驗根本無法完成,部分學校長期存在黑板畫實驗,講實驗的現象,學校實驗員缺乏,有的學校沒有配備,學校實驗環節全部由生物教師一人探究,創新能力差,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

二、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對策

1.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是接收知識并應用知識的最終受益者。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點,在教師的引導下,注重把握學生的特點,牽引學生的思維,將生物的教學講授變得生動化、生活化。比如在學習人體的時候,可以通過掛圖、通過校醫院的考察等多種元素的引進,讓學生首先對身體感興趣,再進一步講授。再比如說,90后的學生對星座以及性格感興趣,在生物課講授基因知識時,在黃牛、花牛等牛的配對中進行解釋外,可以將遺傳和基因等知識同星座以及性格相結合,讓學生在意識中認識生物知識就在身邊。通過情景模擬,課堂論戰等多種方式,實現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思考,由學生自主去探尋答案。當學生的興趣點被挖掘出來,知識的大門自然而然就敞開了,學生原本對學科的偏見,也會隨著他們的興趣點而變淡,尤其是當他們知道所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的工具,會讓他們更加喜歡生物。甚至在高考志愿填寫的時候,也會對該科目的繼續深造產生強烈的愿望。因此,變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端正學習生物的態度,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重要環節。否則,即便在強調改革,學生不接受,不認可,也是枉然。

2.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寬松的教學氛圍同嚴肅的高考對比是鮮明的。一個自然和諧的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學習氛圍的培養。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觀念,不再一言堂,甚至獨尊的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和教師處于平等地位,簡單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和互動會影響教師講授的情緒,當然師生間的互動有助于教學相長。和諧自然的教學氛圍是以學習知識為目的,并應用知識。因此,學生可以對教師的講述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允許學生和教師間,學生同學生間,甚至不同年級間的交流。大家在討論中學習,在平等的地位上學習,有助于消除課堂的緊張氣氛和學生讀死書的行為。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尋求問題的解決路徑,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發散思維,敢于質疑的求學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在注重氛圍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高中生物教學由理論和實驗部分組成,這是構成學生思維能力體系的重要反映指標。在生物教學中,學生要根據知識的規律,從感性材料入手,通過實驗漸漸上升到理性認識,完成從認識——實踐——認識的飛躍。學校應該對生物課程的建設加大力度,尤其是實驗課的器材和實驗室的提供,配備專門的實驗員。由理論課教師和實驗課教師共同配合,精心設計,在強調理論的同時,同步進行實驗研究,并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索和探究,得出預計的或者是探求的結果,并將學生所得寫成實驗報告,不斷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師應當認識到生物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創新高中生物的教學,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探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對策。

【參考文獻】

[1]李錦.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大連教育學院報,2006.9

猜你喜歡
改革對策高中生物新課改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