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語文教學中審美理念的培養

2017-01-12 01:45王麗霞
未來英才 2016年15期
關鍵詞:愉悅和諧審美

王麗霞

摘要:本文結合高職語文教學,提出應將美學教學規律滲透其中,遵循愉悅性原則、和諧性原則、節奏性原則,努力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達美的能力,發揮高職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功能,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能得到藝術的熏陶。

關鍵詞:審美;愉悅 ;和諧;節奏

高職語文教育應該強調對人文情懷的培養,審美理念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很重要。語文教學的審美理念的培養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有所體現,課堂教學是語文審美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利用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高職語文課程的審美教育功能,從而培養學生自覺的審美理念呢?我認為,必須堅持如下三個原則:

一、愉悅性原則

美的事物常常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講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寓教于樂是教學的最高境界。這也是高職語文教學的理想狀態和發展趨勢。

愉悅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調節情緒、活躍思維,有利于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要想達到這種狀態,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樂教,教師要善與發現、挖掘教材中的審美情趣,要覺得學習語文是一種快樂,這樣在授課中就會有意無意地表現出來,授課時就會表現出一種輕松愉悅地情緒,而這種積極的情緒會不知不覺地傳染給學生。

在愉悅原則的具體的實施中還要注意體現教學活動的靈活性,機動靈活是語文教學的充滿魅力的所在。靈活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才能使學生從某種局限中解脫出來。授課內容可以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授課形式可以從教授到自讀;授課地點也可以從室內移到室外。在這樣的變換中,學生就會有一種新奇感,學生看到新鮮的事物時會自然產生一種興趣,從而產生一種欣賞的情懷。

二 、和諧性原則

和諧是人類最早認識的美,中國古代的老子就闡述過美的和諧性問題,《老子》中記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莊子也有過類似的論述??梢姾椭C就是事物矛盾的統一,不同的音調構成最美的音樂,不同的色彩構成最美的圖畫。語文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要使教師教得輕松,并達到和諧的狀態,難度是非常大的。盡力做到和諧,就要把下面幾個方面的工作做好:首先,要處理好師生的關系。師生關系的和諧是教學活動和諧的根本保證,正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其次,教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成為突出主業的領頭人,決不能把負面情緒帶到課堂中去,要有及時調整自我情緒的能力,應當以最短的時間進入文章所創制的意境之中,好的教師應當具備優秀演員的素質;最后,教師要處理好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的和諧,這主要表現在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一致上。教學方法必須服務并服從于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時,就要采用多媒體教學,就要有故都秋天的特色圖片,從而引導學生體味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這樣內容與形式就形成了和諧的統一。教師要不屑地追求這種和諧,才能為提高教學藝術提供持續的動力。

三、節奏性原則

有規律的反復就形成節奏,節奏是形式美的普遍法則?;谶@一美學原理,語文教學也要注意節奏的積極作用。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水平,有規律地施加教育影響力,使教學活動張馳相間、高低參差、快慢有度。教師在課堂上既不能一味的慢條斯理、采用滿堂灌,也不能總是波濤洶涌、叫人提心吊膽。要有張有弛,有舒有緩。穿插有序的節奏可以使學生既緊張熱烈又輕松愉快。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動靜、重復、突轉、含蓄、強弱、曲折、間歇、明暗、緩急、中斷等藝術手段和手法,造成波瀾起伏的脈絡,形成韻律之美,流動之美。這樣的語文教學有高潮、有低谷,有停頓有間歇,與學生的聽課和學習的節律相吻合,符合學生審美心理,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如果一堂課學生始終處于緊張狀態,或者連續不斷地接受同一強度和類型的刺激,那么,他的感受刺激的大腦神經中樞就會產生倦怠而失去對某一問題或事物的敏感性。

語文課堂教學的節奏性還體現在對教材內容的處理上,詳略的處理、重難點的處理、不同文體的處理、長短課文的處理都能體現出節奏性。在教學情節的設計上,一般可以按照開始、發展、小高潮、蓄勢、發展、高潮、回味、收束的過程來進行。開始就激情洋溢地進行教學,其實并不符合中學生的審美接受心理,出發點可能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上來,但難免虎頭蛇尾。激情過后是什么?會是更高的激情?不符合情緒發展的規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對的,只是不能用這種方法。在對聽、說、讀、寫訓練的處理上,把聽說安排在高潮階段,把讀和寫安排在蓄勢階段。

課堂教學的節奏性還要求教師要善于調節教學語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情節,采用與之相匹配的聲調、音速,使語言有起有伏,騰挪跌宕,具有音樂美。根據語言調節節奏,對于教學情節,不能隨意化。各個情節在時間上的分配要有總體上的分配。何時快何時慢,何時高何時低都要通盤考慮和精心設計。同時,導語、收尾、過渡和停頓也要采用不同的語氣語調,避免信息刺激單調呆板。

總之,愉悅是課堂教學表情達意的手段,和諧是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最高境界,節奏是課堂教學的藝術表現手法。只有切實把握了以上三個原則,才能真正的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審美理念。

參考文獻

[1] 楊秀江.淺談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13):124-125.

[2] 楊利香.高職語文的審美教育探索[J].語文建設,2015(2).

[3] 詠梅,李玉梅.試論高職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上,下旬,2015.

[4] 許海紅.高職語文審美教育課堂教學實踐[J].課外語文,2015(10)173-173.

猜你喜歡
愉悅和諧審美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讓幼兒遨游書海盡享閱讀的愉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