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創新研究

2017-01-12 14:14張琦沈毅
黑河教育 2016年12期
關鍵詞:學生組織民族院校自我管理

張琦++沈毅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將高校黨建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起點。在自發性學生組織一般功能分析基礎上,結合民族院校特點,提出自發性學生組織的政治育人拓展功能,并將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根據成員特點分為同質型和異質型兩類。以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現實問題為導向,深入剖析原因,提出以厘清自發性學生組織自我管理界限和高校管理部門介入范圍、方式方法為主線,以抓好自發性學生組織政治引領、民族教育、科學化專業化運行機制建設為重點,創新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自我管理

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研究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工作的重點研究課題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分別就高校黨建工作、民族工作、黨員教育工作等提出新的要求和部署,為加強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指明了方向。

一、大學生自發性組織的重要性

大學生自發性組織主要是靠大學生的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但是這種自發性的組織是有責任邊界的,是屬于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部門對大學生自發性組織具有政治引導和健康管理的責任和義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黨建工作中強調指出,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大學生自發性學生組織不能偏離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開展和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基本對象。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為做好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工作明確了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略任務來抓,抓好愛國主義教育這一課,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在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祖國下一代的心田生根發芽。民族院校里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相對集中,承擔著開展大學生民族融合教育的職責。民族院校學生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少數民族生源優勢,加強對自發性學生組織的民族團結教育,鼓勵跨民族交往交流,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為加強和改進民族高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工作提供了契機。民族院校應抓住“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契機,將自發性學生組織的黨性教育、愛國教育、民族教育常態化、機制化。

二、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發展現狀與問題分析

1.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的功能與特點

(1)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的功能及其拓展。民族院校的自發性學生組織與一般高校的自發性學生組織在功能上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具體差別。從共性角度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承擔著學生交流成長的紐帶作用;二是發展學生個性化能力的平臺作用;三是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的熔爐作用;四是增強學生歸屬感和向心力的社會化整合作用。從具體差別來看,民族院校的自發性學生組織還承擔著跨民族交往、多元文化融合、促進民族團結的功能。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還應承擔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引導培育大學生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要積極作為和產生效果。

(2)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的特點。一是自發性學生組織與大學生社團的區別與聯系。高校社團是自發性學生組織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參與率最高的自發性學生組織。另外,除了社團之外還存在老鄉會、校友會等其他自發性學生組織。二是一般性高校自發性學生組織與民族院校自發性組織的差別。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具有民族集聚的特征,例如以種族關系、地緣關系、文化關系形成的自發性學生組織較多。在民族院校中,同質型學生組織和異質型學生組織同時存在,但同質型組織的比例過高。

2.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的現狀與問題

(1)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的現狀。一般來說,按照學生組織成員類型可以分為同質型和異質型兩大類。其中,同質型是擁有相同或相近關系特征而集聚在一起的自發性學生組織。第一種是以地緣關系建立的組織,如老鄉會等。第二種是以文化關系建立的組織,如清真文化聯盟等。第三種是以共同興趣愛好組建的各類協會,如攝影、天文協會等。其中,前兩種的同質化程度高,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集中,需要重點關注和積極管理。異質型的是指沒有明顯相同或相近關系特征,廣泛隨機建立的跨民族、跨學科、跨院系、跨年級的組織。這類組織由有號召力或某專業比較優勢的人召集,大學生依靠好奇心和興趣選擇參與,增加和他人接觸的機會及擴大交際圈子。

(2)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存在的問題。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突出的矛盾問題主要表現為專業化程度不強、社會參與度不高、缺乏科學的管理運行機制、同質化程度過高、凝聚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薄弱、政治育人的功能沒有發揮出來。

3.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自發性學生組織的要義在于“形散而神不散”,允許不同類型的學生組織自由發展,但是必須要有積極的培育、合理的監管和有效的政治引領。當前,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存在的問題,其核心原因在于沒有厘清自發性學生組織自我管理的界限和高校管理部門介入的范圍和方式方法。缺乏對民族院校特點的深入研究,對于民族院校同質型自發性學生組織的管理不到位。此外,關于自發性學生組織的功能及良性運行機制研究也不夠豐富。

三、做好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工作的建議

1.明確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邊界和重點

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的自發組織、自發管理、自發運行是基本特征,是其合理運行的自然邊界和生命力所在,不是高校介入管理的重點。高校介入管理的重點在于把握方向,主要是更好地發揮政治育人的功能。具體來說,民族院校要抓好自發性學生組織的政治引領、民族教育、科學化專業化運行機制建設三個方面的監管工作。

2.創新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方法

民族院校做好政治引領、民族教育、科學化專業化運行機制建設三個方面工作離不開方法創新,關鍵是要把握好直接管理和間接管理的關系。在政治教育、民族教育等方面要開展積極的直接管理。在運行機制方面更多要靠引導,多使用間接管理方式,給予大學生充分的管理創新空間,通過加強業務指導、社團交流學習、提供活動支持等方式,促進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水平的提升。民族院校也可以探索采取合理方式,將自發性學生組織的活動與學校的重大活動、學分管理等相結合,激發大學生的社會參與度,增強自發性組織向心力和影響力。

3.以問題為導向推進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創新

一是提供專業化指導,聘請專業教師、有經驗的管理者進行專業管理培訓,依托舉辦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論壇等方式加強相互交流。二是增強自發性學生組織活動成果的認可度,對活動效果進行評價分級,納入學分管理,并和學校重大活動相結合,幫助學生拓展成長空間。三是推行科學的管理機制,對自發性組織的人員分工、管理結構、活動開展程序等進行統一安排。同時鼓勵根據組織特點進行創新。每年開展自發性學生組織管理科學化評級評獎活動。四是鼓勵異質化組織發展,引導不同專業、種族、年級、地域學生交流合作,對于同質化組織要設置重大活動報告和備案制度。五是在各類自發性組織中設置黨團委員會,負責承接高校統一的政治育人功能。

民族高校是為我國培養少數民族高素質人才,研究我國民族政策和理論,傳承和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大學生自發性組織只有抓好自身建設,才能提升管理質量,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霞,陳建華,胡正好.高校大學生社團特點與功能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

[2]何淑娟,張龍.高校學生社團服務人才培養的機制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6).

[3]張德玉.新形勢下推進首都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北京教育,2011(Z1).

[基金項目:國家民委民族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研究基地攻關研究項目“民族院校自發性學生組織現狀及管理工作研究”(編號:2016-GDZB-302)]

(責任編輯 付淑霞)

猜你喜歡
學生組織民族院校自我管理
技工院校學生組織與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研究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