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內容

2017-01-12 20:20宋曉陽
東方教育 2016年13期
關鍵詞:生命質量生命教育大學生

宋曉陽

摘要:生命教育是以生命體驗為主題的教育,其本質在于尊重生命以及體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一直強調要對青少年學生加強道德教育、環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等,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流于說教、走過場走形式,而沒有真正實現在課程意義上的統籌。將生命教育作為獨立的課程體系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已成為高校教育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大學生;生命教育;生命質量

一、生命教育的含義與內涵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含義。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既包括對生命的關注,又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因此,“生命教育”就是在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既要重視科學理論的教育,又要重視人文素養的教育,培養人在生命活動中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義,從而獲得人生的滿足,享受人生的樂趣。它是一種關注生命狀態,豐富生命歷程,激發生命潛力,促進生命成長,提高生命質量的教育。教育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不斷提高個體生命質量的過程,因此生命教育應成為教育的永恒主題。

生命教育不是一門課程或一項主題活動,而是要有意識地挖掘現有的課程和活動中的生命教育內涵,激活這些原來就蘊藏在學科教育和主題活動中的生命教育內容,以達到生命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們在考察生命教育的內涵時就要從各個層次入手,不僅要教育大學生珍愛生命,而且要幫助他們認識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的意義、創造生命的價值。

二、生命教育的目標與任務

(一)生命教育的目標

“生命教育就是依據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發展的原則,以學生自身潛在的生命基質為基礎,通過選擇優良的教育方式,喚醒生命意識,啟迪精神世界,開發生命潛力,提升生命質量,關注生命整體發展,使其成為充滿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鮮明個性,掌握創造智慧的能力?!?/p>

曾任臺灣省教育廳長的陳英豪指出:“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彌補現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識教育與理性教育,卻忽略知識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藝術、人文之教育。使學生在受教過程中,不僅學習到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因為有了生命教育的涵養后,知識技能可以成為社會的用處,而不是拿來殺害社會的工具”。

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師范大學教授鄭曉江指出,生命教育是關于人的生活、人生與人生問題的教育,他認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讓青少年懂得如何處理“生命與生活的緊張”。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敬畏生命,在此基礎上樹立科學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人們深刻地意識到自我生命內涵的多面性、豐富性,從而能夠正確地體認生命的可貴,確立生活的正確態度與目的,收獲人生的成功與美滿。

(二)生命教育的任務

生命教育致力于幫助大學生適應和處理人生幾個重要的關系:

一是個人與自我的關系: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深層次了解自我,珍惜生命的可貴,拓展生命的寬度,實現人生的價值。

二是個人與他人的關系:關心周圍的人們,同情弱者,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尊重和珍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

三是個人與環境的關系:認識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協調的整體。尊重自然界的生命,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主動自發地保護環境。

四是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認識到個人是社會的個人,而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生命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關心社會的變化,關心人類的現狀。

三、生命教育的內容

生命教育是旨在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生命教育幫助人們獲得生命存在的最大意義與價值,這就是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內容。

(一)珍愛生命的教育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全社會應多角度、多渠道地宣傳生命知識。例如,參觀教育基地、參觀科普展出、參加生命教育的具體校園活動等等。培養學生珍愛生命、保護生命的態度,學會熱愛自己的生命,自尊自信。進而學會欣賞他人的美、尊重他人的生命,樹立積極的人生觀。認識生命的獨特性和豐富多彩性,通過認識生命,引導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深層思考。

(二)保護環境的教育

自然界是動植物生存和發展的世界,我們在關心人類與動植物的生命的同時,也應多多關懷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另外,大學生由于課外活動比較豐富,參與校內社團實踐、社會實踐的機會較多,引導學生主動保護環境,學校和社會創造濃郁的環保教育氛圍,讓學生的情感受到陶冶。通過環?;顒哟龠M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自主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的人格和諧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三)正確認識死亡的教育

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對生命意義的講解上,讓學生認識到生命本身的存在就是自然屆的一種珍貴的奇跡。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大學生堅強的品質和積極的生活態度,使他們了解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經歷,正確地看待死亡。在人的有限的一生中,我們應當更加積極地探索生命,更積極地體驗生活的幸福,綻放出絢爛的生命之花。

(四)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普及生命知識,喚醒生命意識,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整體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新世紀社會主義建設高質量人才的重要保證。

(五)生命美學教育

強調個體的自由的生命體驗,它從實用性、功利性、合目的性、低級需要超越而出,同時從單向性、有限性的活動中超越而出,自我建構為一個超越功利性、豐富性、全面性的生命存在。

結語

生命教育需要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大學階段是確立一個人人生目標和生命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期間將是人一生中很多方式和道路選擇的溯源階段。對生命教育的策略定位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鄭曉江,張名源,主編.生命教育公民讀本[M].人民出版社,2010.

[2]張艷清.論加強大學生生命教育[J].理論學刊.2010(03).

[3]趙迎春.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 2012(02).

[4]陳斯拉.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探析[J].高教探索.2007(06)

[5]鄭曉江.以文化傳統為內核開展生命教育[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02).

猜你喜歡
生命質量生命教育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以家愛提升生命質量
消癌平片聯合TACE術治療老年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和生命質量的臨床觀察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漸進式康復護理對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術后生命質量的作用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