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產業園區提質促進長沙轉型創新發展對策研究

2017-01-13 18:19劉凌瑜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4期
關鍵詞:產業園區提質轉型

劉凌瑜

摘要:作為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省會城市,長沙在努力實現“六個走在前列”的過程中,加快轉型創新發展既是破題首要之義、也是成敗關鍵之舉,而產業園區為長沙加快轉型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產業支撐、發展動力和實現途徑。闡述了產業園區在長沙轉型創新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長沙園區提質升級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園區;提質;轉型;創新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4.003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際、國內形勢均發生了深刻變化。尤其在發展問題上,國際之間、省市之間、地區之間的競爭更為加劇,而加快經濟轉型、實現創新驅動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謀求競爭優勢的重要發展戰略。2013年5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順應形勢,對省會長沙提出了“六個走在前列”的明確要求,即在加快轉型創新發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加快兩型社會建設、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等六個方面走在全省和全國省會城市前列。這六個目標任務涵蓋了社會穩定、國計民生、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體現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內在要求。其中,加快轉型創新發展既是破題首要之義、也是成敗關鍵之舉,而產業園區為長沙加快轉型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產業支撐、發展動力和實現途徑。

1產業園區在長沙轉型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長沙自1988年組建第一個產業園區以來,截至2015年底,共有14個統一管理的園區(含鄉鎮工業集中區)。其中,國家級開發區5個、省級園區7個、市級園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5個: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園區7個:雨花經濟開發區、天心經濟開發區、隆平高科技園、金霞經濟開發區、暮云經濟開發區、瀏陽工業集中區和金洲新區工業集中區。市級園區2個:岳麓工業集中區和星沙產業基地),形成了以國家級開發區為核心、省級園區為重點、市級園區為骨干“三級聯動、由點到面”的發展格局。近年來,長沙的“五區九園”發展規模迅速壯大,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15年,全市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81.38億元(本文數據來源于歷年《長沙統計年鑒》、《湖南統計年鑒》和《工業園區轉型提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占全市的比重達到58.3%,比上年同期增長10.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前100強中園區企業占了91家。產業園區已然成為長沙區域經濟發展、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核心載體,成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集群形成、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平臺。2014年長沙出臺的《工業園區轉型提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到2017年長沙要實現園區新型產業、重點培育產業倍增,使園區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的“探路者”、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的“排頭兵”和創新創業的“主陣地”。

1.1園區集聚效應是實現轉型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的核心地帶。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瓶頸約束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產業園區承載著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功能。當前長沙的重點發展產業、重大投資項目、重要領軍企業都規劃建設在園區內,基本實現了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的良好局面,各園區獨具特色的產業功能也初步顯現。園區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猛,傳統優勢產業繼續壯大,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張和產業內容的提質升級成為全市經濟轉型的重要支撐。

1.2園區增長效應是實現轉型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產業園區內因企業云集、產業集中,其增長效應十分明顯。一是增量效應。園區作為長沙核心的招商引資平臺,通過形式多樣的招商活動,每年都有大批的國內外優秀企業入駐區內,形成經濟增量。二是增速效應。園區內各種生產要素相對集中、流動活躍,形成了很多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條,眾多同類企業和關聯企業的競爭與合作促進了技術的創新和外溢,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生產效率迅速提高。這兩種效應的共同作用進一步吸引了各種資源的大量涌入,從而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迅速擴張,逐漸形成增長高地,帶動全市經濟結構的快速調整。

1.3園區創新效應是實現轉型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要實現長沙經濟轉型的戰略目標,必須走一條不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四化兩型”科學發展道路,而產業園區正滿足了這條發展道路的內在要求。首先,產業園區有利于破解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中的資源環境約束問題。園區統一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污染治理設施,實現了土地、水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減少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其次,產業園區有利于吸納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園區建設拉大了城市框架,拉動了當地就業,使大量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到城鎮,由農民轉變為市民。近年來,產業園區的就業增長遠高于全社會平均的就業增長,拉動就業和轉移人口效應十分明顯。再次,產業園區企業的集中布局最大限度地節約了土地資源,對保障耕地數量和穩定糧食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2長沙產業園區提質升級面臨的主要問題

“十二五”以來,長沙產業園區整體發展態勢良好,載體功能和帶動效應日益增強,促進了全市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但受宏觀經濟環境和自身結構調整的影響,園區工業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顯現,成為園區提質升級的制約瓶頸。

2.1多點支撐尚未形成

從園區來看,2014年長沙經開區和長沙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園區的比重分別為23.9%和17.7%,而天心經開區、金霞開發區、暮云經開區和瀏陽集中區四個園區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均不到240億元,占全市園區的比重均低于4%,其中暮云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僅為60億元,占園區比重不到1%。同時,園區內存在“一企獨大”現象。5家國家級開發區中,有3家面臨“一企獨大”局面,單個企業的產值接近或超過園區總產值的一半,園區發展過度依賴于龍頭企業的經營狀況。

從產業來看,經過多年培育發展,目前長沙園區已形成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子設備制造業、有色金屬加工業、汽車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六大主導產業。2014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中,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占比達26%,是第二大行業電子設備制造業的1.9倍。該行業因產值占比較大對園區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近年來因其生產形勢低迷、增速持續下滑,影響了全市整體經濟的平穩增長。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是長沙著重培育的成長型產業,但增速均現回落。前兩者的增速由兩年前的50%左右降至目前的20%左右,后者則遭遇增長頂板,增速降至5%以下。

2.2產業同質仍然突出

當前,長沙的工程機械產業在10個園區進行了布點,材料、食品產業在6個園區進行了布點,產業布局的分散和重復嚴重影響了集聚效應的發揮和產業規模的壯大。雖然園區已經形成了多個產業集群,但規模達到千億級別的產業集群僅有3個。有的園區自身定位不清、主導產業過多、發展特色弱化,導致區域內的惡性競爭不斷加劇。

對于單一園區來說,由于資本、土地、管理等資源有限,不宜發展太多的產業,應抓住1-2個重點產業,集中力量做大做強,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實現園區快速發展。但是,長沙大部分園區特別是小園區,長遠規劃缺乏、目標定位模糊、主導產業散亂,沒有帶動作用明顯的龍頭行業,導致園區工業整體規模不大;有的園區產業方向和重點發生了偏移,逐漸喪失了明晰的園區范圍、工業規劃和基礎設施,不宜繼續發展工業。2014年,除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瀏陽經開區、望城經開區和星沙產業基地外,其他園區第一大行業增加值占比均低于50%。從后者園區的前兩大行業來看,雨花經開區和岳麓集中區超過50%,暮云開發區、天心經開區、瀏陽集中區、隆平高科技園、金霞開發區均低于50%,金洲集中區、寧鄉經開區均低于40%。

2.3新增動力遭遇斷檔

近年來受宏觀經濟繼續下行、外部需求相應減少、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長沙工業投資增速下滑、占比下降,一直低于同期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2014年,長沙工業投資占全市的比重為32.1%,低于全省9.4個百分點,在全省14個市州中排名第11位。同時,長沙投資在全省投資總量中所占份額不斷縮小,2012-2014年的占比分別為27.5%、25.0%和248%。大型工業投資項目占比繼續減少,2014年長沙在建億元級以上項目占全市在建項目投資的比重僅為33.8%,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遠低于全國60%的平均水平。

工業投資增速放緩、項目投資質量下降,導致園區新增企業規模實力不大,產能擴張不強,后繼增長乏力。近兩年,長沙每年新增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僅維持在40家左右,并且缺少具有影響力的大型企業,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非常有限。2015年,全市工業新增企業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僅為0.7個百分點,與2013年藍思科技、介面光電、菲亞特、比亞迪等大型企業為代表的新增企業拉動效應為5.2個百分點相比,才達到后者13.5%的水平。

2.4人力資源相對缺乏

長沙園區管理的行政化趨勢日益明顯,原先由政府承擔的社會事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在逐步向園區轉移,這導致園區機構日益龐大、層級不斷增加,從而使經濟建設的精力有所分散、效率有所降低。從園區人才發展來看,相對較高的行政級別使園區就業具有很大吸引力,導致部分崗位的人員配置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難以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進行快速反應和科學決策。從企業人才發展來看,領軍高端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專業技能人才相對緊缺,用工有效供給不足。2014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6.2萬人,比上年增長15.3%,低于全市平均增速2.3個百分點。同年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22.3%的企業認為“勞動力供應不足或技能欠缺”導致生產能力沒有充分發揮,成為僅次于“訂單不足”的第二大影響因素。

3促進長沙產業園區提質升級的對策建議

長沙產業園區的提質升級是全市轉型創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沙經濟要實現更大發展、更快轉型、更好創新,需要借助產業園區探索科學發展之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引導產業集聚、培育特色產業、推動科技進步,更大程度地發揮其在加快長沙轉型創新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3.1科學規劃園區拓展用地

經過多年發展,長沙各產業園區的土地供應基本飽和,過去以“提供更低價格、更大規模土地”為條件吸引投資者的做法難以為繼。為引導園區自行擴展方向與城市整體空間布局相符合,首先要在長沙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工業用地擴展邊界與園區現有建設用地和已編未建用地的范圍之間,通過用地綜合評定確定適宜工業發展的可拓展用地范圍。然后,根據《長沙市主要地類建設用地定額標準(試行)》有效控制投資項目的用地規模,嚴格限制二環線以內主城區的新增工業用地,適當控制二環線以外都市區的新增工業用地,逐步引導中心城區的新增工業項目向長沙縣、瀏陽市和寧鄉縣等外圍區域轉移。再次,在可拓展用地規劃為園區建設用地時,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新增建設用地應更多地向優勢項目、特色項目、高新項目和高產項目傾斜,國家級、省級園區工業用地的開發利用投資強度分別不低于3000萬元/公頃、2400萬元/公頃。同時,鼓勵園區和園內企業通過合作、重組、二次開發等方式改善低效用地。

3.2優化調整園區分類指導

鼓勵和支持各園區之間的產業鏈合作與集群式發展,以立足優勢、強調互補為主線,進一步形成各園區的產業特色和產業優勢,提升對全球和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接納和吸收能力。引導各園區根據自身的有利條件,發揮產業基礎、技術水平、人力資源等優勢,確定園區發展重心,避免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引導惡性同質競爭向良性同質競合轉變。優化園區分類指導以長沙城市總體發展戰略和組團分區功能為基礎,綜合考慮園區區位、產業基礎、用地潛力以及地方發展意愿等因素,將現有園區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強化類園區,包括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寧鄉經開區、瀏陽經開區、望城經開區五個國家級園區。此類園區是全市工業發展的主戰場,集中體現了長沙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這類園區要繼續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夯實先進制造業的龍頭地位,帶動全市工業快速發展。二是轉型類園區,主要包括天心經開區、雨花經開區、暮云經開區、隆平高科技園、岳麓科技園等。前三者整體位于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內,要逐步完成現有工業退出,轉向發展現代服務業;后兩者位于主城區內,園區功能需要由工業生產向城市服務轉變。這類園區要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基礎上,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產業,實現產業轉型與城市提質的雙重目標。三是提升類園區,包括除一、二類的其他園區。此類園區位于城市邊緣地帶,基礎設施薄弱、生活配套缺乏,但土地資源相對充裕、發展潛力相對較好。這類園區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園區綜合管理,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努力成為鄰近重點園區的協作配套園區。

3.3合理選擇園區主導產業

按照“環保先行、集群集約、錯位發展、優勢優先”的原則,引導各園區發揮比較優勢,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的惡性競爭,大力推進園區主導產業優先發展。一般來說,國家級園區的主導產業不超過3個,省級園區不超過2個。同時,根據長沙園區優化分類指導意見,《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提出的生態綠心范圍內現有工業項目逐步退出要求,并結合各園區現有的產業基礎和發展條件、城市發展需要和全省重大生產力布局等因素確定各園區主導產業。園區實現產業功能分區后,引導新進企業和原先分散零星企業向相應的產業園區集聚發展,園區規劃范圍外原則上不再新增工業用地。以國家級園區為例,長沙高新區的電子信息和新材料、長沙經開區的工程機械和汽車零部件、寧鄉經開區的食品加工、瀏陽經開區的生物醫藥、望城經開區的現代物流等應確定為上述園區的主導產業,各級扶持資金應向這些產業相應傾斜。

3.4加快完善園區配套體系

根據各園區主導產業選擇的相近程度,將省級園區打造為相應國家級園區的專業化協作配套園區。例如,東部星沙、瀏陽片區發展形成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帶,西部麓谷、望城、寧鄉片區發展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北部金霞片區依托區域交通樞紐優勢發展形成現代物流集散中心,主城區園區主要實現“退二進三”轉型發展。以打造完整產業鏈、著力提升競爭力為目標,促進園區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實現工業制造基地向技術創新高地轉變。進一步規范引導產業園區建設,以滿足園區內企業共性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為目標,以提高研發創新和公共設施共享能力為重點,發展一批運作規范、支撐力強、業績突出、信譽良好的公共服務平臺,健全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環境,圍繞主導產業的發展需求,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優勢突出、帶動性強的龍頭骨干企業,支持上下游配套企業的發展壯大,不斷延伸和完善產業鏈條。

3.5強力實施園區人才戰略

長沙各園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和產業特點,從不同層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打造專家型領導團隊。選拔任用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領導干部,從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中聘請企業高管擔任園區產業發展顧問,提高園區專業化管理水平;建立地方政府和園區管委會雙向交流的用人機制,激發園區干部的工作熱情,把園區打造成培養優秀干部的實訓基地。二是引進領軍型高端人才。通過推行“人才+項目”、“人才+基地”等多種方式鼓勵各類人才來園區創業就業,積極引進與園區特色產業密切相關的高端人才和研發團隊,以高端人才的引進帶動企業、產業的發展。三是培養專業型人才隊伍。發揮長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優勢,建立企業人才服務信息溝通機制,建立人才需求與供給資源的對接平臺;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引導校企合作、社企合作共建人才培訓基地,建立學校培養、基地初訓、企業上崗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培訓機構尤其是高職院校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的有機結合,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對口、技能熟練的專業技術人才,提升園區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寧鐘.國外創新與空間集群理論評述[J].經濟學動態,2001,(3).

[2]曹休寧.基于產業集群的工業園區發展研究[J].經濟地理,2004,(4).

[3]陳柳欽.產業集群與產業競爭力[J].南京社會科學,2005,(5).

[4]熊健.提升長沙高新園區產業集群競爭優勢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7,(5).

猜你喜歡
產業園區提質轉型
提質和增量之間的“辯證”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為城市提質而歌
人民調解提質升級見成效
轉型
園區產業的投融資規劃測算
灃芝轉型記
新疆:醫保由“擴面”向“提質”轉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