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春節視覺意象設計理論問題思考

2017-01-13 20:10尹夏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6年6期
關鍵詞:世界性民族性

尹夏

摘要: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傳統文化。由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總體設計完成的“歡樂春節”活動視覺識別系統經文化部審定已向全球發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分析傳統春節意象設計理論問題,探討設計中傳統與世界的融合方式。厚重、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個性,在保留傳統元素的同時,借用一種生動、直觀、親切的形式,讓文化與世界擁抱。共筑人類共同的文化夢。

關鍵詞:歡樂春節;視覺識別;意象設計;民族性;世界性

檢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06-0051-03

一、設計中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受文化部委托審定,中央美術學院設計“歡樂春節”活動視覺識別系統已經向全球發布。視覺識別系統方案主要有:“歡樂春節”主題標志標識、“歡樂春節”主題系列廣告招貼、系列子品牌標識、展示與展覽類海報、相關演藝類活動海報、社交群體類海報等。同時還推出了三套十二生肖系列設計及文化衍生品設計系列。運用傳統元素,設計具有現代功能和特色的產品,讓現代設計語言更深地融入傳統文化的當代演繹之中。

設計藝術的民族性是指民族的特點所形成的設計藝術上的特殊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自然環境、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設計藝術的民族性最關鍵、最基本的意義在于是否表達了傳統文化的內涵,是否表現了該民族人民的生活、感情和審美,傳統文化的體現是設計民族性的本質和靈魂。黑格爾有一句名言:“真正不朽的藝術作品應當是一切民族和一切時代所共賞的?!彼囆g內容和藝術形式能被多民族所容納與接受,就是藝術設計的世界性內涵所在,藝術設計的世界性就是能被整個世界的人們所共賞和接受的民族化藝術。世界設計藝術并不是凌駕于民族設計藝術之上的一種獨立存在的藝術,它是民族設計藝術的一種。因此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藝術,才是真正成熟的藝術,并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設計藝術應該保持民族的獨特個性,保留傳統的藝術元素,借鑒傳統的藝術形式,學習傳統的藝術風格,將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傳統色彩的元素融入藝術的設計之中。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離開民族的,就沒有世界的,所以設計藝術的世界性與民族性是相互聯系的。

在設計藝術中融入美好的具有傳統意象的元素,使民族文化與現代設計產品相結合,在現代的設計中加入傳統的民族性特點,使設計作品增添一分文化氣韻。我們在繼承和發展傳承傳統藝術的同時,應該不斷吸納世界各民族的藝術財富和精華,來保護完善和繼承發展本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藝術。要對本民族的傳統設計藝術進行選擇,也要對他民族的設計藝術進行規制和取舍,只有這樣藝術作品才能展現出富含特色卻又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優勢。把眼光放遠,站在世界藝術的舞臺上,來繼承發揚自己的民族藝術才是真正的有意義的藝術發展實踐,離開這個世界舞臺,來發展自己的民族性藝術,是一種黯淡無光的民族藝術,當然也談不上藝術的世界性。

億萬炎黃子孫夢中縈繞的過傳統春節,與西方人的心中的過圣誕節一樣有著相似的社會經驗和個體心里體驗。隨著世界文化的交融,視覺藝術應該在視覺認同和心理認知上有著相似的形式和體驗,這也是當下設計師的理念和追求。

二、“歡樂春節”視覺意象設計分析

關于“意象”,實際上是一種創作者的心理體驗,是一種意境和形象,就是創作者對客觀物象產生一種獨特的情感活動后而創意產生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感、形象與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設計藝術中的各種意象所產生的各種變化,可取得生動、突出、明朗、強烈、悅目以及富有節奏、律動、秩序等多種美感形式。中央美術學院“歡樂春節”視覺識別系統通過對傳統元素的組合、變化而形成的設計,將中國傳統的春節元素推向世界,在世界上展現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藝術。

事物產生新的狀況就是一種“變化”,《禮記中庸》中提到“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為化”。變化是為了追求豐富,追求多樣性。紋飾的設計以主標志“春”字為元素,進行分割和重組變化,使設計在完整的符號元素的基礎上打破以往規律性的排列,經過重新的隨意組合形成變化的意象。

變化統一本來就是大自然和社會自然的規律——統一之中存在變化。設計藝術中的各種意象所產生的各種變化,可取得明朗、強烈、生動、悅目以及富有節奏和律動、調和感和秩序感等多種形式的美。形式美的總法則之一是變化與統一,是對立統一規律在設計藝術中的應用。變化與統一相結合,是表達藝術設計情感的手段。

“歡樂春節”的主標志運用中國傳統古文字“春”的變形加以符號意象,筆劃秀氣,具有小篆風范,既似春天嫩芽象形,又似西方傳統“圣誕雪花圖案”意象,標識設計既有象形又包含會意的概念。

演藝主題海報的設計整體采用深藍的底色,只有藍、淺藍、橙紅、白四種顏色。藍色是西方傳統圣誕常見色,是代表理智、神圣、深遠的色彩,藍色又經常被用于現代感的設計作品。淺藍與紅色的“春”字符號以及中國結圖案的打散構成,紅色元素讓億萬中國人能夠認同,也被世界各國人們所接受。組合的圖案看似破碎卻又充滿設計感,藍橙一對互補色彩的運用給人前進的感覺,交錯的色塊使藍色和橙紅色這—對強烈的互補色分隔開,避免了大面積色彩的對比造成視覺的刺激,更融合,更和諧,使畫面在變化中增添了統一,整個畫面在沉穩之中不失跳躍的活力,有積極、強烈而沖動的視覺感受。(圖1)

展示海報中的圖案設計以傳統的中國結作為元素,“結”是表現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眼,“結”給人都是一種團圓、親密、手工編織溫馨的美感?!敖Y”字與吉祥的“吉”諧音,人們對生活的永恒追求就是“吉”,“歡樂春節”的意象正是與之相符合。另外,在傳統的中國結式樣的基礎上加入了更為豐富的設計元素,類似于西方“圣誕節雪花圖案”,不僅富有美感,而且使中國傳統融入世界的氛圍之中,展現著與眾不同的特色。色彩上,改善了千篇一律的中國紅,加入了一些具有時代感和世界性的顏色。溫和、雅致的黃灰,明朗、和諧的天藍,高貴、虛幻的淡紫,這些創新的搭配在傳統春節的基礎上注入了新穎的觀念,將西方節日的意象融入其中,使中國春節在世界的舞臺上煥發出新鮮的活力。(圖2、圖3、圖4)

結語

“歡樂春節”活動著重大力推動春節慶?;顒舆M入世界主流,吸引人們的關注并且參與中國春節活動。整個活動的展現,無論是春節民俗內容的群眾性和傳統型上,還是從中國當代創意設計產品和公共藝術對全世界的呈現上,都充分體現了“中國設計”和“中國創造”的力量和成就。中央美術學院“歡樂春節”活動系列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將中國春節的傳統文化意象與世界設計藝術元素和文化語境相結合,成功的走向世界舞臺,也成為了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感知中華文明魅力的一個品牌符號。

將世界文化融入傳統,將現代設計語言更深地融入傳統文化的當代演繹之中,通過藝術家敏銳的感受力與創造力,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藝術轉譯,讓觀眾在慶祝中國新年、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的同時,獲得獨特的藝術欣賞與審美體驗,并且喚起觀眾對世界和諧美好關系的向往。另外,通過藝術與中國文化表達對世界與未來的關注,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慶祝中國春節的方式,這既是對未來一種最好的祝福和期待,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讓世界更好地融入中國,也讓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

猜你喜歡
世界性民族性
現代審美觀下侗族舞蹈民族性的傳承和發展
探析民族性在國產動畫電影中的多元化表達
薩頂頂和她的《萬物生》
論中國聲樂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傳播
世界文學理論史建構的新突破
如何開展好校園足球運動
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藥
狗年說“狗”
論傳統雕塑的民族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