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素質教育與幼兒教育者

2017-01-13 17:48尤景科
未來英才 2016年13期
關鍵詞:技能兒童家長

尤景科

摘要:我們相信所有幼兒都將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或“專門人才”,教育必須提供保證使所有兒童都能學習并達到個體優秀成長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將培育他們獨特的才能和創造性,使他們得到尊重和理解,并學會把自己各種不同的經驗結合到學習中去,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終生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關鍵詞:素質教育;幼兒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過去的計劃經濟對國民素質要求是聽話,做一顆鏍絲釘,一切都服從分配,對人來說是一種被動人格,現在,市場經濟要求公民尋找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每個人都帶有主體人格。所以幼兒教育應該重新考慮,因為今天的孩子是二十年后國家的主力,他們面臨的是人類高度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競爭的局面,21世紀的知識經濟社會對人的整體素質要求超過以往任何時代,教育的任務是使幼兒從小學會適應與他人相處的共同生活,學會在世界這個大環境中共同參與處理全球性問題。教育要面向未來,就得讓幼兒從小接受好的教育,為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幼兒教師也就必須具備相應的素質,因為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幫助者和發展的支持者。

二、當前幼兒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

1、幼兒是社會的人,生來就具有人的尊嚴和價值,他們具有人的一切權利。但是現在很多教師與孩子對話,不會蹲下與他們目光對視,讓孩子有一種老師至高無上的印象,教育教學活動注重知識教育,忽略素質目標的落實,教師往往習慣從教材出發,從內容出發,以教師為中心,忽略兒童自身的需要。教師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考慮幼兒能否接受,內容是否適合孩子,對于孩子的缺點,教師會公開寫在家園聯系欄上曝光,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個不受歡迎的孩子;有的幼兒園,利用“六一”兒童節等節目,演出要等領導來,不考慮幼兒是否受得了,把他們當作搖錢樹,領導來了搖一搖;還有的幼兒園追求某一方面發展,把培養孩子某一特長作為主要目標,忽視了幼兒整體發展,通過商業炒作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充分不尊重孩子的作法,在當今幼兒教育中還比較普遍。

2、忽略幼兒年齡特點,習慣用成人標準要求孩子,對幼兒特點和缺點分不清,抱怨孩子多,教態問題經常出現?,F在全國幼兒園都在進行教育改革,老師們都感覺到一種史無前例的壓力,但是加倍的付出,沒有帶來高質量和高水平,這是教師基本功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不夠,對幼兒年齡特點、規律把握不好,所以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如寫觀察記錄,教師不知道孩子的表現該算特點還是算缺點。有三個孩子爭搶玩具,教師問你們應該怎么辦?幼兒口頭回答:要互相謙讓??删褪遣凰墒址砰_玩具,于是老師收走了玩具,幼兒又和平共處了。教師的評價是:家長教育的后果。措施:找家長。園長看完后批道:對,我支持你,明天就發通知。再例如,老師抱怨幼兒坐不住,認為是他不守紀律。既然教師學過心理學,知道幼兒的興奮過程強于抑制過程,孩子興趣容易轉移,為什么還要控制幼兒。不了解幼兒,工作就難以有效。對孩子,很多老師真有些“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

3、忽視幼兒個體差異,尊重兒童還處在一般水平,比較形式化、表面化。很多老師不是善于捕捉幼兒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同時激勵幼兒進一步發展,而是經常使用橫向比較的方法,結果導致好的學生越來越好,差的學生越來越差。對孩子的愛也有條件,用孩子的話說:“老師上課笑,下課不笑,有人來時笑,沒人時不笑;對好孩子笑,對淘氣孩子不笑;家長在時笑,家長不在時就不笑?!绷硗?,有的教師對兒童消極保護過多,包辦代替過多,剝奪孩子權利的行為也時有發生。

4、忽略幼兒主體性,對孩子高度控制、高度約束,孩子高依賴、高服從。在一日活動中,老師不準這,不準那,看似幼兒常規好,實際孩子的創造性、主體性全部被教師扼殺在萌芽時期,一個個小發明家,都被老師掐掉,這與素質教育要求相去甚遠。

三、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第一,教師應有新教育觀念,即整體的、發展的觀念。教育要為幼兒終生的幸福生活而努力,這是一個新理念,它包含兩個內容:幼兒教育為人今后的學習、發展和生活作準備;使幼兒擁有快樂的童年,幸福每一天。

第二,教師要有新的兒童觀。尊重兒童的獨立人格和主體地位,對待孩子要象對待同事一樣;尊重幼兒的特殊需要,包括愛和尊重的需要、活動的需要、探索求知的需要;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發展。

第三,幼兒教師要愛事業、愛孩子,把幼教工作當作自己的終生職業來努力,工作中一切從孩子出發,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做到一切為了孩子。

第四,具備新的教育策略與技能。過去,教師往往只注重彈、唱、跳、說、寫、畫等單面技能的提高,其實以下四項技能對于素質教育尤其重要。(1)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策略與技能。這點有兩個關鍵要素,教育目標與要求需求化,教師教的東西必須是孩子需求的;學習方式必須是相互作用的學習方式。(2)教育要滲透于一日生活的策略與技能。教師要把每個教育環節都作為教育的契機,把環境材料當作課程,把自身的言行當作課程,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處處有教育?!保?)因人施教的策略與技能。即尊重和接納差異,要看到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斷發展,不要橫向比較;促進有差異的幼兒全面發展,弘揚幼兒的優勢領域,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并將它作為教育生長點。(4)家園共育的策略與技能。首先要與家長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伙伴關系、相互信任、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其次要充分利用家庭和家長的教育資源;最后,教師要與家長共同構建有效的教育策略。

另外,教師還需具備以下能力:與兒童溝通和交往的能力;觀察了解兒童的能力;建立與培養兒童常規的能力;組織實施各項活動的能力;創設和利用環境的能力;評價的能力,包括自我評價和對兒童的評價;參與教學研究的能力。

我們相信所有幼兒都將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或“專門人才”,教育必須提供保證使所有兒童都能學習并達到個體優秀成長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將培育他們獨特的才能和創造性,使他們得到尊重和理解,并學會把自己各種不同的經驗結合到學習中去,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終生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猜你喜歡
技能兒童家長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留守兒童
家長請吃藥Ⅱ
畫唇技能輕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