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心理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2017-01-16 21:57周婷
東方教育 2016年6期
關鍵詞:校園心理劇要素作用

周婷

摘要:校園心理劇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方式,主要通過角色扮演技術,反映大學生常見的一些心理問題和沖突,并通過探索問題解決的辦法,改變大學生的認知和行為方式,使大學生獲得心靈的成長。在利用心理劇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要注重選材,排演過程中要加強指導,不拘泥于形式,而且要重視心理劇結束后的分享。校園心理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提高學生的凝聚力,促進學生心理成長;有利于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宣泄負面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是學生自助和互助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校園心理??;要素;作用

1920年,維也納精神病學家莫雷諾提出了心理劇,并且逐步將心理劇療法引入心理輔導中去,形成了一種新的有效的團體心理輔導技術,心理劇的表演沒有固定的劇本,強調自發性,進行即興創作。心理劇主要是以角色理論,人本——存在主義心理學理念,以及精神分析理論,作為其理論基礎。[1]校園心理劇是在領導者的指導和幫助下,借助心理劇的形式,反映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和困惑,通過角色扮演,反映當事人的內心沖突和矛盾,并探索問題解決的辦法,接受新思想,學習新行為,獲得心理成長的過程。有研究表明,校園心理劇能有效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尤其在大學生人際關系方面,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2]一方面校園心理劇比較貼近學生生活,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心理問題,并尋求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校園心理劇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創設一些具體的情景,幫助學生合理宣泄情緒,改變不良認知,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園心理劇心理輔導的要素

1、校園心理劇的取材

校園心理劇是否能獲得心理輔導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取決于題材的選擇,在選材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握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在調查的基礎上認清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能極大的反映出大學生內心的矛盾和沖突,從而產生心理的共鳴和深刻影響。在選材的過程不僅反映心理問題的一面,還要注重一些積極心理品質的挖掘,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要能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優勢,如:進取、力爭上游、自信、有愛。讓學生體驗積極的情感,如:滿意地對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現在、樂觀地、充滿希望地面向未來,還要能發展相互感染的積極的力量,讓一些積極的、典型的形象能通過校園心理劇,讓更多的學生去學習和模仿。

2、校園心理劇的排演。

校園心理劇在排演的過程中,對指導者也有一定的要求,指導者需要對心理劇的理論和技能有熟練的掌握,保證心理排演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心理劇的演出主要是為了反映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在演出和觀看的過程中產生情感的共鳴和認知的改變,是一種自發的行為表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達到了自我展示、自我啟發、自我改變的教育目的,而且是一種自助、自醒的教育。[3]雖然整個過程中指導者只是進行支持和引導,但是也需要指導者具有較強的把控能力,做到適時、適宜的引導,對表演者和觀看者有所啟發、進而引發學生更多的思考和領悟。在排演的過程中可以不拘泥于形式,通過多種方式來反映學生情感和思想的變化,如:音樂、繪畫、游戲等,不僅更有利于被學生接受,而且能更好的表現內在的感受,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3、校園心理劇結束后的分享

心理劇表演完成之后,重要的是需要組織團體的成員進行分享,通過表演者和觀看者之間的交流,讓他們充分進行情緒和情感的表達,充分分享、體驗和感悟,互相支持和幫助,促進經驗的內化,獲得心靈的升華。在很多心理劇的表演中,只是為了表演而表演,沒有進行表演后的后續情緒情感的處理,角色的扮演只是為大家提供了示例,而每個人生活中可能都有這些角色的影子,在表演之后,如果能讓參與者更多的分享和角色相關的生活經驗,可能會使表演的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并且能使大家掌握更多的經驗,使一些相似的心理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二、校園心理劇的應用和作用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提高學生的凝聚力,促進學生心理成長

校園心理劇的編排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取材于學生身邊的故事和場景,在排演的過程中需要發動學生進行自發的創作,刻畫人物形象,反映心理歷程,這個過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和表演欲,寓教于樂,讓學生的感受更真切,效果更明顯。而且在創造的過程中,每一位成員都集思廣益,積極參與,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很好的將校園心理劇的編排表演工作完成,中間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會使心理劇的創作不成功,所以,創作的過程更能提高團體的凝聚力。由于校園心理劇形式活潑,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激發學生自我調整、自我啟發、自我改變,不僅提高了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還可以達到宣傳和普及心理知識的作用,幫助身邊的同學和朋友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獲得心理的成長。

2、有利于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宣泄負面情緒,減輕心理壓力

心理劇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但是有時卻不能很好的認清角色的意義,導致角色失調而產生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心理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角色扮演的平臺,讓學生去感受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感受到的一些角色行為,在虛擬的角色狀態下,使一些壓抑的心理預期角色得意釋放和展現,使學生重新對自我進行認識,不斷的突破自我,接納自我。同時,通過角色間的對比,也可以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改變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人格、環境等因素,一些學生習慣于將自我的真實情緒壓抑起來,負面情緒的長期壓抑會給人的心理帶來嚴重的傷害,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心理劇可以為學生提供情緒發泄的機會,為情緒的釋放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場景,讓學生可以盡情的釋放和宣泄,從而緩解心理壓力,恢復心理的平衡和穩定。

3、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是學生自助和互助的重要方式

校園心理劇可以讓學生感受不同的角色,通過不同層次的角色扮演以及各種角色間的靈活轉換,使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體驗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行為,對社會角色及人際交往和互動有更深刻的認識,有助于學生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的提高,以便于學生更好的融入大學生活。很多學校都將校園心理劇作為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進行自我體驗、自我教育,從中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做到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而且通過校園心理劇的方式而形成的團體也是心理互助小組的一種形式,在這個小組中,組中成員可以互相支持和幫助,充分利用朋輩的力量,在感悟和升華中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中學生進行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郭平,雷榕.淺議心理劇的理論基礎和作用[J].學理論,2011,04:69-70.

[2]舒曼,黃歡,徐朝亮.校園心理劇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探索[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06:71-74.

[3]李幫瓊.心理劇——有效的學校團體心理咨詢方式[J].教學與管理,2007,10:44-45.

猜你喜歡
校園心理劇要素作用
校園心理劇及其應用價值研究
高中校園心理劇劇本創作技術應用案例解析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2015年8月債券發行要素一覽表
2015年6月債券發行要素一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