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階段擇?,F象探析

2017-01-16 01:19武國麗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義務教育對策建議

武國麗

摘要: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現如今,我國的義務教育已基本普及,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已經全面實現,但是在取得輝煌成績的同時,我國大小城市紛紛出現了擇校熱現象,由此給社會及人民大眾造成的影響已不容忽視。本文從擇校的原因、方式、影響、措施四個方面來分析擇校熱現象,希望能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改革建議。

關鍵詞:義務教育;擇校原因;擇校影響;對策建議

義務教育保障了公民最起碼的受教育權利,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是決定國家教育事業成功與否的關鍵?;A教育的公平與否,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然而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著改變,受教育的層次決定了受教育者未來在社會上的前途和命運,自發的擇校熱逐漸被人們理解和接受。但是擇?,F象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也不容忽視,雖然我國也曾頒布一系列的禁止擇校的法令,但是并不曾發揮到很好的作用。

一、擇校的原因

1.1歷史成因

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跟上國際發展形勢,鄧小平最先提出了重點校建設政策,這些重點學校無論是在師資力量、教學質量、硬件設施上都明顯優于非重點學校?。雖然在當時,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重點學校的弊端也日益明顯。雖然后來宣布取消了重點學校政策,但是這種由重點學校造成的客觀差距卻并未消除,這便是擇?,F象出現的歷史原因?。

1.2經濟原因

教育先行已在國際上達成共識,我國已經確立了“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但是面對龐大的教育支出,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們卻無能為力,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低且城鄉分布不均是造成擇校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子女接受高質量教育的追求越發強烈,擇校問題必然出現。

1.3社會的評價機制

社會對用人的評價機制是造成擇校間接原因。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用人單位主要以高學歷作為評價人才的基本標準。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父母從小學就開始擇校,希望孩子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擁有一個好未來?。

1.4錯誤的教育觀

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認為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是自己的義務?!敖逃唐氛摗钡挠^點片面夸大了教育環境對于孩子的影響作用,忽視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再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父母對于那些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升學率名列前茅的名校青睞有加。為了能讓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對于那些有經濟能力的家長來說,他們愿意不惜重金把自己的孩子送進重點學校。

二、擇校的方式

2.1以分擇校

以分擇校就是利用考試成績的高低來選擇學校,考取高分的學生就讀重點學校,考取分數低的學生就讀普通學?!?。成績擇校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以分擇校的優勢就是不用看重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經濟地位,讓學習最努力的學生占取優質資源,以分擇校還充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考取好學校,學生會化壓力為動力,有利于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但是這種惟分是舉的擇校方式,無形中加強了應試教育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2以錢擇校

以錢擇校就是以錢的多少來決定享受教育的質量好壞。對于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家庭來說,昂貴的擇校費并不是問題,家長們不惜重金把孩子送進名校。但是對于一般的家庭和相對貧困的家庭來說,只能靠自己努力學習以分數擇校來改變命運。據調查,有些小升初的擇校費十分昂貴,甚至有1分100---1000元不等,擇校費也是教育腐敗的一種表現,這種擇校方式不利于教育公平,也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2.3以權擇校

這種擇校方式是指一些學校的部分領導人利用職務之便,向需要擇校的家長收取高額擇校費來出賣優質教育資源。利用這種擇校方式的人在少數,畢竟認識高官領導的人并不多,大眾們更是觸不可及。但是這種擇校方式造成的影響是最惡劣的,學校的領導人都把自己學校的優質資源以錢財的方式賣出,何來提高教育質量。這種擇校方式更易滋生腐敗問題。

三、擇校影響

3.1積極影響

3.1.1增加教育經費

眾所周知,家長為了使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不惜花費重金,高額的擇校費,有利于解決教育經費不足的困境,也有利于師資隊伍的建設,學校收取的擇校費可以作為一種獎勵機制,激發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改善教職工福利待遇。另外,還可以優化學校的基礎設施。

3.1.2促進校際間的競爭

擇校行為有利于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面臨家長和學校的選擇,學校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為了爭奪優質生源,各個學校必然會積極探索自身發展模式,提升教育質量,創新教育模式,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擇校生,從而形成一種循環。

3.1.3創造就學機會

擇??梢越o學生創造另一次機會,如果因為就近入學而使自己就讀了不合適自己的學校,則會埋沒了一大批人才。當今社會用人機制過分強調高學歷,雖說學歷證書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能力,但是如今擁有了高學歷才有了進入搞企業的敲門磚。

3.2消極影響

3.2.1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擇校行為不利于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眾所周知,城鄉之間存在差異,在學校間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城市所擁有的教育資源明顯多于鄉鎮。雖然有經濟實力的家長能夠把孩子送入城市中,但大部分家庭承擔不起這樣高額的擇校費。長此以往,城市將會掠奪更多的教育資源,也會把一批優質的師資吸引到自己的學校中,而普通學校卻招收不到學生,找不到老師。這樣會造成極大的城鄉差距,重點學校越來越發達,普通學校越來越薄弱。

3.2.2加重學生心理負擔

擇校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大部分擇校行為都是家長自己做的決定,片面的追求名校,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一方面,學校過多的招收擇校生會使本校學生人數膨脹,而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而是機械性的注重學生的成績。另一方面,擇校生擇校方式的不同會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他們往往被非擇校生貼上“關系戶”“有錢人”的標簽,讓他們覺得自己技不如人而產生自卑心理。

3.2.3滋生教育腐敗

擇校會滋生教育腐敗,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福利事業,本來是具有公益性的特點的,不以盈利為目的,但是自擇校費出現以來,學校的擇校費越來越高不僅家長愿意為自己的孩子買單,校長和老師也參與其中,這樣會使學校成為牟取暴利的工具,學校只顧盈利而忽視了教育質量⑦。

四、擇校措施

4.1加強政府干預

政府部門需要頒布一些法律法規在一定范圍內減弱擇?,F象,促進教育公平,深化義務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資,爭取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優化資源配置。另外,健全監督機制,改革教育保障機制,將優質資源進行強制性分配,分配還必須公正、透明。明確規定招生計劃、收費標準。

4.2改變教育觀念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巴映升垺钡奈幕瘋鹘y使大多數父母對于孩子寄予太重的期望。但是并不是學習成績好就代表成功,家長不能片面的追求好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興趣。在以科學文化為中心的基礎上,應當注重子女綜合素質的提高,特別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因為在當今社會需要更多的是創新性人才,而不是只會學習的書呆子?。

4.3優化資源配置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引發擇校問題的關鍵原因,主要包括重點校與非重點校之間發展的不均衡、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區域教育發展的不均衡三個方面。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僅包括師資力量、也包括各種教育設施。在師資配置上,可以適當的增加鄉鎮學校的薪資待遇,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在教育設施方面,可以增加薄弱地區的教育經費投入,建立健全教育基礎設施。

小結:

擇?,F象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一定的效率性,但是僅靠擇校費來增加教育經費,促進學校間的競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⑧。政府應該大力倡導教育公平,努力使每個孩子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大力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讓學生能夠真實的享受教育過程中的公平、公正⑨。

參考文獻:

[1]王一軍.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現代化的質量范型[J]教育發展研究.2012(22)

[2]李煥.義務教育擇?,F狀及合理性探究[C]河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

[3]喬元正.基礎教育階段中美兩國擇校行為比較研究[C]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4]張曉菲.我國義務教育擇校問題研究[C]重慶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5]李志華,王坤慶.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行為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

[6]徐麗平.擇校:“堵”還是“疏”---一種基于分類法視角的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7(18)

[7]張巖.我國高中擇校費現象的經濟學分析[J]現代交際2011(03)

[8]胡艷萍.淺析和諧社會視野下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的合理性[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4)

[9]孫慨玲.教育公平視野下義務教育擇校問題[J],衡水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猜你喜歡
義務教育對策建議
稅費改革與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研究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