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社區教育的發展理念及其實現

2017-01-16 01:20吳玉娟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社區教育實現理念

吳玉娟

摘要:我國的社區教育應確定“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的理念,通過提高人的知識素養,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增強人的作為社會人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以適應社會轉型中社會治理方式的轉變。這種社區教育的理念可以通過“政府主導、社區大學主辦、社會參與”的模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內涵來實現。

關鍵詞:社區教育;理念;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實現

在我國,早在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開展社區教育試驗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質”。之后,國家對于社區教育又出臺了宏大的規劃和各種支持的政策,各級社區教育主管部門制定了不少的規章、草案、條例,社區教育在全國各地蓬勃的開展起來,試點經驗不少,但作為社區教育組織、協調、實施的教育、民政、社會勞動保障、財政等政府部門,往往只做一些短暫的、表面的文章,并沒有把社區教育作為一項長久的利國利民的事業來對待[1]。這與中國社區教育的發展理念還不清晰又很大關系。

一、重塑我國社區教育的理念——“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

社區教育理念是社區教育的指導思想,在社區教育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受生產力發展水平、政治經濟制度、社會發展階段、歷史文化傳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社區教育有不同的發展理念??v觀世界各國社區教育的發展情況,社區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理念:1.北歐的人文主義理念,以“民眾教育”為主的社區教育模式,體現了福利國家的特征,民眾教育提倡的人文精神尤其體現在關注廣大弱勢群體方面。2.美國的實用主義理念,體現在著力于人力資源培養的社區學院;3.日本的民眾教化理念,教育內容上側重政治教育和社會文化教育,注重“教化”和“教養”功能的發揮,同時也強調了國家對社會教育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4.新加坡的社區文明理念。新加坡的社區和社區中心逐漸發展成為開展思想文化建設、傳播儒家文化的主要基地。5.以“社區發展”為主的理念,社區發展是聯合國于20世紀5O年代倡導的一項世界性運動。從1948年開始,聯合國先后出臺了各種政策和法規推動社區教育發展。6.以“居民意識喚醒”為主的理念,巴西成人教育家弗萊雷(P.Freire)是倡導這一理念的學者之一,此理念將社區教育當作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革的工具,使弱勢階層認識其自身所處的不利境地,以幫助他們爭取個人解放,改善現有生存狀況。[2]

反觀我國社區教育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的社區教育發展呈現出“全能化”的傾向[3]。表面看起來好像社區教育辦得紅紅火火,實際上社區教育面臨如何深入開展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對社區教育的發展理念不清晰,職能定位模糊。我國應立足實際,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情勢下,倡導社確立以“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的指導思想,使社區教育納入到社區管理、構架和諧社會的大框架下:

1.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中,競爭加劇、社會分化、矛盾增多;人與人之間關系冷漠化、商業化。這些問題的解決固然需要深化改革、發展經濟、健全民主與法制、建立新的社會秩序與規范;但不可替代的,還要依賴提高全體現代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公民意識、價值觀和道德修養,以重構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社區中大量有益的教育活動和潛移默化的育人因素不應被漠視,社區教育應當成為培養現代公民素質、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重塑新時代的價值觀的重要平臺。

2.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轉型,社會管理模式也加快了轉變的步伐,社區逐步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單元?;鶎尤罕娮灾沃贫仁俏覈乃拇笳沃贫戎?,居民自治主要體現為社區自治?!毒用裎瘑T會組織法》第二條明確規定,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知組織。從理論上講,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的功能主要是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利益表達等[4]。但實踐中,社區管理中往往行政色彩掩蓋了自治的內涵,這當然是諸多因素造成的,但與社區居民的公民意識、社區意識、參與意識不強有很大關系。社區教育既是社區服務的重要內容,又是推動社區管理良性互動運轉的重要因素。聯合國1955 年的《社區發展促進報告》指出,通過社區組織和群眾教育,從社區共同利益和需求出發,引導社區居民和組織共同參與,改善社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狀況。內容和形式恰當的社區教育能夠激活的居民群體意識,使擁有不同背景的居民在社區的平臺上進行情感溝通、思想碰撞、文化交流,意見表達,實現社區教育和社區發展的良性互動。

“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旨在通過提高人的知識素養,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增強人的作為社會人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以適應社會轉型中社會治理方式的轉變。當然,以“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為我國社區教育的理念并不排斥社區教育為社區提供學歷、職業教育及各種技能培訓的功能。相反,這些學歷補償教育、職業教育、技能培訓能促進人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幫助就業、改善民生,尤其應將失業人員、失足青少年、老年人等弱勢社會群體納入其服務范圍。這些教育活動與“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的理念是目標和手段的關系,因此,這些活動的舉辦不能是“任務導向型”的,也不應與正規教育系統、社會盈利的培訓機構展開不必要的競爭,而應形成良性互動。

二、“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理念的實現模式

“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的理念可以通過“政府主導、社區主辦、社會參與”的模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內涵走向現實。

(一)政府主導

我國源于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管理體制凸顯了政府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作用。社區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多方參與和合作,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與介入,是無法推進的。因此,社區教育應該由政府主導,但政府主導并不是政府主辦,其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社區教育的真正的社會功能是,把矛盾化解在社區,把穩定落實在社區,把公平推進到社區,把和諧構建在社區,把幸?;菁坝诎傩?,對于人和社區具有雙重的價值和功能。各級政府應充分意識到社區教育的重要性及長期性,通過法規、政策等正式及非正式文件對社區教育沿著“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的軌道發展予以確認;并將其融入政府工作制定的框架內,形成專人統籌負責的責任制度。因此,制定政策,出臺相關指引文件是政府扮演宏觀角色的主途徑。如,2016年2月,廣東省教育廳就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社區教育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對大力發展社區教育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2.社區自治是社會管理的一部分,社區教育應作為當前社會創新管理的框架下推進,通過社區教育促進社區參與、社區和諧和社區發展。

3.社區教育的經費來源一直是社區教育發展中的焦點問題。要發展社區教育,跟發展其他類型的教育一樣,經費充足是根本。由于社區教育的公益性特征,在目前國內大部分社區教育建設以及國外成功的社區教育案例中,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社區經費的模式比較常見。政府投入保證了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地方政府可以按常住人口為基數講財政投入列入財政預算。

(二)社區大學主辦

社區教育是項系統工程,辦一所學校本已不是容易之事,社區教育還承載了社區管理與文明建設的功能,因此不宜大一統,全國統一一個模式,也不宜遍地開花,各個社區各自開展,而應由各地級市組建社區大學,統籌地方社區教育資源,組織開展各種社區教育活動。廣東省教育廳2016年2月發布《關于大力發展社區教育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意見》,意見明確“省將委托廣東開放大學承擔全省社區教育具體組織指導工作”,并指出“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大學)系統各級辦學機構要承擔牽頭開展本區域內社區教育資源建設的任務,積極舉辦或參與各類社區教育活動”,賦予各級電大社區教育職責。

廣播電視大學(現更名為“開放大學)是從中央到基層的一套辦學系統,系統基層組織機構發達,承擔社區大學的功能有明顯的優勢。社區大學進行社區教育內容規劃,決定活動項目,協調各方人、財、物以確?;顒禹樌_展。社區教育由社區大學主辦并不是社區組織把所有教育項目和活動組織全程包攬,而是讓社區大學統籌管理,配合政府掌握社區教育的主動權,讓社區教育更能面向社區成員,并把社區教育融入到社區自治當中,實現良性發展。

(三)社會參與

社區教育是社會大工程,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援,而“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的理念也正是期待通過小社區教育活動的正面意義擴散到大社會中,同樣需要全社會參與。社會參與是廣泛的,既需要社區內居民的相互學習、相互扶持,又需要社區外的人員、機構的專業指導、分享知識與經驗;既需要人力的投入,又需要財力、技術等的加入;既需要有償的服務購買,又需要無償的志愿者服務支持。

(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社會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是為“社區文明促進社區發展”的理念服務的。從內容上,它不拘泥于職業培訓,而廣泛涉及到養生保健、疾病衛生、環境保護、旅游娛樂、自我成長、婚姻維系、母嬰教育、親子教養、家人相處溝通、人際關系、社會現況分析、國際形勢發展等,以知識傳播引發理性思考,融合科學態度與人文關懷;從形式上,它包括研習、講座、讀書會、觀摩、親子活動、網絡學習、集體旅游、地域性社會慶?;顒?、綠色環保小組、兒童之家、才藝教室、互助組等,還可以基于鼓勵居民解決社區問題的角度開展調查、討論、聽證等各項活動,以便居民透過共同學習來探討共同的問題,這些活動使來自不同背景的個人,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互動過程中,融入團體,既提高素質修養和能力,也促進了地域社會文化的交流和社區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王艷霞,李士杰.郝美甍論我國區域性社區教育的發展[J].學術教育月刊.2009(9).

[2]參見:郝美英,桂雪梅.國外社區教育理念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繼續教育研究.2010(10);歐斯瑪尼·張.國外社區教育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天津電大學報.2010(01);郝美英.北歐、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社區教育理念探析[J].2010(12).

[3]楊晨,李娟.我國社區教育“全能化”現象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8(11).

[4]薛育余.行政化與去行政化:我國社區管理主體的變遷.決策探索.2010(2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校級課題《互聯網+背景下的社區教育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編號KT162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社區教育實現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課堂教學改革
遵循課程理念,探尋專業成長之路
用心處事
辦公室人員尚需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數字化閱讀:社區教育的創新
蘇州信息學院教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臺北市社區大學的辦學特色與啟示
論高等繼續教育與社區教育的互動合作
少年兒童社區教育的對策分析
淺析鐵路通信傳輸的構成及實現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