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2017-01-16 01:29李志平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同伴課題歷史

李志平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圖書數字化、生活便捷化、信息多元化,教學技術化的要求下,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我們要敢于面對新形勢帶來的挑戰,努力的通過學習、閱讀、思考、實踐、反思、研究等方式,盡快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促進專業發展。教師要提升自身專業精神、專業理論、專業實踐精神和專業技能。歷史教師通過終身學習,教學反思,同伴互動和課題研究等方式促進自己專業發展。

一、終身學習——專業發展的基本保障

歷史學科博大精深,它不像其它學科,歷史學科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時間跨度很長,這一特點決定了歷史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歷史知識,而做到這些則需要長期的學習、終身學習,積累才能形成。即使經過專業的歷史學習,了解歷史的脈絡,但也要經常去鉆研相關教材。中學歷史教師必須學習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以及史學理論等龐大的史學專業課程。同時,通過訂閱各種歷史教育教學雜志如《中學歷史教學參考》、《歷史教學問題》、《中學歷史教學》等,來了解史學研究的最新動態,了解史學研究信息,汲取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中外古今歷史的框架體系,才能梳理出邏輯清楚的知識系統,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廣談博倫、旁證側引。

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作為中學歷史老師,要豐富我們的課堂,要讓課堂有“料”,信手拈來,我們在平時要收集豐富的教學資料,收集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再把自己平時收集到的資料分門別類地儲存起來。當然,還可以收集有關國家重大節日、紀念日、各種重要集會、專題報告會和奧運會等資料。當然,我們還可以利用外出旅游或者學習的機會,收集一些實物資料,比如到北京去,可收集一些故宮仿制品、拍一些歷史遺址圖片等。特別是自己城市的遺址,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如在成都我們有豐富的歷史資源,三星堆,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等,學生看到身邊的歷史他們會很感興奮,還可以收集一些雜志、報刊、銅錢、糧票、連環畫甚至是自制模型教具等。

二、教學反思——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教學反思是就教師在整個教育實踐過程中,不斷對教育活動進行再認識,再研究的活動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教師專業發展中教學反思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學反思錄或教學反思筆記是教師記錄自己的教學實踐的某個方面和自己的感悟,從而實現自我提高的方式。教學反思不僅可以糾正教學偏差,而且還可以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師教育水平,更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水平的發展。教師要通過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學內容,這樣可以全面、準確地分析的教學行為、課堂組織、及學生反應,這樣就可以揚長避短,發揮比較優勢,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達到促進自己專業能力發展的目標。

認真研究自己的課堂,觀看課堂實錄,觀看別人優秀的課堂視頻,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更是教師成長的園地。因此,在教學中,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創設適合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實踐體驗,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范行為;同時,讓教師的課堂中獲得更多的有關教學的信息,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認真研究課堂教學,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分析有利因素;知道學生參與課堂的情況;獲得信息反饋,提高教學質量;掌握學生思考狀況;把握自己的提問管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及教學情景的設置蘊含了豐富的信息。更為重要的是,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教學風格、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等,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內容,并為各個評價主體提供了不同的評價角度。認真觀察和分析自己和同行的課堂實錄是提高教師自我反思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自己教學行為中總結成功與不足,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與靈感。

觀摩別人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找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學習別人的長處。通過教學觀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和教師專業發展。教學觀摩的形式很多,最常見的有示范課、公開課和教學競賽等。通過這些課,讓觀摩者領悟到授課者在教學風格、課堂組織等方面不同,這樣可以討論、研究授課者存在哪些優勢,哪些方面可以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哪些方面授課者還需改進。教師通過反思和感悟,可以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把握新課標理念,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在不斷的教學觀摩實踐中,教師可以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從而提高教學反思的能力,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三、同伴互助——專業發展的有效方法

同伴互助產生在美國,當時(在20世紀六十年代前后)對教師培訓工作日漸重視。八十年代初,美國學者喬伊斯和肖爾斯(Joyce,B.& Showers,B)首先提出了“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概念,他們認為同伴互助讓教師可以與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賴的關系,他們共同規劃教學活動、互相提供反饋意見和分享經驗,擁有"同伴互助者"的教師比那些獨自工作的教師更容易運用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人們在實踐中也發現,相對于管理層和學生提供的教師評價而言,來自同伴的評價更有助于教師改善自我的教學行為。

教研活動是同伴互助最好的一種方式,讓教師暢談自己教學教研的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獲、體會和經驗。同課異構,“一課多研”,通過教師自己獨立備課、上課,其他教師聽課,同伴之間進行評課,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提出措施,并反思自己與他人的教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反思同伴建議的基礎上,這名教師再次設計實踐其他教師再次聽課、評課。這樣的方式能夠快速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課題研究——專業發展的有效載體

因為教師的發展是一種自主的發展、一種內在的發展,教師發展的土壤就是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教師發展的條件就是對“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有一種洞察與思考,就是有很強的問題意識;課題研究就是教師在短時期內,以教育教學中自己迫切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或者自我經驗作為課題,吸納和利用各種有利于問題解決的經驗知識、方法、技術和理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加以研究,探尋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問題的對策的課題研究形式。教師根據自己實際的教學問題著手,教師要建立自己的問題庫,從問題庫中篩選出個人研究的小課題,或通過科組教師座談會交流,一個科組或一個備課組選擇一個主課題,每個人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工作實際,從某一個微環節切入,確定一個子課題——一個自己研究的個人小課題。然后進行研究,查閱資料,理論引領,專家指導,解決問題,形成結論。課題研究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必要條件;是改善教師生活的重要途徑。

猜你喜歡
同伴課題歷史
尋找失散的同伴
嘿,這歡樂的日子!
第十單元 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第二課時)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竹溪縣實施“五個一”工程開展草根課題研究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研”
落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