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創新驅動研究

2017-01-16 11:21王萍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創新驅動新常態科技

王萍

摘要:目前,中國進入新常態經濟的新階段,新常態經濟不再單純的追求增長速度,將以往的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靶鲁B”意味著轉型升級進入關鍵期,改革進入深水區。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通過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已經成為關鍵因素。創新驅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規范好政府的行政職能,并需要配合一系列的措施。

關鍵詞:新常態;創新驅動;科技

一、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

(一)經濟新常態的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APEC 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明確指出: “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所謂“新常態”,就是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從結構不合理轉向結構優化,從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隱含風險轉向面臨多種挑戰。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其核心是增長模式的轉換。

(二)經濟新常態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改革開放30 多年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保持了接近兩位數的超高速和高速增長。但是這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勞動力、資本、資源三大傳統要素投入,是一種典型的要素驅動型。從當前的情況看,這三大要素均面臨著諸多瓶頸約束,已難以支持我國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面對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的新一輪浪潮,面對企業主動轉型、創新意愿的明顯加強,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逐步發生轉換。在巨大的壓力下,中國企業主動轉型、加強創新的意愿在明顯加強,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逐漸轉入創新驅動新常態。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通過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已經成為關鍵因素。

二、以創新驅動引領經濟新常態

(一) 堅持市場導向和民生需求

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創新才是可持續的,這樣的創新永遠站在市場的最前沿。我們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創新目的應該是刺激市場需求,為了應用。強調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其意義在于使創新貼近現實、走向市場,讓創新結果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和城鄉居民的需求結合起來。創新有很多的路線和走向,一定要考慮到市場經濟的基礎和決定作用,考慮到提升民生和社會各種需求的作用,產生比較好的新生經濟效益,才能讓我們的創新腳踏實地,才能產生更好的效益,而不是曇花一現或者追求新奇怪異。

(二)發揮企業主體地位

企業是創新技術的參與者、受益者和使用者都應該是企業,企業最了解市場的變化,最了解技術的方向,最有熱情投入到其中的開發。企業對于市場需求是最敏感的,為此,在創新中要堅持企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創新驅動需要突出企業主體,使企業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以及風險承擔和創新受益的主體,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創新人才向企業流動、創新政策向企業傾斜。企業創新能力是一個由不同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主要包括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和文化創新等。

(三)規范政府的行政行為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并不代表政府無所作為。新常態經濟的發展本質上是一場推進經濟全面轉型的攻堅戰,在這場攻堅戰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政府的行政。創新驅動需要市場和政府兩個引擎。利用好市場引擎,就是要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引導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發揮政府的引擎作用,就是要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與時俱進地改變政府發揮作用的重點和方式,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因此,政府需要為企業搭建創新研發的公共服務平臺,出臺相關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等。

三、經濟新常態下創新驅動的路徑

(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實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對經濟社會和國家全局發展的戰略支撐。需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著力提升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加快走出一條以人才強、科技強促進產業強、經濟強、國力強的路子。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影響深遠,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當前,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以信息技術為引領的技術群加快突破、交叉融合,成為包括我國在內各國發展最不確定而又必須把握的重大潮流。

(二)強化人才優勢,打造一流人才高地

中國要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必須緊緊圍繞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升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讓科技人員享有自由的創造空間。要大力集聚創新人才,讓科技人員享有自由的創造空間、獲得應有的社會尊重,就必須根除科技教育領域的官化現象。讓科技人員享有自由的創造空間、獲得應有的社會尊重的重要制度設計,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并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實現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動力、創造潛力、創新活力,使創新成為中國經濟升級的重要引擎。新常態經濟以創新為核心,在這一點上我國目前處于劣勢,因此提高人才素質,培養造就大批新常態經濟下所需要的人才隊伍。

(三)大力發展新產業和新經濟,強化金融支持

目前傳統產業格局正在被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在打破,信息化引領的發展逐漸取而代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從增速和占比的角度看,電子商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在提升,網絡化、智能化開始取代人工化,并且通過網絡化和智能化使得我國的生產工具開始了進入高速更新的步伐。對于我國中小微企業而言袁融資困難一直是束縛企業的發展瓶頸,如果說大型企業是我國經濟跳動的野心臟冶,那么中小微企業無疑就是必不可少的野毛細血管冶,尤其是大眾創業堯萬眾創新,必然是以中小微企業為基礎才能形成厚積薄發。

(四)擴大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

習近平說:“人類的歷史就是在開放中發展的。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處于開放交流之中,經常與外界保持經濟文化的吐納關系,才能得到發展,這是歷史的規律?!卑l展的跨越需要開放的引領,以開放倒逼改革、以開放紅利激發改革紅利,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一條基本經驗。只有調動各方主體,建立全國性研發網絡,才能更好地整合現有資源,實現創新增長。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建立由我國主導的各大經濟體,維護我國現有的多邊貿易,推動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推動亞投行發展,建立以發展國家經濟、保障國家安全的經濟網。

參考文獻:

[1]黃劍,黃衛平.中國經濟野新常態冶下的創新驅動與轉型調整[J].江淮論壇,2015(6)

[2]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4-11 -10(A02) .

[3]廉天遠,趙景峰.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創新驅動問題分析[J].熱點關注,2015(7)

[4]彭剛,李逸浩.利用創新驅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5.11

[5]魏江,李拓宇,趙雨菡.創新驅動發展的總體格局、現實困境與政策走向[J].中國軟科學,2015(5)

注: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的演講.人民日報,2014 - 11 - 10(A02).

猜你喜歡
創新驅動新常態科技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創新驅動”打造山東經濟新格局
關于創新驅動戰略的理論思考
創新驅動與我國創新生態研究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