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歷史更深處

2017-01-16 14:06岳俊麗
蒲松齡研究 2016年4期
關鍵詞:兵變

岳俊麗

摘要:《無雙傳》以唐德宗建中年間的涇源兵變為依托,講述了王仙客、劉無雙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薛調緣何選擇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涇源兵變為核心事件,緣何選擇王仙客、劉無雙、李齊運等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為主要人物皆值得深入探討。歷史真實是傳奇想象的基礎,卻不礙于故事撲朔迷離的情節發展。薛調之家世生平事跡可考者雖少,但于其思想之影響仍可見。其叔父薛齊驟然死于兵變,其父薛膺哀痛之至必然思之念之。薛調政事僅一條存于《資治通鑒》,亦與兵亂相關。薛調所在僖宗朝接連有裘甫、龐勛起義,兵亂多起,政局動蕩。薛調之作《無雙傳》雖描寫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亦當有更深層次的表達。

關鍵詞:無雙傳;兵變;歷史真實

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標識碼:A

《無雙傳》收錄于《太平廣記》卷四百八十六,題下注曰:“薛調撰”。薛調,兩《唐書》無傳,字不詳,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三下》 [1] 2321 知調父名膺,為婺州刺史,祖蘋,浙西觀察使。查兩《唐書》,《舊唐書》卷一八五有《薛蘋傳》,知蘋為河中寶鼎人,唐憲宗時官御史大夫,封河東郡公,復除左散騎常侍 [1] 3285 ?!缎绿茣肪硪涣摹堆μO傳》下附有其子薛膺的傳記,膺大和初為右補闕內供奉,后遷工部員外郎 [1] 3921 。據兩《唐書》知調祖薛蘋治家頗為嚴謹,為官頗為清廉。因此可知,薛調乃河中寶鼎人,家風甚為溫厚清明。又《資治通鑒》卷二五○載:“唐懿宗咸通元年夏五月壬申,右拾遺內供奉薛調上言,‘以為兵興以來,賦斂無度,所在群盜半是逃戶,固須翦滅,亦可閔傷,望敕州縣稅外毋得科率,仍敕長吏嚴加糾察,從之?!?[2] 8325 知公元860年薛調為右拾遺內供奉,向朝廷諫言減賦稅安民心?!短普Z林》卷四記載薛調事跡較為詳細,知薛調貌美,時人稱為“生菩薩”,四十三歲暴卒 [3] 132 。又丁居晦《重修承旨學士壁記》:“咸通十一年(871)十月十七日自戶部員外郎加駕部郎中充,十二年(872)正月二十六日知制誥依前充,十三年(873)二月二十六日卒官,三月十一日贈戶部侍郎?!?[4] 薛調卒時為公元873年,時43歲,可上推其生年為公元830年。

《無雙傳》主要講述唐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王仙客、劉無雙曲折的愛情故事。王仙客自幼隨母居舅父家,和表妹劉無雙相愛。王母謝世后,百計向舅父母求婚而不得。值涇原守將叛變,長安大亂,舅父劉震于亂中應下婚事。兵亂平,劉震以受朱泚偽命,夫婦均伏法,無雙沒為宮婢。仙客為救無雙多方謀劃,最終在古押衙的幫助下得償所愿,與無雙終老襄鄧。涇源兵變為《無雙傳》中至關重要的事件,既使王仙客看似無望的求婚峰回路轉,又在看到曙光時陡生歧路。由此,《無雙傳》依托涇源兵變而使故事跌宕起伏,波瀾橫生。又故事中的人物,王仙客、劉無雙、劉震、古生、李齊運、王遂中等或是歷史上真實存在,或是作者憑空杜撰,真真假假,撲朔迷離。理清其中歷史與虛構的關系,是深層次理解原文主旨及作者寓意的第一步。本文將從此處落筆,以期通過詳細的比對分析揭示流諸文字之中、文字之外的內蘊。

一、真實存在的歷史事實

1.涇源兵變

查《舊唐書·德宗本紀》《舊唐書·朱滔傳》《舊唐書·朱泚傳》《舊唐書·姚令言傳》等知涇源兵變的時間為建中四年(783),該次兵變不過是中央政權與藩鎮對峙的衍生事件,卻導致長安淪陷、德宗避難奉天。德宗繼位后決心對付藩鎮,建中二年成德節度使之子李惟岳聯合魏博節度使、淄青節度使及山南東道節度使謀反為兵亂的導引事件;幽州留守朱滔及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先為朝廷所用討伐叛軍,后因朝廷處置的不公以及藩鎮間的相互傾軋,二人轉而與朝廷對抗。在此藩鎮叛亂愈演愈烈之際,唐德宗于建中四年十月命令涇源節度使姚令言率領五千士卒增援襄城?!笆?,詔令言率本鎮兵五萬赴援。涇師離鎮,多攜子弟而來,望至京師以獲厚賞,及師上路,一無所賜。時詔京兆尹王翃犒軍士,唯糲食菜啖而已,軍士覆而不顧,皆憤怒?!?[5] 2429 (《舊唐書·姚令言傳》)涇源士卒先望得朝廷豐厚賞賜而不得,后遇克扣軍糧而食不果腹,憤然倒戈。藩鎮叛亂未平,涇源兵變又起,朝廷無力抵抗,德宗倉皇出逃。姚令言既不能治兵之亂,便轉而投入叛軍之列?!耙α钛阅寺拾儆囹T迎泚于晉昌里第。泚乘馬擁從北向,燭炬星羅,觀者萬計,入居含元殿?!?[5] 3663 (《舊唐書·朱泚傳》)

《無雙傳》中“涇原兵士反,姚令言領兵入含元殿,天子出苑北門,百官奔赴行在”“朱太尉已作天子”,涇源兵變,姚令言迎朱泚,朱泚稱制。事件與史實相合,作者先后借劉震與守門人道出事實,并未對兵亂具體過程與結果展開描述。兵荒馬亂之際,叛軍如何搜羅全城、王仙客如何護送財物、劉震如何被捕作者均是一筆帶過,看似無足輕重,實則關涉全局。為突出王仙客與無雙契闊離合之曲折,作者對此不作濃墨重彩的描寫實是立足于小說整體布局,可見構思之巧。

2.兵亂平定后偽官的處決

《無雙傳》中通過仆人塞鴻之口道出劉震一家境況:“尚書受偽命官,與夫人皆處極刑,無雙已入掖庭矣?!?[6] 124 劉震在兵亂之際不得脫,被迫接受叛軍的任命,變節之人不得善果;兵亂平定后被處于極刑,無雙沒入掖庭。唐代對于偽官的處罰多載于史冊。此次涇源兵變中處決的偽官兩《唐書》中亦多有記載?!杜f唐書· 德宗本紀》興元元年(784):“六月丙辰,斬偽相李忠臣,籍沒其家。李晟奏受賊偽署同惡抵法之家,所沒財物、牛馬、奴婢,請以賞軍士”“受偽署官喬琳、蔣鎮、張光晟、李通、蔣鑒伏誅?!?[5] 233 《舊唐書·源休傳》:“泚死,休走鳳翔,為其部曲所殺,傳首來獻。休三子并斬于東市,籍沒其家?!?[5] 2431 《舊唐書·喬琳傳》:“上以其累經重任,頓虧臣節,自受逆命頗聞譏諧悖慢之言,背義負恩,固不可舍,命斬之?!?[5] 2432 據以上史料可知,受任偽官者不但誅其人,而且籍沒其家?!稛o雙傳》中劉震一家的命運正是當時歷史條件與環境之下不得不有之結局。

二、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1.王仙客

王仙客兩《唐書》無傳,但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仙客,太常博士,父名道質,二子頊、瑒?!?[1] 1795 據和慶峰《唐代太原王氏研究》一文考證,王仙客之祖為王師丘,王師丘為北魏時期王廣業之孫,屬晉陽王氏二房世系,唐代晉陽王氏為太原王氏的正宗顯房 [7] 。檢索文淵閣《四庫全書》,與王仙客相關的史料僅一條,《類說》云:“先天中王仙客為侍御史,忽除膳部員外,殊有惋悵?!?[8] 先天為唐玄宗時年號,在開元盛世之前??芍?,王仙客乃玄宗朝人,本為顯族,但其生平事跡不詳?!稛o雙傳》中的王仙客在德宗朝,幼年失怙,依靠舅氏,家在襄、鄧之間,官富平縣令。與玄宗朝的王仙客并無直接聯系,可見薛調并非完全依托歷史事實,假王仙客之名而杜撰出一段故事。

2.劉無雙

無雙乃一女子,兩《唐書》自是無傳。提及無雙的史料亦是寥寥,范攄《云溪友議》卷上《襄陽杰》條所述崔郊秀才事中有言“連帥愛之,以類無雙?!薄盁o雙”下有注云:“無雙即薛太保之妾,至今圖畫觀之?!?[9] 可見無雙實有其人。此處薛太保當是薛平,兩《唐書》有傳,本是薛崇之子,薛仁貴曾孫,約生于公元756年,公元836年卒,任河中絳隰節度觀察使期間封太子太保。薛平雖為藩鎮,卻并未割據自守,而是一心擁護中央朝廷;并在多次叛亂中屢建奇功,為維護唐王朝的統一穩定做出重大貢獻?!霸阪偭軞q,兵甲完利,井賦均一” [5] 2397 ,深受百姓愛戴。中晚唐之際,節度使大都專斷一方,魚肉人民,薛平能得到百姓的信任與支持實為罕見。薛平與無雙事,不見于史籍。據范攄的記載無雙為薛平之妾,薛平既頗有為,受人敬重,其事跡必定為世人津津樂道。范攄僅有《云溪友議》存世,僅知其在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布衣終生。范攄與薛調同為僖宗朝人,范攄以布衣之身尚能知薛平之事,薛調在朝為官,當更熟知。此處僅考無雙其人,薛調緣何借無雙之名虛構出此一段故事,下文將詳析之。

3.李齊運

李齊運在《無雙傳》中并非至關重要的人物,“遂中薦見仙客于京兆尹李齊運,齊運以仙客前御,為富平縣尹,知長樂驛” [6] 124 ,原文中僅此一句涉及。然王仙客能確認無雙尚存,與無雙再次相見實得益于此。此段也可視為王仙客、劉無雙愛情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诖?,李齊運出場。李齊運,兩《唐書》有傳,《舊唐書·李齊運傳》載:“……建中末,改河中尹、晉絳隰觀察使。時李懷光自山東卷甲奔難,晝夜倍道,比至河中,力疲,休兵三日,齊運傾力犒設,軍人皆悅。懷光既反,驅兵還保河中,齊運不能敵,棄城而走,除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時賊據京城,李晟軍東渭橋,齊運擾攘之中,征募工役,版筑城壘,飛芻挽粟以應晟。收復之際,頗有力焉?!?[5] 2536 李齊運在建中末除為京兆尹,但在平定涇源兵變中傾力支持李晟,頗有功?!稛o雙傳》之李齊運即是此人。

4.劉震(存疑)

劉震其人,兩《唐書》無傳,唐代相關史籍中皆不見。而1970年在陜西西安南郊何家村長安城興化坊內,發現唐代窖藏一處,存有大量唐代文物。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考證,這批文物為“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五年6月因安祿山之亂逃奔四川時邠王李守禮后人所窖藏”。而陜西歷史博物館和北京大學的學者考證,何家村窖藏的主人是唐代尚書租庸使劉震,窖藏埋葬年代應為唐德宗建中四年的涇源兵變時。齊東方據唐韋述《兩京新記》和清代徐松《唐兩京城坊考》記載,租庸使劉震就居住在興化坊中 [10] 。但黃正建《何家村遺寶和劉震有關嗎——與齊東方先生商榷》一文對此說法提出質疑?!安閮伞短茣?、《資治通鑒》以及《唐會要》、《冊府元龜》等書,甚至通檢《四庫全書》,結果都沒有發現唐代有劉震其名其人,《無雙傳》賦予劉震的官銜是‘尚書租庸使……嚴耕望先生作《唐仆丞郎表》,搜羅‘尚書人名甚豐,但其中并沒有‘劉震,又據《唐會要》卷八四《租庸使》條,租庸使初設于開元十一年(723),此后擔任過此職的官員并不多……德宗之前,大約只有宇文融、韋堅、楊慎矜、楊國忠、第五琦、元載、劉晏數人而已。劉震假如實有其人,又是中朝‘尚書,必是‘諸道租庸使,但居然史籍無載,由此也可知詞人是虛構的了?!?[11] 齊東方先生依《無雙傳》認為劉震確有其人,黃正建先生據現存史料認為劉震乃是虛構。劉震其人其名不載于唐代史籍,小說不足為據。當知,劉震其人本是虛構而來。但薛調緣何虛構出這樣一個人物,是否與真實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存有某種關系,限于史料匱乏,任何猜測都有被推翻的可能。因此,此人是否存在暫時闕疑。

三、《無雙傳》的深層寓意

薛調緣何選擇涇源兵變為《無雙傳》的核心事件,又為何會選擇以“無雙”為題,看似可有可無的京兆尹李齊運為何會出現在故事中。解決以上諸多疑惑,仍需從薛調本人的家世入手。在《新唐書·薛蘋傳》所附的薛膺事跡中有這樣的一段:“其弟齊佐興元李絳幕府,絳遇害,齊死于難。膺聞,不及請,馳赴之,哀甚,聞者垂泣?!?[1] 3921 在不足五十字介紹中,此段文字已占據薛膺傳中的大半,足見薛齊之死在薛膺生涯中的分量。

薛齊之死又見于《舊唐書·李絳傳》:“四年(830)二月十日……監軍使楊叔元貪財怙寵,怨絳不奉己,乃因募卒賞薄,眾辭之際,以言激之,欲其為亂,以逞私憾。募卒因監軍之言,怒氣益甚,乃噪聚趨府,劫庫兵以入使衙?!{乃為亂兵所害,時年六十七。絳初登陴,左右請絳縋城,可以避免,絳不從。乃并從事趙存約、薛齊俱死焉?!?[5] 2920 《新唐書·溫造傳》載:“……監軍楊叔元擁造靴祈哀,造以兵衛出之。詔流康州。叔元,始激兵亂者也,人以造不戮為恨?!?[1] 3055 830年,李絳奉旨募兵千人赴四川討伐叛亂,還兵途中監軍楊叔元以賞賜之薄為由激怒士卒,兵士憤然而起,李絳為亂兵所害,薛齊作為幕僚一同遇難。李絳之死一因楊叔元貪財恃寵,一因朝廷不能優厚士卒。楊叔元為一己私利刻意挑唆實為罪魁禍首,但根本原因仍在于經年戰亂,士兵常年背井離鄉,兵餉不足,士卒不能得到應有的待遇。

涇源兵變雖由藩鎮叛亂引起,但真正的導火索卻是士卒望厚賞而不得,遇克扣而食不果腹。細想薛齊遇難的興元軍亂亦是朝廷不能優待兵士。薛齊死于830年,上文考薛調生平時推測其生于830年。薛調出生之年薛齊被亂兵所殺,薛膺之哀已見于傳。因此,《無雙傳》之所以以涇源兵變為依托,乃是源于薛調對叔父薛齊被冤殺,痛定思痛,不能忘懷。乍然下此結論有故作驚人之言的嫌疑,但根據上文考證的相關歷史人物細細分析則可證此說可立。

《無雙傳》雖以“無雙”名篇,無雙卻是若隱若現,并非作者著力刻畫的人物。而之所以選擇“無雙”,概是由于無雙乃是薛平之愛妾。薛平雖為藩鎮,卻一心擁護中央朝廷,在多次叛亂中臨危受命并且不負所望,對唐王朝的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而薛調政事僅一條存于《資治通鑒》,所上言亦關涉兵亂。薛調以為兵亂迭起乃是因賦稅過重逼良為盜,諫言在正常的賦稅之外不再增加科率。薛平所治地區“井賦均一”,不疊加各種名目的賦稅,因此深受百姓愛戴,保一方安定。薛調治亂之思暗合薛平治民之策,由無雙牽引出薛平,應是合于情理的推測。

《無雙傳》中李齊運在平定涇源兵變中起到的作用與供給充足的糧餉有關,在上文所引用的史料中,李齊運在任河中尹時傾力犒勞李懷光所率領的軍隊,兵士皆悅。后李懷光反,李齊運力不能抵被除為京兆尹,在京兆尹任內又全力支持李晟所統領的討亂軍隊,筑城運糧以保證充足的供應。

從上表可較為清晰地見出興元兵亂與涇源兵變的導火索皆是兵士賞賜之薄,不得朝廷厚待。興元兵亂由楊叔元別有用心以不得厚賞激怒兵士而起,涇源兵亂則由京兆尹王翃苛待士兵而起。觀《李齊運傳》,李齊運本人雖無特別的才能,但在平定涇源兵變中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傾力犒勞兵士看似事小,實則關系朝廷治亂大局?!稛o雙傳》中用李齊運事,表明薛調對李齊運深明大義的贊賞,對朝廷苛待兵士以致亂則隱含批判。

又終薛調一生,雖未有大規模的兵亂,但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唐大中十三年(859),在江南東道的浙東一帶,發生了以裘甫為首領的農民起義。唐咸通九年(868),龐勛率領桂州戍兵發動反唐兵變。兵變雖然最終被平定,但對朝廷政局的影響不可忽視?!缎绿茣つ显t傳》:“唐亡于黃巢,而禍基于桂林?!?[1] 4753 此處桂林即指龐勛起義,對唐王朝的統治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晚唐時期賦稅繁重,大廈將傾,內憂外患導致征戰常年不止,百姓顛沛流離,士卒戍邊未已。薛調既諫言減輕賦稅,面對此番風雨飄搖的王朝政治必定痛心不已。國愁家恨縈懷,借小說以抒憂憤,對兵亂的批判便不自覺的流諸筆端。

《無雙傳》雖然以描寫王仙客、劉無雙的愛情故事為主,古生謀劃營救無雙一節更是奇崛?!巴跸煽鸵嗵迫诵≌f,事大奇而不情,蓋潤飾之過?;驗跤?、無是類,不可知”,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作如是斷語,以為其潤飾太過,不合世情。但不可因古生救人之奇而全盤抹去《無雙傳》的歷史意義?!稛o雙傳》以涇源兵變為依托而敷衍出此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一是因薛調家世對兵亂有刻骨之痛,二是因作者的家國之思,風雨飄搖的唐王朝何去何從,乃一代有識之士不得不深思謀慮之志向。保留至今的歷史資料雖然凌亂瑣碎,但經過細致的比較分析仍可以此窺得古人世界之一隅。傳奇小說雖然撲朔迷離,但透過一鱗半爪的提示仍可挖掘出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稛o雙傳》的愛情故事感人至深,流傳千年仍為人津津樂道,而其隱含的歷史意義有待深度解讀。筆者受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與卞孝萱《唐人小說與政治》的啟發,試對《無雙傳》作一種不同的闡釋?;蚰承┯^點不免于穿鑿,但相對于人物形象分析、作品情感表達等傳統研究無疑是一種新鮮血液,以期為中國傳統文言小說研究帶來活力。

參考文獻:

[1]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司馬光,編.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13.

[3]王讜.唐語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文淵閣四庫全書.史官.職官類.官制之屬.翰苑群書.卷六[G].

[5]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6]張友鶴,選注.唐宋傳奇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7]和慶峰.唐代太原王氏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8]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纂之屬.類說.卷四十三[G].

[9]范攄.云溪友議[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10]齊東方.何家村遺寶的埋藏地點和年代[J].考古與文物,2003,(2).

[11]黃正建.何家村遺寶和劉震有關嗎——與齊東方先生商榷[J].考古與文物,2004,(4).

猜你喜歡
兵變
陳橋兵變
北京政府統治時期的兵變
——以報刊輿論為中心
嘉靖大同鎮兵變問題淺析
老兵變帶頭人助農民脫貧致富
陳橋兵變
拜謁兵變舊址
甘肅省紀念習仲勛誕辰一百周年暨兩當兵變有關活動概述
馬國軍隊發生兵變
阿羅約: 迅速平息兵變
葉劍英平定香洲兵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