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的反思

2017-01-16 14:08王恒展
蒲松齡研究 2016年4期
關鍵詞:反思重構

王恒展

摘要:《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的反思與重構》是一部對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進行深刻反思與重新建構的著作,它充分反映出作者的史膽、史識、史才、史學。作者在著作中,大膽批判了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的進化論思想,深刻分析了中國小說史研究中的四個誤區,重新界定了小說的定義和外延,把中國小說的起源時間前推到西周時期,并且論述了《尚書》《論語》《左傳》等典籍在小說史上的地位。

關鍵詞:古代小說史研究;反思;重構

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標識碼:A

四十歲以后,筆者讀書一般分為三種讀法:精讀——古今中外已有定論的名著,泛讀——自己喜歡或者自己認為有用的各類著作,瀏覽——當代的多數作品。不用說,新出版的各種學術著作一般都在瀏覽的范圍之中。然而拿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的《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的反思與重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結項之作,項目批準號11YJA751008),卻打破了我以往的讀書習慣,翻閱了一下寧宗一先生的《代序》和目錄,便不由自主地一頁頁讀了起來,而且竟然一口氣讀完了全書。事后掩卷沉思,恐怕主要是被黨月異、侯桂運兩位年輕學者的學術膽量、學術眼光和治學態度與治學方法所打動甚至是折服。

中國是一個史學大國,恐怕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從不間斷的兩千余年的二十五史。就連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都曾經說過:“如果說有些歷史具有確實可靠性,那就是中國人的歷史。正如我們在另一個地方曾經說過的:中國人把天上的歷史同地上的歷史結合起來了?!?① 先進的歷史必然產生先進的史學思想。在中國史學史上,唐武周時期的著名歷史學家劉知幾在其史學名著《史通》中即提出了寫史要具備史才、史學、史識的說法。

作為中國文學史之一的中國小說史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因此,用中國先進的史學思想寫中國小說史,本來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長期以來(遠說自鴉片戰爭失敗以來,近說自“五四”運動以來),由于戰爭的失敗和經濟的落后,喪失了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使許多人喪失了民族自信心,甚至于妄自菲薄,數典忘祖。因此造成了不論對錯,總以外來的尤其是西方舶來的理論為基準的學術現象,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也不例外?!吨袊糯≌f史研究的反思與重構》的史膽與史識首先就表現在敢于大膽地質疑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中以西方理論為指導研究中國古代小說史的研究前提方面,尤其是以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為指導方面。針對這種情況,該書專列第三章——《小說史研究中進化論思想的反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系統的“反思”。該書在本章的第一節就是對《魯迅的小說進化論反思》:“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雖然出版九十年了,但它依然是迄今為止影響最大的小說史。正因為其影響深遠,使得其中的優點和缺點都被無限放大了。魯迅是進化論者,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有明顯的進化論思想,而這進化論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的小說史寫作?!痹诔浞挚隙ǖ幕A上,接下來便對其負面影響進行了反思。該書認為“魯迅進化論對小說史寫作最大的負面影響,是他在論述唐前小說時,對唐前小說的貶低?!?② 二位作者運用了中國小說文體學的觀點,認為“魯迅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他沒有尊重中國小說類型的多樣性,也就是沒有考慮到篇幅短小的《世說新語》等世說體、《搜神記》等搜神體小說是迥異于唐傳奇的小說文體?!辈⑦M一步肯定地說:“用唐傳奇的小說標準來苛求其他的小說類型,是不可能得出公正結論的?!毖诰沓了?,這些反思的確是符合中國小說史研究、符合魯迅中國小說史研究實際的。由此可見兩位年輕學者的史膽、史識、史才、史學。

此后,二位作者又專列第二節《魯迅〈史略〉之后中國小說史著作中的進化論反思》。在這一節中,分別論述了從1927年到2007年出版的十余部頗具代表性的小說史所存在的進化論思想問題??梢姸荒贻p學者的史才、史學與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在這一基礎之上,該書又列第三節——《在小說史寫作中如何運用進化論思想》,首先指出:“小說史寫作中進化論思想的泛濫,使得中國的小說史著作不能客觀地反映中國小說的真實面貌;進化論思想的機械運用,甚至使得很多小說史中出現了自相矛盾或者標準不一的現象?!眱蓚€年輕人而敢于對頗具權威的諸多小說史著作指手畫腳,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最后,作者針對進化論思想給中國小說史寫作帶來的四大誤區,一針見血而又頗具建設性地指出:“以上四個誤區,幾乎成了小說史家撰寫小說史的潛在前提;而以這四個誤區為潛在前提,就使得很多小說史陷入了小說的概念越辨越混亂,確定小說的標準無法統一的困境?!弊詈蟮慕Y論是——“小說史中的進化論思想是可以運用的,但必須在破除以上四大誤區的基礎上運用?!?/p>

針對進化論思想給中國小說史寫作帶來的諸多問題,尤其是小說概念的混亂,該書專設一章,用了全書三分之一的篇幅論述了小說史寫作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小說概念,頗有點兒先秦名家的叫板勁兒。確實,至今為止的幾乎所有小說史,并沒有根據一個明確的小說概念去界定中國古代的小說作品,因而也就不能全面地反映中國古代小說史的全貌。那么,應該怎樣界定中國的小說概念呢?該書竟然“不厭其煩”地設立了三節加以論述:

第一節是《正史〈藝文志〉文言小說概念辨析》。在這一節中,作者共辨析了《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明史·藝文志》《清史稿·藝文志》等七部正史《藝文志》中著錄的小說作品。第二節是《其他文言小說概念辨析》,辨析了《莊子》、桓譚、魚豢、殷蕓、劉知幾、胡應麟、紀昀等人的小說概念。本節對于上述諸人關于小說概念的辨析十分深入細致,堪稱前所未有。第三節是《古代白話小說概念辨析》,主要辨析了唐宋時期和明代白話小說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而最能體現作者的史膽和史識、最見功夫的是第四節——《現當代中國古代小說史著作中的小說內涵辨析》。本節一開頭有這樣一大段議論:

小說史是研究小說的歷史,小說是小說史的唯一研究對象,這是沒有任何疑義的。但令人驚訝的是,自民國九年第一部中國小說史問世之后,至今所有的小說史中,沒有一部能夠清楚確切地界定出“小說”的定義。也就是說,在這九十多年的小說史寫作中,所有的作者都是在不明確研究對象的前提下開始寫作的。這一現象,在所有的學科研究中,恐怕是獨一無二的了。

九十年小說史一筆掃過,足見膽識。在這一基礎上,該書在第五節《小說內涵和外延的確定方法》中確定了他們定義中國小說概念的方法:“我們在確定小說概念時,完全可以舍棄以往那種主觀的理論推演,而采取一種實踐的定義方法。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確定一個被眾多小說史著作普遍認可的小說作品作為標本,從中歸納出小說的定義。然后以這個定義為標桿,來衡量中國古代所有的典籍,符合標準的就是小說,不符合標準的就不是小說,以此來確定小說的外延,也就是中國古代小說史的研究對象?!卑凑者@一觀點,他們從26部頗有代表性的小說史或小說參考資料中找出了一個理想的研究標本——《世說新語》,并以此為標本,突破西方的小說觀念,提煉出中國傳統小說的基本特征,從而確定了中國小說概念的內涵:記言記事性(西方小說概念強調敘事性)、虛構性、散文性、篇幅四個方面;并通過詳盡的分析論述,給小說下了這樣的定義——小說就是通過記言記事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具有虛構特征的散文性的非劇本的文學作品。

有了明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小說概念,明確了小說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該書便開始了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的重構。他們的重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中國小說起源的時間問題,一個是某些小說作品的小說史定位問題。

在《中國小說起源的確切時間》一節中,作者從自己確定的以典型的小說作品為標志這一原則出發,以他們自己確定的中國小說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為準繩,打破了以往以“有意”或“無意”為小說的藩籬,以《尚書》中的《金縢》篇為代表,以他們定義的小說概念標準,通過嚴密的分析論述,最后確定——“中國小說的起源時間,應該是西周時期,其代表作就是《尚書》中西周時期的《金縢》?!边@一結論雖然在一定的時間內還不一定為學界所普遍認可,但分析周詳,邏輯嚴密。

關于某些小說作品的定位問題,是該書重構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的重點和閃光的創新點。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也就是該書的第四章《中國小說史上的初祖現象》和第五章《需要重新進行文學史定位的重要小說作品》。第四章顯然是在反思進化論思想的基礎上的重構——即其所謂“后來者居上是進化論思想的核心,初祖現象顯然是逆進化論的?!薄坝纱丝梢?,某類小說中的第一部作品往往是此類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這一命題的成立,標志著進化論規律在小說史上是基本不成立的?!钡谖逭鹿卜至耸?,分別論述了《尚書》《論語》《左傳》《國語》《晏子春秋》《莊子》《韓非子》《列女傳》《吳越春秋》《琴操》等十部需要重新進行文學史定位的重要小說作品。仔細分析這十節,我的觀點可以分為三種情況,或者說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尚書》《論語》《左傳》《國語》的論述。這一部分假若離開該書的語境,在一般人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前三部是典型的儒家經典,從來沒有人將它們看作小說?!秶Z》雖不在十三經之列,但從漢代開始,實際上就有人將其看作春秋外傳。我在拙著《中國小說發展史概論》和《齊魯典籍與小說濫觴》中對上述四部著作都有論述,實際上已經將其中的有些作品看做小說,甚至腦海中都曾經有過編選一部先秦小說選的沖動。今天看到該書的論述,深有同感。特別是以他們自己界定的小說概念去衡量其中的某些作品,以他們自己從具體作品出發去界定其是否為小說的方法,而不是以全書是否為小說去界定其是否為小說,很有道理。第二部分是對《晏子春秋》《莊子》《韓非子》的論述。筆者曾經發表過《莊子與中國小說》 ① ,論述了《莊子》的小說特征,而且在拙著《中國小說發展史概論》《齊魯典籍與小說濫觴》中也有相關論述。其實,除他們所舉的作品之外,筆者認為《莊子》中最典型的小說應該是《盜跖》與《說劍》??梢哉f,《盜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英雄傳奇小說之祖,《說劍》則是武俠小說之祖。第三部分是對《列女傳》《吳越春秋》《琴操》的論述。他們對《列女傳》的文學史定位是“最早的婦女專題小說集”,《吳越春秋》是“最早的歷史演義小說”,《琴操》是“中國最早的音樂專題小說集”。這樣的明確文學史定位,都是前所未有的。

綜上所述,該書首先值得注意和肯定的是對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的反思,充分體現了年輕一代學者的史膽與史識。當然,這種膽識顯然是建立在史才與史學基礎之上的。中國人歷來崇尚權威,反思經典就意味著挑戰權威。然而從人類發展的歷史看,沒有挑戰就沒有進步。當然,這種挑戰不但需要史膽與史識,更需要史才與史學。前些年,人們經常引用領袖的話:“不破不立”,“破字當頭,立也就在其中了”,等等。然而從歷史的實踐看,打爛一個舊世界容易,要建設一個新世界恐怕就不那么簡單了。該書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即“重構”部分顯然存在不少問題。要以新的理論重構中國古代小說史,絕不是研究一下中國小說史上的初祖現象和重新定位幾部重要小說作品所能實現的。這恐怕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恰如寧宗一先生在為該書所寫的《代序》所說:“我們每一位參入古代小說研究學科建構的學人都要有自己的文化品格,即把古代小說研究作為目的,而超越其他外在功利性的東西?!?

猜你喜歡
反思重構
視頻壓縮感知采樣率自適應的幀間片匹配重構
高職《園林規劃設計》示范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論中止行為及其對中止犯的重構
《刑法》第64條的實然解讀與應然重構
對教育會診的反思與重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