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看中原優秀文化品牌的構建

2017-01-17 16:00閆飛
中州學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中原文化文化品牌音樂藝術

閆飛

摘 要:構建優秀文化品牌,對于展示中原文化獨特魅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作用?!抖U宗少林·音樂大典》的成功體現了現代藝術形式、高端現代技術在優秀文化品牌構建和相關產業鏈發展中的強大作用。在構建中原優秀文化品牌時,需把握優勢找準定位,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在深入挖掘整理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高效整合各方資源,帶動相關產業集聚發展,從而推進中原文化走出河南、走到全國、走向世界。

關鍵詞:中原文化;文化品牌;音樂藝術;文化產業;《禪宗少林·音樂大典》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16)12-0087-03

一、引言

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凝聚了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文化精華,匯集了無數華夏子孫的精神智慧。如何將中原地區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化使用,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競爭中搶占住制高點,真正把文化優勢轉化為新的經濟優勢、產業優勢,不斷壯大提升中原文化軟實力,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是當前亟待探索的重要課題。2016年9月30日,河南省正式出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方案》,明確提出要推動中原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培育一批地域特色明顯、展現中原風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作為地方精神和文化價值的重要載體,既是地域文化響亮的名片,也是民眾共有的精神文化符號。文化品牌的實質,是一個蘊含特定意義的象征符號,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于其承載的不是一般的產品,而是精神產品。當品牌符號達到一定強度時,品牌會向有形的產品領域擴展,將無形的象征價值發展為有形的產品價值。構建優秀的地域文化品牌,不僅可以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而且能夠激發人們對文化本身的認同感,進而將這種認同轉化為消費的欲望,引發并不斷強化人們自覺的消費行為,對于形成文化支柱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積極作用。構建優秀文化品牌也是衡量地方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準,可以有效地發揮文化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為更好發揮文化開放的先導功能和“軟支撐”作用奠定扎實的基礎。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是河南省鄭州市打造的一個重點文化品牌,也是我國挖掘反映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國元素國際制作和傳統故事現代表達的成功范例,曾先后獲得“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中國創意城市文化名片”“河南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等榮譽稱號?!抖U宗少林·音樂大典》是中原武術文化與新的藝術形式有機融合的一個典范,它以少林景區為背景,以聲、光、電等現代技術為手段,把靜態藝術和動態藝術、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完美結合起來,從藝術的角度幫助觀眾領悟禪宗文化和少林武術的精髓,創新了文化品牌創作、生產和傳播模式,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稱贊。它以全新的方式解讀了禪宗文化和少林文化,吸引了國內外海量的游客走進河南,感悟華夏文明、觸碰中原文化。隨著《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的不斷發展完善,它已經由一個文化品牌發展為當地的重要文化產業,為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分析借鑒《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的經驗,對于推進中原優秀文化品牌建設,提升中原地區的文化軟實力具有特別意義。

二、《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的經驗分析

1.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

禪宗不著文字,講究頓悟,直指心性。歷史上有禪詩、禪畫、禪樂,人們可以通過繪畫、音樂更好地領悟、體驗、感受禪的魅力?!抖U宗少林·音樂大典》以少林、禪宗文化內涵為背景,以音樂、舞蹈、武術為載體,運用獨到的創意和現代科技手段闡釋中國傳統文化,把音樂無國界的優勢和實景演出強大的視覺張力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從音樂上說,《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將嵩山峽谷中奏響的禪樂和大自然的水聲、風聲、林濤、蟲鳴結合在一起,營造出“嵩山修禪,頑石開言”的境界,體現出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從視覺上說,《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適應了現代受眾的審美需求,讓生活在世俗社會中的人們置身于山水之間,端坐在佛家蒲團之上,欣賞浣女踏水成歌、少林功夫灑脫勁猛、嵩山琴韻古老不朽,感受溪流輕拍抱石、微風拂動達摩袈裟、佛光籠罩青山古塔,從視覺和聽覺上產生對禪意的頓知頓覺。

2.藝術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巧妙結合

為了給觀眾帶來強烈的震撼效果,《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創新和技術創新,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舞臺燈光系統、最大的舞臺工程、最大的人造月亮、難度最大飛騰最高的真人武打表演和聲勢最大的僧侶現場唱誦五項世界之最,用來營造禪宗潛心靜修和少林禪武合一的氣場和氛圍。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共有5個樂章。在《水樂·禪境》樂章,以水為樂器,通過控制水流速度等方式,讓水盆、水管、搖水器等50多種裝置發出輕松歡快的各種聲響作為音樂主體,結合著色彩明艷的山水畫面和純樸活潑的舞蹈場景,描繪了少林昔日的道場景況和僧俗對話的歡快閑趣,形式一靜一動,內容一僧一俗,營造了坐禪、悟禪的歸一禪境。在《木樂·禪定》樂章,使用了電影藝術中的交叉蒙太奇手法,以禮佛做法的木魚作為音樂主體樂器,通過幾千只木魚合奏、獨奏、快板、慢板等節奏、聲部的變化和舞臺人物場景的切換,描繪了少林武僧的成長歷程。在《風樂·禪武》樂章,把自然界的風聲、習武帶起的風聲和少林武僧最具聲威的棍陣、拳法結合在一起作為音樂主體,配合真人武打飛騰表演,描繪了禪宗由漸修、漸悟到頓悟“禪風”的演變。在《光樂·禪悟》樂章,使用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燈光技術和自動傳送技術,配合56處佛光的不斷變換,表現出飄忽靈動的藝術效果,同時利用大提琴渾厚飽滿、憂郁神秘的音色特色,營造出滄桑悲涼的氛圍,加上小提琴一高一低、起伏婉轉的協奏旋律,演繹出春夏秋冬的四季變遷和悲歡離合的人生際遇,引導人們參透世間輪回,徹悟禪宗淡定、從容的精神追求。在《石樂·禪頌》樂章,使用了采自嵩山36億年前的石頭并參考石磬、石鼓等民族民間樂器,特別發明了15種新型石質樂器作為主體樂器,通過演奏者手掌的摩擦開合呈現別具一格的音色和美妙的旋律,配以清脆悠揚的鐘聲和莊嚴舒緩的僧人頌歌,共同營造出“嵩山修禪、頑石開言”的境界,體現出傳統與現代、古老與嶄新之間的碰撞和交融。

3.經濟與文化的共贏發展

嵩山地區各類文物古跡星羅棋布,具有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廟互補爭艷的文化特色?!抖U宗少林·音樂大典》的推出,豐富了少林旅游的夜生活,留住了游客,讓人們有條件、有理由、有時間多方位地體驗和感悟這些文化特色。

目前,當地以《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實景演出為龍頭,努力探索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逐步推進禪宗文化的規?;彤a業化發展。主打的“照見山居”休閑區,實現了實景觀禪、山居參禪、佛堂聽禪等全方位、多樣化、深層次的禪文化體驗,形成了“游嵩山、看少林、觀大典、住禪居、聽禪樂、吃素齋、結佛緣”的一體化服務。同時,當地通過培育消費熱點,拓展消費領域,加大文化衍生品的研發力度,為游客提供了更多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將禪文化變成聽得到、摸得著、看得見、帶得走、想得起、記得住的有形產品。這種把傳統禪宗文化和多種現代元素整合重鑄,培育出的新型生產和消費方式,將文化資源和其他生產要素緊密地結合起來,實現了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相互滲透、相互轉化,不僅帶動了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更為文化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高水平的創作團隊也是《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為了彰顯藝術創作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打造具有原創性自主知識產權的演藝精品,《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引進了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化名人擔綱主創。其中,多次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大獎的梅帥元擔任編劇和總制片人,“奧斯卡電影原創音樂獎”得主、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華人作曲家譚盾擔任音樂原創和藝術總監,全國知名文化學者易中天擔任禪學顧問,著名舞蹈藝術家黃豆豆擔任舞蹈編導,可謂陣容強大,實力空前,從創作之日就站在了很高的起點上。

三、構建中原優秀文化品牌的策略

1.挖掘整理文化資源,把握優勢找準定位

文化資源是構建文化品牌的前提和基礎。構建中原文化品牌首先應深入分析中原文化的特色、文化內涵,把握品牌培育的優勢和重點領域,找準比較優勢和著力方向,借“勢”發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原地區承載的厚重文化既是一個歷史概念,也是一個空間概念。根據內容和特色,大體可以概括為史前文化、神龍文化、政治文化、圣賢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農耕文化、商業文化、科技文化、醫學文化、漢字文化、詩文文化、宗教文化、戲曲文化、民俗文化、武術文化、姓氏文化等18種文化。這些厚重的文化資源為中原文化品牌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梳理這些文化資源時,應把培育具有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作為目標和追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充分調動社科理論界、文學藝術界和實際工作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沿著中原文化的總體脈絡和發展軌跡,在堅守民族文化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重點圍繞全球華人根親文化圣地、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示范基地和中華文化“走出去”重要基地,分析、歸納、整合出最能體現中原歷史、民俗、文學、宗教等領域精神特質和現實價值的表現元素,為中原優秀文化品牌構建提供有力支撐。

2.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整合資源集聚發展

構建優秀中原文化品牌,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要創新文化品牌的生產方式和表現形式,創新文化品牌的傳播手段,多選擇那些具有人類共同性,全世界人民都能理解并接受的優秀文化內涵,用新穎獨特的視角來闡釋,用東西文化的共同點來表達,激發中原文化品牌新的活力,讓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受眾感受到強烈的中原文化氣息。

構建優秀中原文化品牌,需要堅持創新驅動,實現改革發展。要加快中原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推動文化與科技、旅游、信息、物流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在增強文化品牌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上取得新突破。堅持傳統文化產業與新興文化產業、國有文化產業和民營文化產業、規模擴張與產業升級并舉,實施項目帶動、規?;瘓F化集聚化發展戰略,不斷提升中原文化品牌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原特質的知名文化品牌。

構建優秀中原文化品牌,需要整合資源,集聚發展。堅持重點文化品牌項目化,以項目融通資金、集聚人才、引進技術、做大增量。用好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三種方式,凝聚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四方力量,加強文化品牌在藝術形式、內容以及文化業態等方面的創新,著力提升文化品牌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打造出更成熟有效,更容易被人民群眾和海外友人接受的中原文化品牌,不斷提升中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著力優化發展環境,提升視野加強推介

打造優秀的文化品牌,需要良好的發展環境作為支撐。各級相關部門要深入領會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精神,用足、用好、用活國家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對接,加強與相關單位的協同配合和互動合作,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輿論環境等方面為構建優秀文化品牌提供有利的環境和扶持,為中原優秀文化品牌發展營造良好生態。

構建優秀的文化品牌,需要國際的視野來提升。文化品牌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才能成為真正的優秀文化品牌,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成為博弈中的強者。構建中原優秀文化品牌,應秉持國際化的標準,擁有國際化的視野,遵守國際化的規范,在民族文化品牌與世界文化品牌的交流競爭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著力前瞻性、引領性、互補性文化元素的互通互融,力求謀得更深、站得更高、做得更好。

構建優秀的文化品牌,需要強力的宣傳推介來保障??梢猿浞诌\用互聯網、社交網絡、即時通信工具等新興傳播渠道,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語言和形式,大力宣傳文化品牌蘊含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重點闡釋和宣傳獨特的優勢和鮮明的特色??梢越柚鞣N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和重大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加大中原優秀文化品牌的推介力度,提升中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梢苑e極發展對外文化中介機構,支持相關企業與國際知名中介機構或經紀人開展合作,建立多元盈利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帶動相關企業不斷成長,推動中原文化走出河南、走到全國、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

[2]劉立京.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河北文化品牌建設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1).

[3]張景云,陶曉蕾,張穎璐.民間傳統文化活動品牌的運作模式:湖南花鼓戲文化科技下鄉扶貧大型公益活動案例研究[J].新聞春秋,2016,(2).

[4]羅玉金.淺談群眾文化建設的原則及方式創新[J].民族音樂,2016,(2).

[5]竭寶峰,李雯.長白山文化發展前景探析[J].華章,2013,(25).

[6]馬哲明,肖艷.文化品牌研究文獻綜述[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責任編輯:一 鳴

猜你喜歡
中原文化文化品牌音樂藝術
試論中原文化影響下的現代城市景觀設計
流動的時間,不確定的藝術
“兩漢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會文化發展策略研究
越墓隨葬品文化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