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初步探索與實踐

2017-01-17 17:10劉桂花
亞太教育 2016年36期
關鍵詞:精品資源共享課成效措施

劉桂花

摘 要:以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為例,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措施、建設內容和成效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精品資源共享課;措施;內容;成效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157-02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繼承和發展,主要是將教學資源信息化、網絡化和實用化,推動高等學校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稒C械設計基礎》是高職機械類和近機類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建設是專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課程建設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課程建設思路

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是將機械原理與設計的基本理論與實訓有機結合起來,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將教學環節相對集中。重構課程內容,依據崗位技能需求,基于工作過程,劃分學習單元,把課程內容模塊化,設定具體教學任務形成學習情景。同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融理論知識學習于實踐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完成工作任務并進行總結歸納,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

二、具體做法和措施

1、制定課程標準

以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為依據,遵循“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培養技能”為重點,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的配合,突出課程的應用性和實用性的設計。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本,把創新素質的培養貫穿于教學中,并注意吸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強調現場教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與就業平穩接軌的能力。

2、課程整體教學設計及教學計劃安排

從課程內容結構入手,按照模塊化,任務式模式進行教學設計,以常見的機械設備為載體,以生產中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將最新的企業研究目標、創新和需求融入實踐教學當中,將生產過程和教學過程進行轉換,設置具體的學習情境和任務。通過任務,對載體所包含和容納的知識點進行剖析,對任務當中給出的問題作出解答。

3、課程實施方案制定

依據整體教學設計和教學計劃安排制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

4、課程實施

(1)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關鍵在于理論與實習穿插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主導,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

(2)教學中靈活運用目標教學法、研討法、演示法、引導提示法、總結歸納法、講授法等教學方法。

(3)分小組進行教學。

選擇學生輪流擔任小組長,各組配合老師互動教學、討論、歸納,各自組員、各小組之間相互監督、相互評價,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一體化教學的要求。

(4)綜合采用板書、多媒體課件、實驗實訓臺操作、實物元件裝拆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

5、課程實施的保障措施的建設

(1)“教、學、做”一體化專業教室的建設

聘請專家論證,建設“教、學、做”一體化教室。

(2)教學團隊建設

建設教學團隊,選定課程負責人,明確課程改革與實施的職責。鼓勵教師參加專業技術培訓,使教師有較強的理論知識、系統的專業知識,同時具有工程技術能力,能根據不同傳動和控制功能的要求進行現場組裝演示,示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規范的機械系統操作技能,現場處理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建設期間,使教師專業技術培訓的參培率達到100%。

(3)配套數字化資源建設及共享

與企業合作,制作和更新配套數字化資源,將教案、課件、媒體資源等按照新的教學模式進行配套建設,并建立課程建設網站,使所有的數字化資源實現網絡共享。

三、課程建設的內容

(一)重構了課程體系

按照“教、學、做”互相融合的教學模式重構《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體系,將課程分為五個項目,20個教學模塊,改革了傳統的教學方法。

(1)課程內容優化。引入企業新技術、新工藝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將職業標準要求納入教學,加強實際操作與應用考核。

(2)課程結構優化。將學生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需要作為重要基礎,科學設計知識體系,根據崗位遷移需要加強專業通用能力課程學習,強化基本技能,改革試驗教學內容,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了工藝性、設計性、綜合性實訓,以實現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按職業成長規律優化。課程的序化遵從認知規律,按能力遞進式設計。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分層遞進。在認知水平上,易于理解與接受,在實際操作上,切實可行。

(二)課程標準及考核方案的制定

(1)在專業共建委員會的領導下和組織下,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共同研討,共同了制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標準。

(2)考核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來綜合進行。學生方面,課程學習最后評定成績由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組成。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平時的表現、操作熟練度、出勤率、作業完成情況、實訓報告的科學性、完整性,均納入考核范圍,計入平時成績。教師方面,及時接納學生反饋,并進行分析論證,同時,通過階段性教學檢查、教學測試進行教學課堂評價等措施,進行總結、反思教學的實施情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內容和方法不斷的進行檢驗和修正。

(三)“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的建設

建成了機械設計基礎理實一體化教室2間,按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設置教學場景,教室配置機械傳動機構仿真展示臺。建成創新設計實訓室1間,配置搭接實驗教學系統,在教學中完成真實傳動機構的搭建,完成傳動系統的設計與調試等。同時利用軟件完成零件的設計。在教室除了實訓設備和工具外,配備黑板和投影及音響設備,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便于結構原理的展示和系統運行的演示。

(四)“教、學、做”教學方式的組織實施

進行分組教學,選擇學生輪流擔任小組長,各組配合老師互動教學、討論、歸納,各組員、各小組之間相互監督、相互評價,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己擞蛇^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兩部分組成。過程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過程參與度、出勤、紀律、協作意識、動手能力、安全意識等。結果考核注重最終結果對任務完成的情況,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情況等。

(五)教學團隊建設

建設了一支由9位專任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教師全部為雙師型教師,其中博士1人,占11%;碩士6人,占66%;本科2人,占23%。50歲以上3人,占33%;30~40歲6人,占67%。為了保證學生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成效,該課程師生比為1:19,滿足了教與學的需要,每年的教學效果評比優良率在90%以上。

(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站建設

建成了課程建設網站,各教學模塊的教學視頻、ppt、教案、習題、動畫、圖片等資源,已更新至1256個,課程的數字化資源總量達到了30GB。所有的數字化資源實現了網絡共享,除了滿足課堂教學以外,同時滿足了學生課外拓展學習的需要。

四、課程建設的成效

(1)理實一體化教室的建成使教學的硬件水平得以大幅提升,為今后課程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基礎。

(2)教學團隊的建設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我校的教學質量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從學校教務系統反饋的各學期的學生評教結果來看,任課教師的平均得分達到了90分以上,學生對該課程教學的滿意度均為滿意和非常滿意。

(3)經過不斷地研究、探索、改革、實施和完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于實踐教學與工程實際案例結合,選題的真實性極大的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由被動變主動、由消極變積極,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工程實踐綜合能力、科學素養、工程素質得到很大的提高,受到了用人企業的好評。

(4)該課程建設的經驗為學校相關課程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借鑒作用。

后期將在教學模式、內容優化和資源更新方面做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實踐。

(作者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德成.高校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11):28-29.

[2]萬志堅.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9,11(3):23-26.

猜你喜歡
精品資源共享課成效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發電廠水處理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現狀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