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語網絡用語在大學生中的發展分析

2017-01-17 20:17許夢瀠劉曉雨王媛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外語價值觀大學生

許夢瀠++劉曉雨++王媛

摘要:科技進步使得網絡進入千家萬戶,隨之而來的便是二十一世紀互聯網時代?;ヂ摼W帶動的網絡用語的發展,早已不僅僅是中文詞匯、短語的運用了,更有著近30%的外語詞匯、短語,同時這個數字也在近年呈不斷增加趨勢。本文將關注點落在外來語網絡用語發展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上,進一步研究外來語在該領域所帶來的變化、原因及影響。

關鍵詞:外語;網絡用語;大學生;價值觀

一、引言

科技進步使得網絡進入千家萬戶,隨之而來的便是二十一世紀的互聯網時代。在前期調查工作中我們發現,互聯網帶動的網絡用語的發展,早已不僅僅是中文詞匯、短語的運用了,更有著近30%的外語詞匯、短語,同時這個數字也在近年呈不斷增加趨勢。外語進入教育體系中,得到極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也為其網絡語的興起奠定基礎。外來網絡語的發展中,我們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它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尤其是價值觀,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作為流行網絡用語,它與中文流行網絡用語有著共同的特點。但有由于其發展起源的時間、空間特殊性,在中國的發展局勢還是相當復雜的。本篇報告我們將關注點落在外來語網絡用語發展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上,進一步研究外來語在該領域所帶來的變化、原因及影響。

二、外語網絡用語在大學生中的發展分析

(一)大學生中外語網絡用語發展現狀

作為網絡流行用語,外來網絡流行用語有著相同的特點:范圍廣、速度快、受眾多。流行用語看似是中國網友基于互聯網發展,而興起的語言文字游戲。但將他放到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時可以發現,它是研究大學生群體精神文化生活、社會行為和流行文化的風向標。但外語網絡用語因語言載體與中文網絡用語載體有相當大的不同。前期調研結果顯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外語的有效時間越多,使用外語網絡用語的可能性便會上升。

按外語網絡流行用語的語言載體進行分類的:中文73%,來源語言即外語13%,顏文字等符號11%,其他3%。日常學習生活中外語網絡流行用語的使用頻率:每年使用頻率低于3次的2%,每年使用頻率5-10次的6%,每月使用頻率1-3次的11%,每周使用頻率在1-3次的46%,每周使用頻率在4-7次的23%,每周使用頻率7-12次12%。

以普及率較高的“卡哇伊”一詞為例,分析外語網絡用語的在當代大學校園中的流行情況?!翱ㄍ垡痢痹谥形闹邢鄬脑~匯是“可愛”,該詞語來源于日文“可愛い ”。網友將日文讀音以漢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變形成了新的詞匯。這種行為的初衷是在互聯網環境下使用,體現個人主體的性格特點。但不知不覺中,原本屬于網絡的詞匯也用到了日常生活中。隨著該詞在大學生中不斷普及、廣泛認同,它便在日常用語的肥沃土壤中破土而出、發了芽,成為當代大學生的網絡流行語。

(二)大學生中外來網絡用語發展原因

不難發現,在身邊還有很多諸如“卡哇伊”此類的例子。究其原因,不能簡單的歸因為語言發展的必然趨勢或語言發展的特點。1949年新中國成立,國家明確提出教育的重要性。1978年改革開放后,又對外語人才提出不同以往的要求和任務。中國融入世界村的趨勢,帶動了外語學習的熱潮。

我們在本校范圍內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日常使用較為頻繁且受到關注度較高的三門外語為:英、日、韓。英文網絡用語占第一位是不難理解的。英語是繼語文、數學后的重要基礎學科,十多年的學習歷程中,和英文打交道是中國大學生的共同特點。正是因此,使得英語網絡流行語的使用和普及變得高效可行。

調研中,按獲取外語網絡用語的傳播媒介進行分類,結果顯示:微博主頁、微信公眾號的39%,電影、電視劇的25%,流行歌曲13%,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的9%,外語書籍4%,其他10%。不難看出,互聯網主導下的以微博、微信、電影、電視劇、歌曲等為媒介,獲取外語網絡流行語的大學生占77%的絕大多數比例。

從互聯網世界統計網站(Internet World Stats)公布的數據發現,2014 年全世界網民總數達30.79億,其中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網民數高達 6.42 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47.4%。截止至2016年4月,該數字上升到49.5%。信息時代產物互聯網,當之無愧的成為外語網絡流行用語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網絡媒介下占有1/4比重的電影、電視劇傳播引起了我們的思考,于是進一步進行高校調研。整合調查結果后可以看出,近五年來固定樣本在觀看電影總數上的變化呈上升趨勢??倲禐?-10部的由42.5%減少為22%,總數為11-20部的人數由52.5%增加為60%,總數為21-30及30部以上的由5%增加到9%。

西方電影、電視劇等娛樂產品的進入為外語網絡流行用語的傳播,建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調查結果還顯示,相對于書籍等平面傳媒而言,立體的娛樂產品更能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從興趣入手推動網絡語用發展。

(三)大學生中外來網絡用語發展帶來的影響

在當代大學生中,外來網絡用語為大家開辟了網絡世界的新天地。除了“干巴爹”(がんばれ)“音吹絲婷”(interesting)等生動有趣、積極向上的流行語,還存在著不雅甚至不文明的表達,如“狗帶”(go die)或者wtf等,就會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在本篇的最后,我們想要著重強調大學生使用網絡語言時的失范和規范問題。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提出“示范”即“缺少規范”這一概念,美國社會學家默頓把“失范”定義為“規范的缺席”。本篇報告中的失范并不單單指某個大學生個體,而是普遍存在的校園現象。外語網絡用語因其脫離傳統語言體系,在使用和傳播過程中更需加以去粗取精,需要同學們具有霧里看花的慧眼。

積極向上的外語網絡用語,不僅會保留下來,同時有助于豐富現代漢語。但不良的網絡語言的泛濫,需要我們的警醒和反思,更需要我們在其對大學生群體的價值觀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前就淘汰掉。外語網絡用語的失態大多可以歸為以下三大原因:網絡交際的自由性、便捷性、虛擬性為將錯就錯的行為打了保護傘;大學生群體的年輕叛逆、標新立異的個性易滋生不文明、不健康的網絡用語;外語理解起來較中文而言需要跟多的教育深度,很多外語詞語的誤用成為網絡用語“失態”的隱身衣。

三、結束語

從此看來,建設文明網絡環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網絡用語的去偽存真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引導和規范當代大學生使用外語網絡流行用語,要以包容的心態、正確的理念、科學的外語知識辯證的看待這一特殊的網絡產物。具有生命力的外語網絡用語需具備兩大特點: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下,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外語網絡語言還需清楚明白的反映使用者的想法和目的,過于生僻和晦澀的詞語是無法長期發展并留存下來的。

參考文獻:

[1]敖永春,網絡語言傳播的失范與規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

[2]劉艷,網絡語言研究綜述,晉中學院學報,2015.10

[3]朱曉施,網絡語言中的英語因素與大學英語教學,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4.6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網絡流行用語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201511122013)”部分成果。

猜你喜歡
外語價值觀大學生
我的價值觀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大山教你學外語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大山教你學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