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OC背景下翻轉課堂在高校范式改革理論研究

2017-01-17 20:25支玥洋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模型理論教學模式

支玥洋

摘要:隨著MOOC 的迅速發展和“翻轉課堂”的廣泛使用,對傳統教學方式帶來了沖擊。本文對比研究了MOOC、“翻轉課堂”模式,包括其概念、特征、理論基礎。其學術價值主要有豐富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及理解“翻轉課堂”的真正內涵。

一、關于MOOC的研究現狀

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以下簡稱 MOOC),產生于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以下簡稱OER)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與OER類似,MOOC也是一種面向社會公眾的免費教育形式。

(1)MOOC的分類及特點

現在被人們認可的MOOC分類是基于關聯主義的cMOOC和基于行為主義的xMOOC。袁莉、斯蒂芬·鮑威爾、馬紅亮(2014)認為,cMOOC是建立在聯通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強調在非正式情境下的一種學習。而xCOOC是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支撐,教學模式是高校內部教學模式的一種遷移或者延伸。他們兩者的主要爭議在與強調學習過程還是學習內容。相對應地不同的學習理念,衍生出不同的MOOC機構。

(2)關于MOOC的教育教學方法的探討

J.Cabiria(2012)認為,關注技術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學習方法、學習經驗以及學習理論和原則;Kop(2011)認為,自我學習能力和文化水平能夠為成功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保障,使用不同學習工具時還需要自信,合作、創造力、心態等;Kop,Foumier和Make(2011)認為,在學習者和課程調控者之間可以積極創造學習資源用以支持學習方面的教育方法是可以互相遷移的。

二、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現狀

“翻轉課堂”一詞來源于英語“Flipped Class Model”,國外“翻轉課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將“翻轉課堂”運用于教學實踐。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和實踐剛剛起步,仍處于引進、介紹的階段。

(1)關于“翻轉課堂”模式的研究

Gersten(2011)構建了環式的“翻轉課堂”模型,包括體驗參與、概念探索、意義建構和展示應用四個階段。各個階段設計有相應的學習活動;金陵(2012)認為,“翻轉課堂”是把老師白天上課,學生晚上做作業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形成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在課堂外完成知識學習的課堂教學結構;鐘曉流、宋述強(2013)認為,“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2)關于“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

曾貞(2012)指出“反轉”教學有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觀看視頻前的學習,討論并提出問題。其次是觀看視頻時的學習,根據問題尋找答案。最后是應用并解決問題的學習,深入問題進行探究;張金幕(2012)根據“翻轉課堂”的內涵構建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型,包括課前學習和課堂學習兩部分。在這兩個過程之中,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是“翻轉課堂”學習環境創設的兩個有力杠桿。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MOOC背景下“翻轉課堂”的研究概述

通過以上文獻回顧,可以看出在北美“翻轉課堂”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接受并逐漸發展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浪潮,在我國“翻轉課堂”也受到了廣泛關注。我國對“翻轉課堂”的主要研究表現在兩部分,一是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我國學者進行了多視角的探討,并形成了較成熟的觀點;二是多樣的“翻轉課堂”模型設計思路。對于“翻轉課堂”模型設計,國內學者借助多種教學理念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進行了設計,形成不同的“翻轉課堂”模型。

(2)MOOC背景下“翻轉課堂”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翻轉課堂”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兩部分。一是研究主題比較粗糙。較多的是關于“翻轉課堂”的表象描述、現狀分析,模式的深入分析研究較少;二是實踐指導價值不高。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主要是對“翻轉課堂”理論的研究,也有具體的實踐步驟和環節研究,但是針對性不強,對實際應用的指導價值不強。

(3)MOOC背景下高校實行“翻轉課堂”范式改革的建議

通過上文對 MOOC和“翻轉課堂”的分析,我們認為如果將MOOC和“翻轉課堂”結合起來,高校的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在MOOC平臺上學習最優秀的授課視頻,在課堂上和老師、同學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和交流,這將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另外針對 MOOC平臺課程完成率較低的現狀,老師通過課堂交流和討論刺激學生學習主動性,把 MOOC課程結業證書作為考核成績的依據。結合“翻轉課堂”等模式,打造“教學共同體”,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根本創新。

參考文獻:

[1] 金陵,2013a:《大數據與信息化教學變革》,《中國電化教育》第10期。

[2]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2013:《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開放教育研究》第1期。

[3] 曾貞,2012:《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教學實踐與研究》第7期。

[4] Grabinger,R.S & J.C.Dunlap,1995:Rich environments for active learning:a definition,the second issue of Association for Learning Technology Journal.

猜你喜歡
模型理論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自制空間站模型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論的高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理論”與“實踐”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模型小覽(二)
盛滿理論
圓周運動與解題模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