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及對策

2017-01-17 22:11謝瑜
東方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攻擊性行為幼兒

謝瑜

摘要: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產生與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矯治幼兒攻擊性行為方面,學校負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因為學校教育介于家庭和社會之間,是孩子成長和糾正家庭教育失誤的關鍵場所。教師積極的幫助和干預是改善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有效途徑。本文首先分析出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成因,從而提出矯治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對策,最后得出結論。

關鍵詞:幼兒;攻擊性行為;行為矯正

一、前言

隨著社會變遷的加劇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當,越來越多的幼兒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危機。根據可靠數據統計,在心里門診就診中的幼兒中,大多數為學齡幼兒,也就是已經上幼兒園的幼兒。然而,大多數學齡幼兒在上幼兒園之前就有心理方面的問題。由于表現輕微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等到上學后越來越多地表現為適應環境困難、學習困難、和老師同學交往困難最終影響了到學習成績才引起重視。這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心理發展,能完全康復的可能性實屬少見。因此,學校應及早關注幼兒攻擊性行為,系統地分析幼兒攻擊性行為可能產生的原因,并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教育和干預,才能促使這些幼兒的心理沿著正常的軌跡發展。

二、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成因分析

(一)先天或遺傳的因素

很多專家學者都指出,對于幼兒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出現,或是出自于先天,但絕大多數幼兒都是受遺傳因素所影響的。伴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很多幼兒會發現他們與周圍其余的小伙伴會存在一些差異性。大多數幼兒都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他們大多數會有自卑的表現,容易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而不太擅長于人際關系之間的交際。當然,也比較缺乏自信心。

(二)社會環境的不良影響

社會環境對幼兒行為的影響是很大的。不良的社會風氣、腐朽落后的思想如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幸福觀對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幼兒將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而行為不良的同伴對幼兒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據調查,很多幼兒都是在同學和街坊孩子的教唆、慫恿下染上抽煙、喝酒、賭博、打架等惡習的。

(三)家庭教育的不當

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氣氛、家庭類型、父母受教育的水平、父母對幼兒教育所投入的精力、父母的期望等都有關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失誤和缺失,都會對幼兒人格和心理產生嚴重的影響。有的父母對子女一味溺愛、嬌慣;有的則對孩子專制、粗暴;有的對孩子歧視甚至虐待;有的則忽視、放縱。數據顯示,家長在教育幼兒的方式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家長采取的教育方法不正確,或者說是不符合幼兒的成長故意率,絕大多數幼兒都會在心理方面出現問題,從而有可能產生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因此,對于家庭教育而言,家長首先必須要提升自身的修養,包括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等等。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一定要傾向于跟幼兒講道理,耐心的進行勸解,不要一味簡單粗暴的進行批評。另一方面,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到家庭關系的彼此和睦,尤其是大人之間,盡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這樣會對幼兒的健康心理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當然,家長對于孩子的管理也不能太過放松,不要一味的對孩子進行溺愛,要讓孩子明白現實生活的殘酷性,讓他們及早的接觸到現實社會,從而獲得健康的成長。因此還是應倡導父母親自撫養子女。

三、矯治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對策

(一)接納幼兒是實施教育的前提

對于幼兒的攻擊性行為矯正來說,作為幼兒園以及家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幼兒進行接納,并像對待普通幼兒那樣對待幼兒,不要一味的去輕視或者也對幼兒進行額外的偏袒。當然,幼兒可能由于自身的心理偏向于封閉,性格更加偏向于內向,因此不愛同周圍的人進行交談。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多對這樣的幼兒進行愛的關懷,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收到的尊重,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幼兒教師一定要對問題進行科學的教育,樹立幼兒的正確的學習理念,讓幼兒逐漸樹立起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保證幼兒的正確走向。在對幼兒進行常規化的教育過程當中,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表現,對其表現突出的方面要給予及時的夸獎、鼓勵,這樣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二)做好家長工作是緩解和預防幼兒行為問題的關鍵

幼兒攻擊性行為問題的出現,很有可能是他生活環境中的一系列影響因素中的某一個因素出現了問題,而家庭正是一個幼兒成長的社會生態系統,在家庭里,各個子系統內的各因素之間都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影響著幼兒的發展。因此,家長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和諧的家庭生態環境系統,盡可能保持該系統的平衡與和諧的發展,減少不利于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各種誘因,為幼兒的成長構筑良好的安全的心理空間。

(三)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重視家庭、幼兒園、社會的協同一致

家庭是幼兒社會化的起點,幼兒通過家庭走向幼兒園,再走進社會:對于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協作,人們已開始重視,但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聯合,而把它們作為一個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幼兒園和家庭的聯系相對比與社區的聯系要多,如家長會、家長委員會、親子活動、與教師交流孩子的情況等等。如果恰恰相反的方面,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無法建立起有效且直接的聯系,那么對幼兒來說,他們也就將無法獲得外界的支持,加之自身的性格孤僻,不愛與人打交道的缺點,會使幼兒的成長道路上布滿荊棘。當然,這對于幼兒的長久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對幼兒縱向發展和現實行為表現的分析表明,早年生活經驗尤其是家庭生活環境,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誘因家長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干預,家長工作是緩解和預防幼兒產生攻擊性行為問題的關鍵。適當的幫助和干預是改善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有效途徑。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積極的同伴關系及有效的教師指導等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幫助行為幼兒“回歸主流”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孫雁.淺析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與矯正措施[J].才智,2011年07期

[2]王寶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J].才智,2011年19期

[3]王江華.淺談幼兒攻擊性行為[J].臨滄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張麗芳.兒童攻擊性行為案例分析[J].遼寧教育,2005年12期

[5]孫華.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及教育建議[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猜你喜歡
攻擊性行為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初中生攻擊性行為的干預與反思
中班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成因及解決對策
試析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一例攻擊性行為學生的個案研究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干預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