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學生文化失語現象調查與研究

2017-01-17 12:47李霽湯鑫月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高職

李霽++湯鑫月

摘要:本研究以高職院校文化失語現象為研究對象,進行系統調查分析,通過文化失語的內涵分析、調查訪談、訪談問卷以及問卷測試的形式調查并分析高職學生文化失語,歸納了主要的失語形成原因,并給予了相對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文化失語;文化輸出

引言

英語教育在我國的各級教育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多元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語語言文化教育的沖擊,在教師傳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還在文化方面給予學生極大的英語語言熏陶,其目的是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意識和能力。但是這種教育行為往往以犧牲其它文化教學為代價,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際中,中國本族文化被犧牲的程度最大。英語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中大都不能夠有效的利用英語進行本族文化的輸出。這種現象稱為“中國文化失語癥”。它不僅是文化生態教學的損害,也嚴重影響全方位的素質教育質量,同時對民族的發展也存在極大的隱患。

一、高職學生漢文化失語狀況調查

本研究以高職院校文化失語現象為研究對象,進行系統調查分析,通過文化失語的內涵分析、調查訪談、訪談問卷以及問卷測試的形式調查分析中國高職文化失語。訪談問卷分為四大模塊即為自身漢文化素質、對漢語的使用水平、自身學習英語狀況及學習英語的氛圍和英語轉換漢語與漢語轉換英語的能力,根據每一個模塊的特征來設定相關題目,試題分為正誤判斷和選擇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考察受試者的文化失語狀況。為了進一步的了解測試者們的文化失語狀況,我們另外設計了一份問卷測試題,依舊按照四個模塊進行,自身漢文化素質(30%)、對漢語的使用水平(30%)、自身學習英語狀況及學習英語的氛圍(15%)和英語轉換漢語與漢語轉換英語的能力(25%)。我們一共抽取了不同層次的人其中包括:校領導(3%)、院系領導(5%)、院系輔導員(7%)、英語專業學生(30%)、非英語專業學生(40%)、英語教師(7%)以及非英語專業教師(8%)。根據測試者的答案我們數據統計將劃分為A、B、C、D、E、F、G等級,等級A答題正確率為90%以上,B答題正確率為為80%,C為正確率為70%,D為60%,E為50%,F為40%,G為30%。下表為文化失語測試題數據統計表(該表體現每一個層次測試者的平均水平):

根據調查研究及數據統計分析顯示,一方面漢文化的修養處于較高水平,但是英語學習能力與英語轉換能力有待加強;其次,針對于我們專業英語學習者們來說,英語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但是漢文化的儲備量明顯不夠;再者,針對非英語專業的同學來說,他們的專業課程學習和漢文化與英語知識的學習都沒有相關聯系與安排,因此不論是漢文化水平還是英語學習水平,他們都處于一個較低的位置。因此文化失語整體的狀況處于一種低落的狀態,校園文化失語現象較為嚴重。

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聯系,文化是語言的底座,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語言擔負著文化的傳承與交流。隨著社會語言學、語用學與跨文化交際等學科的興起與發展,外語教學應該既包括語言教學,也包括文化教學,在這學界已得到普遍認可。然而,學生對外國文化日益熟悉,對自己本土文化了解及表達卻很匱乏。

二、高職學生漢文化失語原因分析

(一)政策引導力度和教材的選擇全面性較低

2007年,教育部在其制訂并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中指出,“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但并沒有對“英語語言知識”提出明確的內容要求。該文件還將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劃分成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除在“更高要求”中,對翻譯能力提出要有能力翻譯關于中國國情或文化的要求外,在其余層次和能力要求中并未在大學生用英語表達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提出其它任何相關要求。此《教學要求》旨在作為各高等學校組織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各大高校制定教學大綱必須參考的綱領性文件。

我國英語教學課堂語言輸入主要依賴于教材,英語學習和英語教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很多大學英語教材都采用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英語,課文多半摘選自國外各報紙雜志,且其內容多是介紹西方國文化習俗,人文歷史的。如此一來,字里行間無不充斥著特色鮮明的英美文化氣息。當然,這些對于學生學習運用純正外語,了解西方文化的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相比之下中華文化的輸入就明顯匱乏了。特別是表達中華文化的英語詞匯和文章舉例來說,普遍使用的教材都往往對。由此可見,這使我們大學生不能學到用英語表達中國觀念,講述中華文化內容并輸出中華文化精華。

(二)教學設置缺乏先進性與創新性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者一直被要求在各種國際關系交往中遵從西方交際禮儀和語言用法,否則就會被認為是違背了跨文化交往的禮儀標準和規則。其實,在文化借鑒和吸收中有一項和中很重要的原則,就是適度原則。簡單來說就是堅持在文化移情時既不墨守本土文化的陳規,又不全盤否定和推翻。文化的借鑒吸收的不夠或過度都會對跨文化交際造成障礙。所以總而言之,正是因為從教師到學生都過于強調英美文化習俗的輸入,對自己的母語文化輸出不夠,文化吸收過度,所以才造成“中國文化失語”的現象。

(三)社會觀念誤導

改革開放以后。接受西方文化成為中國社會的時尚。情人節送玫瑰,圣誕節比春節熱鬧,西方文化逐漸滲透到國人腦中。從上幼兒園的孩子到大學的天之驕子,國人都把學英語當成頭等大事。在家長和學生眼中,漢語可以學不好,英語卻不能丟下。在有些場合就連“中國”二字都懶得說了,都只用“China”來代替。許多國際運動會上,中國運動員的運動服上除了“China”和國旗以外,中國這兩個最具“母語”代表的漢字卻無從看到。

(四)對母語正遷移作用的忽視

奧蘇泊爾的認知結構理論認為,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一定有遷移。如果先行學習對后續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就是正遷移,反之就是負遷移。雖然突出漢英差異,可以更鮮明的讓學習者了解目的語的語言和文化,但同時也剝奪了他們連接先行學習和后續學習的某種機會。簡而言之,“本土文化失語”是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本土文化失語。

三、高職學生漢文化失語狀況的對策

從文化失語內涵解釋、問卷訪談以及問卷調查中,文化失語的嚴重性以及文化失語的現象普遍存在。針對高職高專的學生,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改善。

(一)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

首先對于學生來說,英語教師是英語學習指導和掌舵的第一人。其次,英語教師文化素質的高低和跨文化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我們在學習中跨文化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在與學院英語教師的交流和探討時不難發現,大多數英語教師在大學進修專業時就很少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更不用說用所學的英語去表達具有中國傳統特色文化的一系列內容。另外加上英語教師工作繁忙,任務重,所以對于這些老師而言進修以及在深造的機會都很渺茫。即使在我們的意識形態中已經認識到中國文化在教育教學中傳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英語教師們自身文化知識的薄弱,以及對相關中國傳統文化用英文表達的欠缺,迫使教師在進行中國文化教學時,經常也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師層面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是導致學生“中國文化失語”的重要原因。提升教師素質是最迫切的一項任務。

(二)英語教學教學中應融入多元文化教學

隨著經濟全球化,英語教學的重要越來越突顯,在很多的高校也越來越重視英語教學的課程安排,很多院校也都開設了《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際》等課程,但是這些課程總體上以講授目的語文化為主,忽視了本族語文化的傳授,直接后果就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討論西方文化時暢談自如,但是在遇到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話題時,往往都表現的很措手不及,從此就可以看得出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本身的了解甚微,還有就是沒有相關的對次文化的英文表達知識儲備的能力。在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一項跟蹤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在與客戶私下交流時,經常感到疲憊不堪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介紹和表達客戶感興趣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這樣造成了“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出現。從目前的調查中不難發現“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種現象不僅不能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播給世界,而且影響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因此,多元文化的教學應成為除了語言技能教學以外的主體內容

(三)豐富學習教材的內容。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是學生學習相關文化知識的橋梁,教材中應該包含中國傳統文化,因為這對學習中國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強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選擇課程之前,要對各院校的英語專業采用的教材內容進行了解,最主要了解東西方文化內容的占比,要仔細分析各個專業英語教師給出的反饋情況,認真核對教材中所涉及的中國文化內容和外國文化內容的比例,選取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比例相差較小的教材。

(四)提高學生文化知識基礎。

我們所學的教材內容和教師自身素質是導致我們英語專業學生“中國文化失語”的一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學生本身。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在進去大學填報志愿時,很多高職院校的英語專業都是為了保證招生數量,對于我們的高考英語成績可以說是忽略不計的,所以說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是參差不齊的,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進入大學以后,自主學習能力降低,學習主動性不強。在調查訪談中,很多英語教師也表示,課堂內外的母語文化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有自我學習的意識。即使老師非常重視中國文化教學,但是如果調動不起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美好的愿望也是徒勞的。因此,激發學生對母語文化學習的積極性是改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一個重要措施。

(五)拓展第二課堂內容

課堂上老師傳授的知識是非常有限和僵硬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思維的創新。這時候就要要求老師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的優勢,將同學們帶領到另一個學習境界中去了。但是,如果能利用方法激發學生對這方面的興趣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欣賞舞臺劇,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方式展開一系列的活動讓同學們主動去學習與中國文化相關的一些英語的表達。雖然這些活動都非常的有代表性和可實施性,但是要遵循一下兩個點的話就可能進展的很順利,第一,活動主題一定要與生活貼切,因為假如與日常生活差太遠的話,會造成虛無縹緲的感覺;第二,活動的操作性要強,有了可操作性才會在過程中體會到,在結果中銘記。

結語

雖然目前高職英語專業學生文化失語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但是只要教育部門和學校充分重視中國文化教學,做好政策上的引導,教師努力研究中國文化的教學方法,編寫合適的英文版中國文化教材,學生擺正學習態度,積極參加各類有關中國文化的活動,各方面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改變文化失語的現狀,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從從,2000,“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光明日報)2000年10月19日。

[2]鄧文英、敖凡,2005,英語專業學生的中國文化失語癥分析,《兵團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

項目研究成果:(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高職
2019年—2020年部分??疲ǜ呗殻┰盒T跁x招生錄取情況統計表
2021年廣州市中職學校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情況匯總表
2021年廣州市中職學校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分段情況匯總表
善待“工匠之師”是遠見之舉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貴州高職院校招考錄取將與高考相對分開
對學生專業社團在高職院校如何定位的幾點思考
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與控制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