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思考

2017-01-17 13:17次仁拉姆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高年級閱讀小學

次仁拉姆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

閱讀是打開語文大門的金鑰匙,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閱讀伴隨著人的終身。特別是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更離不開閱讀,閱讀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如購買商品時了解商品的性能需要閱讀,讀書看報、收發短信、上網聊天也需要閱讀??梢婇喿x如此重要。

做什么事情都要講求速度,講求效率,閱讀也不例外。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要強化速讀訓練。特別是在答卷時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把一定數量的題答完答對,快速閱讀就顯得更重要了?!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高年級學生每分鐘能默讀不少于300個字。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在平時就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的習慣。速讀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力高度集中,接受、反饋信息的速度快,思維敏捷。在教學中可以從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一是培養直接領悟語言的能力,訓練其跳讀、猜讀、瀏覽的技巧。二是要培養學生通過速讀準確快速地提取文章要點的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要指導訓練學生快速搜尋文眼、重點句段。這是速讀訓練之關鍵。讀,可以培育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感悟文章的核心,提高寫作能力。

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是高年級教學的靈魂。閱讀教學的核心應該是“讀”“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要重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變成了無源之水。

一、讀——閱讀教學的核心

葉圣陶先生曾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毙W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以讀為本”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共識。在閱讀教學中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受到熏陶,讀到了位,學生語感的培養才可能到位,語文綜合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教師要訓練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而只有多讀,學生的想象才可能豐富,思維能力才能迅速提高。小學階段的學生“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利用學生記憶的黃金時代使之多讀熟記佳詞妙語,精美詩文,就能夠更深入地體悟遣詞用語之妙,學習布局謀篇之法,而學生在讀書實踐活動中所感知領悟的寫作技法,往往是教師在作文課上難以指導出來的,指導學生誦讀,特別是用心靈去讀,去傾聽,去傾訴的閱讀教學方法,真正使感悟——在誦讀中突現。

二、讀——讀者與作者的心靈對話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心靈對話,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對話。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而且是讀者生命活動的組成部分。而閱讀教學則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學生作為讀者,是富有巨大認識潛力和主觀能動性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但教師的指導只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外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學習的內因是不斷產生的學習需要與自己原有的語文素養水平之間的矛盾。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是閱讀教學有效,教師必須隨時洞察學生內因的動態生成,并努力創造條件促使內因向提高語文素養的方向轉化。最重要的是貫徹多讀、少講的閱讀教學思路。讓讀者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

三、讀——是理解、感悟的過程

古訓說,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用心最為要緊。一方面是對文字作品的用心思考、用心體會;一方面又是對自己的誦讀用心品味,用心體驗。是否“對味”,這種“對味”就是理解,邊讀邊看,最有利于從遣詞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合貫通。

高年級閱讀的重頭戲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备星樵趯W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更是舉足輕重。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色彩斑斕、豐富多彩的世界。在閱讀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有效地方法,引導他們讀好文,讓學生用真情對課文進行理解、感悟,才能準確與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達成強烈的共鳴,形成“心靈相融”。

所以教師要圍繞朗讀要求,加強指導和訓練。一般課文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理解內容,領悟方法,學習運用。包含感情的課文、段落,必須讓學生讀出情,進入境,品出味?!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边@就是說,在讀敘事性文章時,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文章中,盡力將自己的情感貼近文中主要人物,去感受他們的情感,這樣才能理解、感悟其含義。

四、讀——閱讀中思考、質疑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疑問,因為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呈現質疑的過程。其實,學生在進入閱讀情境中,本身就會出現一連串的質疑,但由于年齡小,閱讀經驗不足,可能無法把問題進行梳理,有時問題在腦海中稍縱即逝,出現“無疑而不悟”階段。所以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吃透閱讀內容,善于抓住學生心理特征,精心設計疑問,真正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提出質疑,說明會讀書會思考了。思考與讀書聯系密切。讀的過程就是把讀物上的書面語言內化為讀者個體語言的過程,只有邊讀邊想,才能達到這一點。所以,會讀書的人自然會思考。會思考了,自然能提出質疑。對于學生的質疑,要視情況靈活處理。有些淺層次的問題不必解答,由學生自行完成,而深層次的問題、重點問題可組織學生讀書時討論,還有些與本課教學目標聯系不大的問題,可放到課后,讓學生探索解決。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努力去解讀課改的新理念并付諸實踐。新課程下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創新,加強以讀為本,把閱讀教學真正落到實處。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讀懂某篇文章或弄清某個問題上,不能只在課文內容上打轉轉,而是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目的。引導學生去思維,使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為學生步入后邊的學段學習打下基礎。

猜你喜歡
高年級閱讀小學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