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2017-01-17 13:27蔣濤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社區家庭家長

蔣濤

近年來,校園流傳“5<2"這樣一個不等式,大致的意思是說:學生們在校園里5天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還不及雙體日兩天在社會和家庭中的所見所聞所產生的影響。這就向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嚴峻問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路向何方?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要一起來關心和支持。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必由之路。

一、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教育時空上的相互銜接

青少年的生活環境,在時空上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一般情況下,學生在校約6小時,在社會上活動約3至4小時,其它時間在家里。他們缺乏社會生活經驗,是非判斷能力和自我監控能力不強。從法律角度講,家和和老師應負起監護的責任。如果家庭、社會和學校三個方面中的任何一方失控,都會導致整個教育在時間或空間上出現斷裂。這樣就使本應相互銜接的教育的整體性遭到破壞,由此,社會上的不良分子、不良影響就有機可乘。據統計,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這已構成一個嚴峻而迫在眼前的社會問題。許多問題少年、問題學生,其“問題”都可在家庭教育不當或社會不良影響中找到原因,學校教育的失誤或轉化不利,又使這些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難以自拔。

(二)有利于教育方向上高度一致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孩子在校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滿懷進取愿望,回家后家長或親戚來幾句“世態炎涼,人生真諦”,頓使孩子困惑不已;有時家長的諄諄教誨抵不過社會上朋友的幾句“肺腑之言”,也使孩子不知所措。這說明三種形態的教育如果其方向不一致,其教育作用勢必相互抵消,或引起思想混亂。目前,我國三種教育方向不一致的問題還相當突出。如一些有條件從事社會教育的單位,不僅未盡其職,反而以營利為目的,出版、發行、傳播一些有害于青少年成長的東西;家庭教育缺乏科學的理念指導,對獨生子女的寵愛和重科輕德傾向日益突出。這一切說明,應增強社會、學校、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責任感,建立一種三種教育力量一體化的教育體系,統一教育方向,既組織好社會教育,又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和參與意識,強化學校教育的育人功能,使三種教育在同一方向上協調一致。

(三)有利于加強各種教育的互補作用

家庭教育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具有親密的血緣關系,使家庭教育獨具豐富的感情色彩。年齡越低,家庭教育的先導性、啟蒙性作用越大,甚至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而學校教育的統一性、組織性、系統性、集體教育等特點,對學生的品德養成和才能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同時,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對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社會規范的內化和社會公德的形成也是十分有利的。社會教育在內容上具有多樣性、實用性、及時性、靈活性,形式上靈活多樣,有利于學生在接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同時或之后,開闊眼界,擴展視野,及時了解和適應社會生活,更好地發展其個性品質和創造才能。由于三種教育各具特點與優勢,對于特定的教育目標,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難以完成的,而學校教育卻可以順利完成;反之,學校教育力不從心的教育目標,家庭教育或社會教育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有時,單靠一種教育途徑難以完成某一教育目標,必須通過幾種教育途徑共同作用才能完成。這是因為,由于學生的遺傳素質、生活環境、成長道路各不相同,他們對家長、老師、朋友的信任程度也會不同,因而對不同的教育活動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認同或排斥情緒。一般來說,受教育者對教育者的信任程度越高,對教育活動的認同程度也越高,其教育效果也就越好;反之亦然。教育者總是以追求最大教育效益為目標,所以不同教育形態或途徑所發揮的作用就會有差別。

二、構建“三位一體”教育的方法與措施

形成以學校為主體,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的“三結合”教育模式。根據不同社區社會、經濟、教育組織結構的特點,確定不同的社區“三結合”運行方式,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更強大的作用。

(一)學校和家庭交流,雙向互動

第一,發揮學校教育主導作用,引導家庭教育。在指導內容上,一是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家長走出教育的誤區。如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合格加特長觀”、“自立、自護能力觀”、“發展觀”等。二是幫助家長掌握教育規律與方法,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三是提高家長素養,讓家長以身作則。幫助家長運用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去了解教育孩子。四是指導家長創造良好家庭氛圍,熏陶孩子。在指導形式上,一是建立校級和班級的家長委員會。二是開辦家長學校。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用專題講座、觀摩、學校開放日、座談會等形式開展家長學?;顒?。三是開展家教咨詢活動,將個別咨詢和共同輔導相結合。四是進行家訪、校訪。使這類形式鞏固地成為“三結合”教育的陣地,發揮其經常性的教育作用。

第二,學校、家庭互相交流,互相配合。學校定期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情況;與家長協商教育的內容、方法;請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開展多種活動,調動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積極性。

(二)學?;貓笊鐓^,形成社區和學校良性互動發展局面

學校發揮文化中心的優勢,利用教師、設備、場地等教育資源與社區聯辦文化、體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教育活動,發展社區內的人文精神,促進廣大居民文化生活的提高。同時,學校還組織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如每年慰問部隊、公安、交警,創建文明長廊、舉行廣場演出、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等,用實際行動回報社區。

(三)依托社區,促進教育優化,提升教育效能。

第一、樹立大德育觀,打破學校傳統德育的封閉性。將社區內的學校和社會團體,有領導、有組織地結合起來,發掘社會積極的教育因素,清除負面的、消極的因素,對青少年進行持久的、多層次、多形式的聯合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實效。第二,提高學校聲譽,促進學校發展。在社區和學校緊密合作中,社區對學校的需求給予積極支持,學校向社區負責,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因此,在社區開展的各項工作中,都將學校的發展變化作為宣傳的一個內容,形成有利于學校的社會輿論氛圍,以此激勵了學校的發展。第三,開展具有針對性、時代性、實效性的愛心助學大行動。為確保每一學子不因家庭貧困而失學,學校內引外聯,充分利用社會力量,使幫困助學工作走向社會化。

猜你喜歡
社區家庭家長
家庭“煮”夫
家長錯了
戀練有詞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家長請吃藥Ⅱ
影像社區
2015影像社區
犯錯誤找家長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