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2017-01-17 13:31胡春平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幻想創新能力課文

胡春平

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創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的人才,創新的人才需要創新的教育。江總書記在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說:“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币蚨?,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國民的創新素質,創新能力成了21世紀國民最重要的能力。

創新教育,就是指以培養創造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即不僅要授之以“魚”,而且要授之以“漁”,更加要導之以“創”。它是要在全面優良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迸出智慧的火花。從這種意義上講,創新教育不是一種具體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種意義深遠的教育思想。

21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在創新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語文作為一門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一方面是人們交際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載體,是我國豐富的人文精神的組成部分。它關系著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增強,關系著民族興衰的命運。面對新世紀的挑戰,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創新能力,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下面我談幾點淺見:

一、激發興趣,喚起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濃厚的創造興趣和創造欲望,引導學生多思、多問,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首要工作。如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好導入新課的方式,課始就掉起胃口;根據課程內容創設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生活情境,把教學中“死”的知識用“活”的辦法呈現出來;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導學生去探求新知,喚起他們創新的意識。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課始我出示了一幅地球哭泣圖,問大家從圖中看到了什么?喚起了同學們想要探求地球奧秘的欲望,激發了學習興趣,自主從文中尋找答案。學完后大家了解了地球現在所受的災難,又聯系實際談了自己的所見所感。接著我又要求同學們設計保護地球的宣傳語。學生們興趣盎然、爭先恐后的來說,一個比一個說的精彩。

二、鼓勵質疑,激發創新思維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庇幸蓡柌艜兴伎?,有思考才會有創新。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币虼?,培養創新思維要從培養質疑問難開始。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巧設疑問,引導學生質疑,教會學生質疑。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大膽質疑的探索精神,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的思考問題,大膽提出問題,逐步養成質疑問難的習慣。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在學習《拔苗助長》一課時,組織學生學習,鼓勵他們發現。學生提出“秧苗很小,拔高一節,早就翻倒了?!薄凹依锶粟s快跑去,時間很短,秧苗可能萎了,不可能枯死?!焙⒆觽儜{著已有的經驗和對課文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三、營造氛圍,培養創新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才能對學習產生一種安全感,并能真實的表現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也才能創造性的發揮學生的潛能?!痹诮虒W過程中,我們就要努力營造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主體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可以用商量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交談,“誰想說說……”“誰想談談……”、“能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嗎?”只有這樣讓孩子們言論自由,讓課堂成為“百家爭鳴”的場所,在這樣的情境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既有信息的傳遞,又有情感的交流,更能撞擊出創新思維的火花,使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場所。如:在學習《秋天》一課時,我帶領學生到校外去觀察樹木、田野、天空等,使學生感受到秋天的氣息。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為什么有的樹秋天不落葉?”“為什么家鄉的秋天和課本里的不一樣?”……在這樣的氛圍中,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自主探究,提高創新素質

課堂的主動權不能壟斷在教師的手中,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交給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自己獲得知識、運用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與習慣,引導啟發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發現中學會發現。同時把課堂內容延伸到與之相連的現實生活或相關領域的新知識。還要引導和啟發學生自己去觀察、分析、比較、研究、創新,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處于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狀態,疑難問題由學生分組討論,多向交流信息而解決。如學習《白楊》一課時,先結合自己看到的白楊樹,畫出白楊樹,說說白楊樹的特點,再自主學習,在小組內互相提出含義深刻難以理解的句子,“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薄鞍职钟窒萑肓顺了肌毙〗M內學習討論,在全班交流討論。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發現,解決了問題,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創新素質。

五、鼓勵想象,培養創新精神

鼓勵大膽幻想,以幻想目標激勵,然后啟發改組、遷移、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架設通向幻想目標的橋梁。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說過“科學的每一項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對事物的未來大膽地幻想是創新的起點,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學史上的許多事物的過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課堂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未來大膽進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標為導向,激勵改組、遷移、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尋找各種將幻想目標化為現實的途徑,從而增進創新技能。例如在教《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結尾有這樣一句話“"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边@句話是對全文的總結,概括了蕩舟漓江的情景,內涵豐富。這時教師可抓住詞句,引導想象:桂林山水景色如何?人們蕩舟漓江是怎樣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創造性地描述游覽的情景。有時,教師要善于利用“空白點”,引發“補想”,培養的合理想象能力。

展開想象的方式很多,還可以抓住結尾,引導續想。有些課文的結尾言猶盡而意未了,余音不絕,耐人尋味。教師可抓住結尾尋著文路展開合理想象,或是抓住課文“假想”成分,引導推想。讀了《窮人》,可讓學生續編《兩個孩子來到桑娜家以后》。有些課文的體裁是科學小品文,蘊含著創造思維培養的許多因素和良機,教師可根據體裁特點,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展開科學而合理的推理。試寫科普故事;練寫童語故事,如出示這樣的題目來豐富學生的積累;《假如我是神筆馬良》、《假如我是校長》、《今天,我當家長》等等。讓學生在讀寫實踐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課本中加強文字訓練的好課文,蘊含著培養創新能力的因索和良機,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因素,把握培養良機,引導主體參與,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進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陶行知說過:“處處是創新之地,天天是創新之時,人人是創新之人?!笨梢?,每個人只要具有創新精神,都能成功。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從而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歡
幻想創新能力課文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鎖不住的幻想
幻想畫
幻想畫
幻想畫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