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2017-01-17 13:33康純芳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學習策略自主學習數學

康純芳

摘要:自主學習并不是等同于自學。自學可以是散漫的、不系統的、隨性而為的一種學習方式,但是自主學習強調學習意識的自主性、學習方法選擇的自主性、學習效果的可監控和可調整性,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性等。因此,教師有必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努力來幫助學生逐漸培養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數學;自主學習;學習策略

自主學習的理念最早由美國學者Holec(1981:124)80年代在其著作《自主與外語學習》(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中提出。Holec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生自我管理語言學習的能力,”這一定義強調自主學習的主體責任性。我們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者在學習意識上、學習目標設立、學習方法采用、學習效果監控和學習進度安排上都具有自主意識的一種學習活動,它與它主學習(教師主導)有著本質的區別。自主學習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能夠完成除教師布置外的任務,能夠靈活選擇學習方法和有效監控及調節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

一、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第一,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大多數學生在面對大量課余時間時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同時在課堂上的學習過程中主動性較弱,不知道如何積極主動安排學習任務,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實際上,這都是中學時期教師對學生學習全程包辦的不良后果。教師應該讓學生深刻理解和體悟到,僅憑課堂學習以及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基礎、目標、條件等制定符合自我個性的學習計劃并有效實施,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題水平。

第二,通過任務逐漸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基本方法。一般來說,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任務布置首先應該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即在對學生基礎、薄弱點、優勢等詳細調查的基礎上有分別地布置不同的任務。因此,在布置學習任務之前,教師需要對所教學生數學水平等要素進行詳細調查和分析。而布置課外作業一般是統一性的、無差別性的,且目的主要是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詳細要求完成任務。這是兩者之間的差別。

我們以函數自主學習任務布置為例。首先,教師應該對所班級中學生的水平有大致了解,熟悉那些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哪些較好。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水平不同的學生群體布置不同的任務。其次,教師讓學生自己查找有關提高數學水平的資料,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搜索適合自己的聽力資料并將搜集資料的方式、途徑、大體內容、數量等做詳細記錄,最后,要求學生利用不同的策略如分析、歸納、練習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最后將整個自主學習過程、體會、心得、收獲、不足之處等寫成書面報告的形式交由教師評定。在整個自主學習任務布置中,教師不是“放羊式”的讓學生隨意搜集資料,而是將整個自主學習的過程詳細分解,讓學生自主完成,通過學生一步步地自主思考、探索、資料搜集、完成練習、撰寫自主學習報告等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這樣既避免了傳統的教師包辦的弊端,也使得學生能夠一步步體悟到如何進行自主學習。

第三,通過合作學習來培養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盡管自主學習是以學生個人為中心,但是它并不排斥團隊合作,相反,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更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模式在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倡導并實施。將合作學習引入自主學習的優勢在它能夠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和困惑,同時還能互相交流學習方法,分享學習資料,在群體中提供激勵和榜樣,培養積極的歸因習慣和自我調節能力。合作式自主學習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步驟:團隊分組、小組分工、確立學習目標和任務、自主學習實施、、小組討論、監控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在團隊分組階段,教師在與學生協商的情況下將學生按照一定的原則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確保小組劃分方式中每個小組成員都既有一定的自主度,又能與他人協作。然后,明確各個小組成員的所擔任的角色和具體分工,學習目標和任務的確定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小組特點來展開。在自主學習實施階段,每個小組成員要完成自己的自主學習任務,此后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同時,小組成員之間應該互相監督學習過程,最后由學生和教師共同評估學習效果。

二、教師在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自主學習絕不意味著教師放任不管,相反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扮演中重要角色。首先,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引導者。這種引導體現在意識、方向、方法、策略等因素和環節上。教師的引導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同時也給學生帶來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教師引導還應該體現在對不同解題方法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技巧。

傳統教學中教師掌握著教學進度,擁有絕對的權威并且對學生在學習中知識的掌握程度、作業完成情況、學習心態、遇到的難題等都能實時監督。然而,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教師應該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給予絕對的自主性,這樣才能有效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事實上,這夸大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控制的能力。教學實踐證明很多學生甚至在課堂學習上也三心二意,至于在自主學習上,不少學生要么開始熱情高漲,到后面就逐漸懈怠,有些直接將其當做一種可有可無的形式而應付差事。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收集學生信息、師生面談、課堂觀察等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全面、細致的監督,在學生懈怠時要給予一定的壓力和鼓勵。

由于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經驗和理性思維能力,學生對自己所搜集到的資料、使用的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等難以判斷其有效性和合理性,這時候就需要教師來進行評估并促進改進,如此反復循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否則,如果學生一直采用錯誤或者低效的方式,將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此外,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自身以及協作小組成員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在碰到一些疑難問題等時教師應該充當幫助者,隨時接受學生的提問和咨詢。

科研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人才培養模式變革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培訓有效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編號:FHB110125)

猜你喜歡
學習策略自主學習數學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學習策略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