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

2017-01-17 13:36李新春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促進

李新春

摘要:我國的科技發展在不斷地進步,同時也帶動了信息技術的完善。如今信息技術教育已經越來越普及,其發展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在一些學習教育中,信息技術的采用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本文闡述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分析了其對學生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就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多元智能發展

0. 引言

隨著我國對信息技術的不斷研發,信息技術教育逐漸走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并且促進了學生多元智能發展。而且現在的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的高科技人才,所以學生多元智能發展是迎合社會人才需求的必要趨勢,同時也說明信息技術教育將會被更多的領域所采用,在學生學習中也將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國自2000年起,信息技術教育就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嶄新階段。

1.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歷程

我國在八十年代初就開始了計算機學科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礎技能。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信息技術發展快速,并且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由此一些學校將計算機與教育教學相結合,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和計算機輔助管理來使學生的學習內容逐漸與國際接軌,并且開發了教學軟件和教育管理軟件,使得學生能夠更多的接觸信息技術教育,在當時,這是國際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學校為了完善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通過開展網絡教學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且向學生提供開放性的資源素材型、工具型、平臺型的教學平臺。自此三個階段后,我國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教育,并且致力于通過這種方法來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

2.信息技術對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多元智能發展是在八十年代,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的。其多元智能發展理論包括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八項。本文主要是分析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的意義作用。

2.1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學生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自然認知智能的發展

語言智能是我們交流和表達的重要通道,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可以有效的彌補傳統教學課堂上學生發言少,或者羞于表達的弊端,反而是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的一個重要渠道。因為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學生可以通過文字、圖片等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它其中一個好處便是學生的發言不是在所有學生和老師面前,也不會因為課堂時間問題而得不到發言權利,信息技術教育不僅大大的增加了學生的發言機會,還增加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這樣老師也能及時的為學生答疑解惑。而且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的投入到課堂的討論中。另外,學生通過信息技術來接收和傳達信息,運用電子文獻、數據資料等,可以豐富自己的見識,增加自己的閱讀量,由此學生就能夠培養閱讀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從而促進語言智能的發展。

音樂智能和自然認知智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信息技術教育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資料,可以是文字和圖片形式,也可以是影像資料,雖然傳統教學也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音樂,但是學習內容較為片面,因為音樂形式多樣,書面內容無法一一呈現。但是信息技術教育卻可以通過網絡,讓學生了解到各種各樣的音樂形式,并且可以全面的向他們展示其不同之處。比如信息技術可以將多種音樂形式放在一起,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通過欣賞來比較,這是傳統的教育模式無法做到的。通過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他們欣賞音樂的水平和能力。

在自然認知智能發展的方面,雖說只有走進大自然,才能真正了解大自然,但是傳統的教育不可能在室外向學生傳授自然知識,只能是以書面形式來教學。然而信息技術教育的好處就在于信息資料來源廣泛且齊全,圖文相結合,也有相應的影視資料,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播放或展示自然,學生對自然的認知一定會更加深刻。

2.2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學生數學邏輯智能的發展

我們都知道,計算機的最強功能之一就是邏輯與運算能力,況且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學生的數學邏輯智能在其生活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而且現在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普遍感覺困難,所以信息技術教育在數學邏輯方面的引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信息技術教育有助于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因為這樣的方法更加直觀且生動。另一方面,比如在對數學中的一些定理進行研究和分析時,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培養學生對數據的分析、管理、統計和運用能力,不同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數學邏輯智能。

2.3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學生空間智能的發展

學生的空間智能發展包含多個方面,本文是針對信息技術教育,所以我們可以從視覺空間智能方面來分析其意義和作用。按照傳統的教育方式,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發展僅僅局限于老師的板書和書本知識,然而信息技術教育的應用,為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大量的開發環境。比如書本上的一些實驗,由于現實條件限制無法實踐的,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完成,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以此來促進學生空間智能的發展。

2.4信息技術教育促進身體運動智能的發展

其實在這一方面,信息技術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并不明顯,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信息技術教育要求對鍵盤和鼠標操作熟練,也就是要求在使用計算機時,大腦、手指和眼睛要協調合作。另外,現在身體運動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獲取一些運動智能的訓練方式。

2.5信息技術教育促進人際智能的發展

人際交往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義。在學習中,學生有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學習動力、完善學習方法和促進學習效率。信息技術教育為學生在無法面對面交流的時候提供了一個及時、方便的平臺,這個平臺使他們能夠通過網絡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享知識。而且,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地點,利用信息技術來完成同一個復雜的學習任務,這樣的學習更加便捷,人際交往也可減少一些阻礙。

2.6信息技術教育促進自我認知智能的發展

自我認知智能是學生能夠保持清醒的自我認識的前提,也是防止學生盲目不前的保證。由于學生的交友范圍較窄,接觸的人和事都比較簡單,但是社會是個復雜的大家庭,所以信息技術教育的采用,擴大了學生的交流面,可以使他們在與不同的人進行廣泛的交流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反思,并且改正。同時,信息技術教育可以為學生提供多角度的思考方向,這樣學生就不至于對自我認知有失偏頗。當然,學生不斷的接觸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問題,督促學生負責任的使用信息技術,也是發展自我認知智能的重要內容。

3.結束語

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不僅帶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綜上所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信息技術教育必然會走進學校,以此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才能,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人才??傊?,信息技術教學將會使傳統的教育形態得到更新,相信隨著多元智能理論被不斷的深入研究和引用,一定會對教育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宋正國.多元智能與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評價[J].軟件導刊,2006(2).

[2]王玉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學生多元智能的研究[J].中小學電教,2008(6).

[3] 張義兵.信息技術教師素養:結構與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教育促進
職業學校中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
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如何滲透德育教學
筑巢引鳳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贏
淺論QC小組活動對勘察設計企業質量管理的促進作用
“體驗式旅游”促進吉林省旅游資源優勢的作用研究
活化經營管理機制 促進國有林場發展
微信營銷對小微企業的促進作用研究
素質教育視域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