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智慧課堂 回歸學生本位

2017-01-17 13:55涂衛紅黃麗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逸夫錯題整理

涂衛紅++黃麗

馬云開創了中國電商先河,打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神話,劉強東,馬化騰……這一個個都將被載入史冊!他們成功秘訣究竟是什么?他們都能打破傳統的經商之道,走上前人從未試過的改變之路,所以他們成為了大贏家。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一定要締造神話,但我們也要學會在需要改變之時,能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轉變觀念,來一次踏實而又嶄新的課堂轉型。

課改走到今時今日,已非一個新詞,不管是一些專家提出的新課堂,抑或是在“互聯網+”的時尚大潮中涌現的翻轉課堂,微課堂,似乎有意無意之間都達成了這樣的共識:

共識一:新課堂的核心要素有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互動。

共識二:要讓學生被動地學習狀態轉化為主動地學習狀態。

共識三:教師從“教”轉化為組織學生學習。

共識四: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共識五;課前自主+課堂互動。

……

正因為有著諸如此類的理論支撐,玉山縣逸夫小學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的摸索、實驗,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逸夫小學特色的課改之路,把“先學后教,小組合作”的理念指導之下的新課堂搬上課改舞臺。眾所周知,不管是上示范課抑或公開課或者比賽課,復習課一直是授課老師不敢跨越的雷區,但我們逸夫小學的新課堂在復習課中照樣能如魚得水,照樣能把學生的主動,交流發揮得淋漓盡致!真正體現了課堂中學生智慧的碰撞、本位的回歸!因為無論課改的指揮棒指向哪里,課堂的精髓永遠在于學生才是主體,這是亙古不變的教育真理。

事實勝于雄辯,下面就以我們逸夫小學真實有效的數學復習課的課堂來揭開我們數學課改神秘之面紗!

一、自主復習。這是40分鐘課堂的前奏。有沒有覺得預習好像是語文課該有的?字,詞,該讓學生用工具書查的得提前預習,數學課?不行,一預習學生不就知道了嗎?學生聽課不就毫無興趣可言了嗎?相信有此想法的大有人在。預習,學生只能了解個皮毛,若學生真能一預習就掌握全局還用我們老師干嘛?在學生進行了預習之后正處在似懂非懂的時期他的求知欲和表現欲應該是最旺盛的時候,此時的課堂絕對是屬于學生的舞臺,而老師僅僅也只能起一個主導作用了!當然預習并非漫無目的的,指令應該清楚明了。例如六年級上冊總復習中的一節復習課《分數乘除法》課前可布置這樣4道預習題:1、請預習書中112頁——114頁知識及練習。(這是每一節需做預習工作的數學課必備的一題。)2、分數乘除法你回憶起了哪些知識。(可翻書查看)3、用自己的方法整理出其中一個知識點。4、收集一道有關的分數乘除法的易錯題。這些預習題對于學生來說并非難事,可說小菜一碟,并且不會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可輕而易舉地獨立完成又可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有人說學生回憶的知識、整理的知識不完整怎么辦?巴不得不完整,正好可被老師當成錯誤資源加以利用,你沒想到的,或許他想到了呢?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就是說這個理兒嗎?

二、預習分享。有了前奏的鋪墊,課堂伊始絕對是精彩紛呈。學生知道了的個個都想表現,那么老師就放手盡情地讓他們表現唄!老師樂得坐觀其變!但是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一定要逐步養成生生之間互相質疑的習慣,在一問一答的互相質疑中或許鞏固知識的目的就初步達到了呢!

還是以《分數乘除法的復習》為例,學生的預習分享中匯報分數乘除法的意義以及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學生說出意義時可問問學生: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嗎?課堂中就有學生質疑:七分之三乘七或七分之三乘八分之七的意義是什么?因為知識已經形成又進行了課前預習的鋪墊,知識的再現就再容易不過了。在知識再現時老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讓學生溝通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整數乘除法意義的聯系之上。運算定律的運用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復習難度稍大,此時可過渡到下一環節讓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整理出知識,亦可體現整理知識時主次分明,由易到難的上升過程。

三、小組合作。因為一節復習課的知識點肯定有主次之分,容易的就以口答和學生互相質疑的方式進行完善,而稍難掌握的就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達到知識的完善?!斗謹党顺ǖ膹土暋方虒W目標中總共要復習四個知識點,即意義、計算法則、運算定律和解決問題。意義和計算法則學生較易掌握在預習分享中就可完善,而運算定律的使用和分數乘除法的應用題就在此環節中充分放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團隊合作中收獲成功地喜悅。由于一個小組要整理2個知識點在有限的40分鐘內難以完成,所以可以由小組長自由選擇其中一點進行整理,當然是各半選擇最好。此時此刻,老師看似無事可做,其實不然,老師一定要隨時關注學生在整理時是否需要幫助,并且要有意識地找學生的生成資源,對與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組整理知識時用的是什么方法?整理知識的過程中是否體現了有序,分類的整理思想。

四、展示交流。合作之后的學生展示交流應該是復習課中的第二個高潮,而此時的亮點則是在交流時不同知識的呈現和不同方法的沖突,有沖突才會有高潮迭起,有沖突才會有心靈碰撞,有沖突才會有彼此互動,才會有智慧課堂的產生!《分數乘除法的復習》小組展示運算定律的整理時有小組是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的;有小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補充,不但用了字母還用了文字加以說明;還有的小組作出了評價既然用了字母就是想達到方便的目的不需用文字加以說明。甚至有的小組作出了溫馨提示,除法是沒有分配律的,只有乘法才有,我想這應該是受了預習題三的啟發想到的吧!此時此刻,對的教師一定要予以及時地肯定,而非在學生的匯報時無所適從,并且在學生匯報時要溫馨提醒學生認真傾聽,習慣的培養應滲透在課堂的每一角落!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整理更非千篇一律,有展示單位“1”的量已知的整理,也有展示單位“1”的量未知的整理,有整理思考的過程的,有整理畫線段圖的,也有整理出數量關系的。(實際上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就必須有意識地參與到應用題的整理中去,讓學生在整理時注意單位“1”的量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因為這畢竟是一個難點。)各種方法只要是對的都行,重點要放在讓學生互相質疑:為什么單位“1”的量未知直接用乘法計算。為什么單位“1”的量未知要列方程或者除法來計算。質疑時要把重點放在分析數量關系上,單位“1”的量已知實際上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就用乘法來解答。單位“1”的量未知就把單位“1”的量替換成未知數X也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列方程來解答,或者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用積除以一個因數等于另一個因數也可求出單位“1”。當然學生互相質疑的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就可養成,需靠長久的沉淀才能形成,若在學生無法質疑時,教師可說:老師有問題想問,行不行?來搭橋完成互動。

五、查缺補漏。復習實際上就是為了起到查缺補漏的目的,當整理的知識已經完善之時,學生也體會到整理知識要學會有序,分類的時刻,查缺補漏的環節即可讓學生精彩呈現。課前不是已經布置了收集易錯題嗎?學生早已按耐不住,躍躍欲試了吧?一節課往往上至后半段學生常常會索然無味,因為興致已過,但此時的易錯題展示就猶如給學生又注入了一劑興奮劑,不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只要有興趣學什么都不是問題。此時此刻又得溫馨提示學生注意傾聽為下一環節打預防針。

六、出題檢驗。此時又是一個靜中有動的小組合作環節,小組合作出1到2個易錯題給全班同學,檢測復習查缺補漏的目的是否達到。當然在出題后自個小組的組員應事先已做,小組長必須有個自查自糾的過程然后才把題呈現出來給全班同學進行解答。老師在學生合作時應有意識地選擇有代表性的易錯題進行全班展示。

七、收獲分享。最后對整節課的環節總得要有個回顧與反思的過程。說一說自己的收獲,評價一下同學的表現及反思反思自個的表現。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是只要你的學生思考了,質疑了,主動了,那么你的課堂就是成功了?!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闭n改是一條漫長而久遠之路,只要不墨守成規,你就會成為仰望星空的勝利者!

猜你喜歡
逸夫錯題整理
學生甲
開學
“二元一次方程組”易錯題練
夏雨
“一次函數”易錯題
化學反應熱計算易錯題點擊
“機械運動”易錯題練習
高一零碎知識整理
還剩下幾個角
整理“房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