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心隨我動

2017-01-17 13:59楊惠珍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課文教學學生

楊惠珍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把知識傳給學生的先決條件,培養和激發學生所學知識的興趣,必然成為他們熱愛生活、陶冶情操、主動學習的助長劑。

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力比較薄弱,他們對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遵循這一信條,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注重探究每篇課文內蘊的意境和情感,通過插圖、投影、簡筆畫、音樂、表演和文學語言的描繪,再現語文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使學生在上課伊始即處于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對作品刻畫的人物。抒發的情感,闡述的哲理產生一種親切的感受。從而化難為易,使之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發展其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學習語言文字。我在教學中的做法是:

一、利用動人心弦的音樂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內單一的內容,重復的形式,容易失去興趣,產生厭倦。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采用靈活多樣,喜聞樂見的游戲喚起他們的興趣。

另外還借助音樂形象、烘托、渲染課文內容,不僅能讓學生得到美的啟迪,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學中,有機地將音樂和文字結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貫穿、相互強化的作用。但在選擇音樂作品的基礎上,特別要注意音樂與課文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二者必須做到和諧統一,才會獲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教古詩《所見》一課時,按教學程序,第一步是解詩題、簡介詩人,在以故事講解介紹詩人時,可選古箏獨奏《春江花月夜》作為語言描述情境的背景音樂,隨著語言文字的抑、揚、頓、挫,加之樂曲的松、緊、快、慢對比變化,同學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整個思維仿佛回到那遠古的時代,仿佛看到了詩人袁枚正在花影層疊,水云深處的茅層里悠然吟詠作畫,一派古色古香的情調,這時的氣氛為整節課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既做了較好情感鋪墊,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豐富了聯想,增強了學生的靈感,提高了素養,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利用引人入勝的故事激發興趣

學生從小喜愛聽動人的故事。課堂上給學生講有趣的故事,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聲母“d”時,上課我便問:“今天老師想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大家想聽嗎?”學生們馬上回答:“想聽?!苯又揖椭v:一天,在動物王國里,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運動會,參加運動會的有大白馬、大熊貓、大笨狗、小雞、小鴨子……只聽見狐貍裁判“啪”的一聲槍響,運動員們使勁向前跑去。只見大白馬展開四蹄,昂首向前奔去,不一會兒就到達終點,取得第一名。我問:“大白馬跑得快嗎?”“快!”“大白馬跑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得得得的聲音?!边@樣引出聲母“d”。學生愛聽故事,都被吸引住了,他們對要學的知識自然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利用五顏六色的圖畫激發興趣

小學生對形象具體、形式新穎、色彩明亮的事物非常敏感,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小學語文教材,多數圖文并茂的。教師利用掛圖、插圖、投影、剪貼、簡筆畫等手段再現課文描述的情景,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語言文學表達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學中,不僅要以充分運用圖畫再現情景,而且注重給靜止的畫面增添動的感覺,讓學生靜中看到動,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感受畫中情,聆聽畫外音。

如:教《小馬過河》一文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后,找幾位同學戴上制作的頭飾,分別扮演小馬、老馬、老牛、小松鼠,按課文要求進行現場表演,然后組織大家評議,讓學生進一步揣摩每個角色的不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性格特征等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再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這時學生分析事物的能力,由文字也在表演中、評議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由文字轉換成形體表演再進入角色,這是一個創作過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加強了情感體驗,又鍛煉了表演能力,加深了課文理解,提高了學習興趣。

四、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具激發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較差,他們的認識規律是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因此,直觀的教具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音節拼音“t”時,出示實物“傘”,使他們知道拼音“t”同雨傘的傘柄一樣。這樣學生即學習了拼音,又認識了生活中的事物,他們對學習感興趣,積極性高,很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利用生動的語言描繪激發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個體的發展離不開認識主體的自主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教學如果不面對全體學生,沒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就是不成功的教學,在教學《可愛的草塘》,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描繪出了草塘景色之美麗,資源之豐富,風光之奇特。新課開始,教師以形象的語言描述,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如:同學們!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寬闊無邊的大地上長著翠綠而高過腰的野草,一陣風吹就像大海翻騰起的浪花,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假如你撥開草叢一看,有一個水塘,塘里的魚挨挨擠擠,用水瓢就可以舀到,草地上的野生動物就更多了。用棍子就可打到狍子,有野雞還會飛到人家的鐵鍋里去呢!同學們想去看看這塊神奇美麗的地方嗎?那么請大家閱讀課文《可愛的草塘》,希望從中找到最想知道的答案。

總之,通過教學實踐,使我深深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上,要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自主進行學習活動,從而獲得知識和技能,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和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于學生,讓學生自學自樂,這樣素質教育才能落到實處,最終使每一只小鳥都能飛上藍天

猜你喜歡
課文教學學生
趕不走的學生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學生寫話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