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與學的互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017-01-17 14:02許杰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中學數學互動興趣

許杰

摘要: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教師如果教學語言表達時不夠直觀形象的話,學生會覺得淡而無味,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而數學課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外,更重要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方式,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才能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

關鍵詞:中學數學;互動;興趣

一、以合作學習為基礎,精講多練,打造有效課堂.

數學課堂重要的環節是讓學生來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學生在經歷了自主、合作學習之后,要在課堂上展示其學習成果??捎山處熁蚩拼韺⒁还澋闹R點在課前分解到各個學習小組,并由小組長將任務分解到小組成員的每個人來完成展示,學生自主設計其展示問題的形式與方式。展示的內容應具有典型性,要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展示的形式主要有板書展示、口頭展示及模型展示等。如果需要板書,可利用課間把內容寫在黑板上,教室的前后黑板都被利用起來。在展示的過程中,其它同學要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置疑和不同的見解,未解決的問題則由其它同學解決。在這里給學生一個舞臺,讓他們來證明自己的實力。這是一種持久的、強大的驅動力,促使學生高質量地完成自主、合作學習,通過展示調動學生的內趨力來推動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展示的給小組加分,同組可以補充,其他小組也可以補充,也可以對抗,有價值補充和有效對抗也可加分!

精講,點撥在于善抓重點,突破難點,按教材固有的規律性與學生學習的規律性,揭示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教會學生剖析知識的邏輯方法,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進入更廣闊的思維空間。精講解決的是“學習過程中由不知到知的矛盾”。精講的目的不是知識的“打包”和“復制”,而是思維的盤整、境界的提升。精講要求教師講到“點”上。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展示的情況和質疑對抗的過程來決定精講點撥的內容。教學的靈活度很大,當學生有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或學生的挖掘深度不夠或學生的講解存在問題時,教師才出場進行精講點撥,這樣的講解才是“雪中送炭”,才是學生最需要的。教師講什么,講多少,完全取決于學生的掌握情況。這樣的課堂靈活度很大,表面上教師看似很輕松,實則不然,教師要將更多的時間用在課前,并在課上要保持高度緊張,因為學生的問題是隨時生成的,因此更有挑戰性。

二、把一部分知識點編成通俗易懂的“順口溜” 提升學生興趣

1、中學數學課程中,第一章內容就是有理數,而這一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就在于有理數的加減乘除的運算,學生覺得難度最大的莫過于出現了負數,數的范圍擴大到了有理數,加減乘除的運算在小學都有學過,但這一章是關于有理數的加減乘除的運算,所以很多學生對于計算結果的符號的決定就有了很多的矛盾,不知道該怎么樣去決定,而有理數加減乘除法則陳述的是很清楚,但字句有點過多,所以學生在記憶時很容易混亂,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這個字句不是很復雜的法則卻不是很容易把握,特別在運用時出現符合錯誤的最多,所以后來嘗試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去把這個法則進行簡化,雖說不是很完善,但發現學生在記憶和運用時卻很得體,現把這個順口溜羅列如下:

兩數相加:同號取同號,值相加。異號取值大號,用大值減小值。

兩數相減:大減小得正,小減大得負(只可用來檢驗減法計算結果的符號是否正確)

當然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絕對值相等的兩數相加和一個數同0相加除外,并且還要跟學生用算式說明上式的簡化說法:同號即符號相同的兩數相加:如(+5)+(+6)=+(5+6)=+11值即兩數絕對值相加:(-9)+(-3)=-(9+3)=-12異號即符號不同且絕對值不相等的兩數相加:(+4)+(-6)=-(6-4)=-2取大號即結果取絕對值大的加數的符號,用大值減小值即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3)+(+8)=+(8-3)=+5。以上口訣只是便于理解把它們進行簡化而已,但它還是遵循原法則的原意。

2.、第八章是二元一次方程組,對于學生而言,在小學雖有接觸過方程,但還是有很多學生覺得列方程解應用題難度很大,在此個人認為首先要把學生的興趣吸引上來是最重要的,所以對于這章的內容學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之后,在上到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時一開始就先出個順口溜:三十六羊鵝,共有100腳,請你算一算,羊鵝各幾只?來設計問題進行對比吸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先要求學生用小學學過的方法來解一下,看看怎么樣才得到結果,然后才慢慢引導學生試著用方程來解解看,最后要求學生來自己想想看,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結果可想而知了,以此就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們利用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了。

3.、在實際問題與方程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學生在書寫時也有一定的粗略,這個書寫過程有時都不注意規范化。在教材中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如下:設、找、列、解、答。這個步驟比較注重這個題目的分析過程,但在書寫規范上沒有特別清楚,所以我在這個問題上經常用六個字:解、設、列、計、驗、答來強調書寫的過程。這一順口溜能保證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書寫每一步都不會遺漏,并且又便于記憶。

4、第九章是不等式與不等式組,這一章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學生會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在教材中主要是通過畫數軸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來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這里只是來簡單的介紹個人在教學中小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把數軸和口訣結合起來取解集如下:口訣:都大取大,都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間,大大小小是無解。五、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這一章的內容里我們將學到兩個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對于這兩個公式特別是對完全平方公式學生比較難以理解,在課本里它的描述是比較長而抽象的,所以我把它概括成如下的順口溜: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積在中央,這樣把順口溜和它的數學表達式結合起來說明這個完全平方公式的話,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的多了。

科研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人才培養模式變革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培訓有效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編號:FHB110125)

猜你喜歡
中學數學互動興趣
中學數學競賽數列求和的探究
中學數學競賽數列求和的探究
構造法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
淺談粉絲經濟與網絡造星的互動關系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