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運用信息技術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2017-01-17 14:45易敏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

易敏

摘要: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豐富逼真、絢麗多彩的畫面,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等手段,化小為大、化靜為動的特效,再加上優美動聽的音樂,虛擬的實驗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直接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就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精彩紛呈;而且通過尋求信息技術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最佳結合點,能夠促進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一、利用信息技術輕松識字寫字。二、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三、利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四、利用信息技術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文章

關鍵詞:信息技術;輕松興趣;感官思維

活力是指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在行動上、思想上或表達上的生動性,是朝氣蓬勃,剛勁有力,是激動的情緒,是富于生氣與活力。低年級學生具有年齡小、好動、自制力較差的特點,他們的注意力難以持久,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他們的形象思維仍占主導,邏輯思維很不發達,很難理解抽象的概念。信息技術,能夠對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動畫、影視等信息進行綜合處理,把事物的大小、遠近、虛實、快慢、動靜、繁簡和抽象與具體相互間實現轉換,達到聲、圖、文并茂的情景教學效果,再現語文教材中的各種形象,有利于提高感知成效,正確認識事物,激起學生的情感,進而通過對教材所蘊含的時間、空間進行多維創新,使抽象深奧的問題直觀形象化。不但把學生樂學落到實處,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大膽嘗試與運用。

首先,是利用信息技術,教會學生輕松識字寫字。

1.圖文結合識字。利用信息技術把要識的字編成圖畫。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低年級孩子對繪畫興味濃厚,不僅喜歡集各種畫片,更喜歡涂涂抹抹。如何把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引到識字的興趣上呢?我們習慣的做法是,集圖——說圖——貼圖——識字。首先,我們鼓勵學生從廢舊書報上、廣告上剪取自己喜歡的圖片,積累起來,就成了一個集畫本。每星期學生從中選取最美麗的一幅,仔細觀察后識字。

2.故事聯想識字。利用信息技術把識記的一些字編成小故事,老師可以調動孩子的觀察、分析、想象等各種能力,抓住字形特點,讓學生在聽故事編故事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通過語言描述及學生的想象,把識字與語言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豐富了孩子們的識字方法,促進了各種能力的提高。

3.以兒歌識字。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一些關于識字的兒歌,讀起來瑯瑯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學生也易學易記,妙趣橫生,提高了學生識字、辨字、記字的能力。

4.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寫字微課識字。在學生弄清字的筆順筆畫的同時,還糾正了少數同學的不正確的寫字姿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觀形象的因素,利用漢字本身的規律,借助信息技術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在觀察、聯想、比較、思考、游戲中生動愉快地識字寫字,有效地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其思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從而使識字寫字教學事半功倍。

其次,是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俗語有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然。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時,先在課前精心地制作了圖片,在導入新課時,采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新的朋友,然后出示圖片,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再次,是利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如:在教學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最后,是利用信息技術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把圖畫制作成集畫本后,在自由讀寫課上,老師任選幾幅圖,精心指導學生觀察、思考之后,組織適合的語言說圖意,然后同學交流,再小組交流,學生自由練習說圖寫話,老師巡回指導,在全力參與的氛圍中,提升學生膽識,更無形之間就提高了說話寫話的能力,為今后的作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豐富逼真、絢麗多彩的畫面,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化小為大、化靜為動的特效,再加上優美動聽的音樂,虛擬的實驗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直接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就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精彩紛呈;而且通過尋求信息技術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最佳結合點,能夠促進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整個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呈現在面前,使許多人的理想能夠很快實現。而運用現代技術進行語文教學中,更能發揮更大的效率?,F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有利于學生自主地學習,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

參考文獻:

[1]傅欣.運用計算機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現代閱讀.2012.08;

[2]梁月花.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9。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
浙江天正思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美術理解與表現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深度融合初探
圖們市開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全員培訓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基于素養提升的信息技術與美術欣賞活動的整合運用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