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電視選秀節目評析

2017-01-17 15:04陳璐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電視節目發展

陳璐

摘要:2005年湖南衛視舉辦了《超級女聲》,到2012年浙江衛視推出《中國好聲音》,電視選秀節目在國內日趨火爆,然而隨著電視選秀節目的不斷發展,選秀節目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漸暴露,缺乏創新,惡意炒作,商業化嚴重成為選秀節目突出的詬病,也讓選秀節目未來的發展方向變得迷霧重重。本文就從“國內電視選秀節目發展現狀”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電視節目;選秀;發展

一、國內電視選秀節目存在的問題

國內電視選秀節目在其發展過程中,雖然掀起了較高的收視熱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仔細思考過后卻發現其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同時也在社會和媒體界引起了諸多爭論,以下就以國內某些選秀節目為真實案例,具體分析我國電視選秀節目存在的問題。

(一)節目內容缺乏創新

2004年《超級女聲》的成功舉辦讓各大衛視的眼光都投向這一塊新起的電視節目類型中,隨著日后選秀節目的不斷火爆,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電視頻道爭相開始舉辦選秀節目。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央視《夢想中國》、湖南衛視《中國最強音》、東方衛視《加油!好男兒》、青海衛視《花兒朵朵》、北京衛視《最美和聲》、廣西衛視《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等等,這些節目除名字不同外,其余基本大相徑庭,都符合了選秀的幾個要素“海選”“PK”“評委”“投票”。觀眾只要觀看就能發現,相似的節目內容,雷同制作模式,在各大衛視之間不斷重復,不僅使觀眾的審美逐漸疲勞,還造成了電視資源的浪費,直接導致收視率下降。

(二)節目品味低俗

選秀節目作為一種電視形態,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盈利,在如今一切以經濟效益為主的社會環境下,電視節目間的競爭也顯得相當激烈,如何能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成為制作單位絞盡腦汁的問題,因此,有些選秀節目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提高收視率,從而過度炒作,編造明星緋聞,制造評委矛盾,刻意煽情博取觀眾同情,使音樂不再成為主體。例如《快樂男聲》爆出 “歐豪與嫩模親密照曝光 夜生活迷亂”、《中國好聲音》更是傳出吳莫愁和哈林的緋聞,稱其曖昧不清。這一系列看似勁爆卻無中生有的標題內容,在當時博得了很多觀眾的眼球,可在事件過后,引發的卻是社會各界人士的批評及質疑。

(三)快速造星后的隱憂

湖南衛視的“快樂選秀”系列,天娛公司會簽約全國十二強,對其進行包裝,并為他們量身定做單曲制作合輯進行宣傳發售,舉辦全國巡回演唱會為其造勢,將其推向市場,冠軍還會得到冠名商的百萬廣告代言,使他們成為耀眼的明星。但是這種“快速造星”的模式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很多漏洞。湖南衛視的“快樂選秀”系列舉辦至2013年,總共8場賽事,天娛公司每屆簽約12位選手,除去別的藝人不說,光來自于選秀節目的藝人就有將近一百位,然而由于經紀公司資源有限再加上從選秀出來的明星都是“半成品”所以比一般的明星道路更加難走,有的因為有實力而缺少一點點運氣,有的頂著冠軍光環卻沒有冠軍的人氣和作品,導致絕大一部分人在比賽結束一段時間后就銷聲匿跡,只有少數星路璀璨。

二、國內電視選秀節目發展策略

面對現如今擺在眼前的諸多問題,如何使國內電視選秀節目在國內市場有著積極健康的發展,是值得思考的。筆者認為想要把選秀節目做好做精,充分滿足受眾體驗和需求,并且讓中國娛樂產業帶動社會正能量,可從以下幾點進行完善:

(一)創新節目內容

內容創新是指在節目制作過程中,將生活中具有新穎性、變更性、時效性和突發性的素材,融入到節目內容中。

娛樂節目《歡樂總動員》的策劃魏永剛認為:“如今國內綜藝節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臨著盜版的問題,一個綜藝節目的優秀創意一產生,很多人就會不假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學習、創新。但其實只有動腦筋的綜藝節目才能生存,簡單模仿,觀眾并不買賬?!?因此想要實現選秀節目內容的創新,首先必須杜絕克隆,首先要減少節目內容中模仿其他節目的比重,其次要在模仿其他節目的過程中加入原創的,屬于我們的中國元素。最后要結合本土化和受眾心理的差異定位,以觀眾為本,針對不同年齡、職業、教育層次的受眾,制定多樣化、個性化的節目內容,擴大收視群體,合理滿足并引導受眾需求,不斷發現新的娛樂元素,有了新的娛樂需求,才能豐富節目內容,擴展節目形式,徹底擺脫選秀節目同質化、低水平現狀。

(二)提高思想內涵

電視節目作為大眾媒介對社會有著良好的效應,電視選秀節目也給受眾的思想和認知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然而膚淺、庸俗的節目內容已成為選秀節目的一大詬病。一檔節目如果沒有一定的思想內涵作為支撐,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走向失敗?!八枷氲鰧υ?,內容淡出形式,感性驅逐理性,夸張取代真實,搞笑勝過幽默,表象打敗內涵,形而上的關懷讓位于形而下的自娛自樂”。選秀節目作為全民參與的娛樂節目,在為普通大眾提供一個展現自我實現夢想的舞臺同時,更應該讓參賽選手和觀眾感受到節目的思想內涵。作為節目組,首先要杜絕毒蛇、炒作、煽情、爆料等手段博取關注度,這種方式不但吸引的是短期關注,而且不利于節目品牌的形成,造成負面影響,要把選手現場的精彩表現當做節目的最大看點,贏取觀眾的心。其次在節目主題和立意上也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重視電視節目所帶來的社會效應,讓選手在比賽中領悟到腳踏實地和團結協作的重要性,這才是電視選秀節目應該傳達給大眾的正確信息,而不是誤導現在的年輕人,而不是讓他們把選秀節目當做成名的捷徑,忽略其中應該有的努力。

(三)塑造品牌形象

品牌是一個企業有形的資產和無形的財富,電視節目要想長久發展,品牌化是一條必經之路。在社會市場經濟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面對同種類型的電視節目,觀眾只會選擇自己熟悉、喜愛的頻道,這就需要電視頻道打出自己的品牌。

一種是從外國購買已經成熟的電視選秀節目版權,進行本土化改造,再投入中國市場,例如《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等節目。這樣不僅很好的利用了外國的優勢資源,還使國內其他電視頻道無法模仿。另一種就是盡早注冊自己的節目品牌,突出節目個性化增強節目不可復制性,主要包括:主持人、嘉賓等,給予他們符號化的特征。再加上充分利用微信、微博、貼吧、論壇等新媒體增強互動性,擴大觀眾源,深化品牌影響。

(四)加強媒體自律和他律

媒體自律是新聞工作者及新聞媒介機構對所從事的信息傳播活動進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約束的一種行為第一要建設符合媒介市場化需求的合理有效的媒體產業化運作機制。例如《美國偶像》等歐美國家的選秀節目,其背后有著相當成熟的音樂產業和娛樂產業作為支撐,規范有序的電視轉播媒介、版權出售維護、唱片運作發行等,使得資源可以被有效開發和醫用,培養出的都是真正有實力有人氣的音樂明星。反觀國內的選秀節目,因缺乏成熟健康的音樂產業和娛樂產業與其相配套,所以選拔出的明星往往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大眾所遺忘,過于重視節目收視和經濟收入實際上也注定了其短暫的火爆。

其次黨和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并保證其有效的實施。另外從總體上對選秀節目的數量、內容和布局上進行把控,嚴格審批,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明確監督管理方向。同時電視頻道也應與個媒體之間保持良好溝通,形成媒體的良性運作。

參考文獻:

[1]彭思源.淺析中國選秀節目的現狀與發展[J].青年作家.2010版.

[2]劉智.新聞文化學[M].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3]盧凱波 盧媛.我國選秀節目的發展之路[J].青年記者.2014(1)年版.

作者簡介:

陳 璐(1994-),新疆人,湖北大學知行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系2012級學生。

猜你喜歡
電視節目發展
區域發展篇
周四廣播電視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電視節目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