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深度報道的選題策略

2017-01-17 15:35任璐蝶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深度報道傳統媒體新媒體

任璐蝶

摘要:全媒體時代,面對“兩微一端”的緊俏走勢,隨著讀者碎片化閱讀習慣的形成,深度報道一度是傳統媒體“法寶”,但在新媒體時代卻遭遇了尷尬的下坡路事實。反思傳統媒體的優與劣,綜合新媒體時代的情形,本文主要討論深度報道如何做好選題策略以應對困境和挑戰。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媒體;現狀;深度報道;選題策略

對于一個熱點新聞事件,一個整版的特稿,傳統媒體記者前后奔波勞累、歷經千辛萬苦去調查采訪,通過較長的周期寫出一篇稿子,卻發現曾經談論熱火朝天的話題已經變得無人問津;不管其寫作的手法是否細膩精良,揭露的內幕是否令人震撼,在這個極其煩躁的社會,人們很少有耐心去品讀事件的原本始末,其巨大的體量已讓人望而卻步。

一、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的現狀

2015年紙媒遭遇了一波???。2015年1月,《雜文報》???,掀起了2015年紙媒??娘L潮?!吨袊嗄陥蟆诽貏e報道部、《北京青年報》深度部、《京華時報》深度部先后合并或撤銷,《南方都市報》 深度周刊改為深度報道版。[1]

隨著傳統紙媒的???、改版潮,甚至裁員辭職潮,有很多紙質媒體迎風倒下,但也有很多正在迎難而上,通過新形勢創造新條件,以新面目呈現在受眾面前。

這些年來,傳統媒體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深度報道已不是其獨家專屬,更不是用來抗衡新媒體的利器。傳統媒體的堅持并不意味著守舊不變,而是傳承創新,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是不可抗拒的規律,新媒體的不斷挖掘開拓,使深度報道的平臺更加寬泛,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但是在深度新聞欣欣向榮、鋪天蓋地的表象下,不乏一批低質量的偽深度報道。

傳統媒體的深度報道在新媒體時代步履維艱。在這樣的情形下,傳統媒體仍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所在,不可否認,新媒體也有其相應的弊端。

由于媒介形態的落后和技術的缺失,紙媒雖然勢衰,但不少紙媒的改革者認為,“內容深度”往往還是被放在優勢選項里。由此看出,紙媒的內容生產力依然是稀缺性資源。

一方面,傳統媒體有一系列規范化運作的流程和慣例,嚴肅性、嚴謹性要求它不僅具有嚴格的審稿制度,而且在承擔著重要的“把關人”角色。同時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采編隊伍,使得生產出的稿件具有較高的質量,這是公信力和權威性的保證;另一方面,傳統媒體的生產機制決定了他們可以對一個新聞事件付出更多,通過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逐步深入調查,也就是所謂的“慢工出細活”,從而來滿足受眾對新聞背景、細節展示、前景預測、后期進展、各方態度等深層次的需求。

二、在新媒體時代深度報道的選題策略要“深、近、新”

(一)深度報道選題要“深”

深度報道是傳統媒體在自己的領地兢兢業業堅守的底線。在信息爆炸的新媒體時代,受眾好不容易花費大量時間把一些所謂的“深度報道”看完,卻發現只是材料的隨意疊加、觀點的簡單復制、模式的生搬硬套,最后讓人覺得一頭霧水、一無所獲。這些打著“深度”旗號的偽深度報道,只有量的廣度而沒有質的高度,不僅沒有給受眾提供有價值、有深度、思考性的信息,同時也削弱了報紙自身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尋根問底、探幽索微,深度報道要供給有“深”意的稿子,需要專業人才的摸爬滾打和艱辛付出。培養一批有素質、有經驗、有思想的記者,聚集一批品德高尚、憂國憂民、探索生活真諦的編采人員。他們需要有顧及全局的集體觀念、整合信息的統括能力以及條理流暢的邏輯思維,提取事件的關鍵信息,解讀信息,并能夠從宏觀上提示受眾認識信息背后的含義。[2]

在快節奏、淺閱讀的時代,縱使很多人都追求表面化、速度化,接觸信息只是走馬觀花,但不能否認,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慢慢靜下心來,并細細研讀這些深度報道。他們的目光不僅僅停留在事件本身,也不滿足于簡單的信息披露,他們更希望由此及彼地聯系相關項,通過一些突出的事件或人物信息,去把脈社會萬象,捕捉時代動態,察知未來趨勢。[3]在信息碎片化時代,深度報道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

(二)深度報道選題要“近”

“近”是指選題要貼近民眾、貼近時事。新聞說到底只要有受眾去關注,真正做到“聞”其所言之事,才是新聞。[4]深度報道并不應該因為其異于一般新聞,就要不走尋常路,曲高和寡。相反,深度報道的宗旨要義是讓人們透過文字了解事情的方方面面,因此,選題要從群眾中來,報道要到群眾中去。

深度報道記者的“問題意識”并不是簡單地指“挑刺找毛病”,而是深入人民群眾、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去、沉下去、融進去。[5]不僅要利用敏銳的眼光去洞察民生問題,客觀報道民生事實,更要追根溯源,深入了解民生問題存在的復雜原因;陳述問題現狀固然重要,更要讓老百姓清楚解決這一問題面臨的艱難選擇;不僅要探索成功經驗,更要預知所要面臨的重重困難和所需要的各方支持。

比如,關于大家都十分關注的話題“退休職工該不該繳醫?!钡膯栴},《南方周末》也做了詳細的調查。在2016年1月18日發表文章《讓退休職工繳醫保?首先這是違法的》,在關鍵時刻引導輿論風向。同樣的還有《一定要延遲退休嗎》、《你被“勞務派遣”了嗎》等等,本著做與民眾切實利益相關的新聞,著實做老百姓身邊實用的新聞,傳達民眾真實的聲音。

(三)深度報道選題要“新”

“新”指的是深度報道要想脫穎而出,選題要能夠體現出新角度、新觀念、新視野、新見解。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四通八達,可以說已經沒有“新”聞可言,有些已經廣為人知的社會事件,經過反復傳播,逐漸形成輿論基調,為避免同質化,就必須從事件中解讀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觀點,繼續挖掘其新的價值。大千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渴望了解周圍的新新事物。

在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并不是把內容做得越全越好,這一點比不上新媒體。若要以內容為王,獨家無疑是制勝法寶。當然,獨家新聞不僅意味著搶到第一發布時間,更多意味著“三個度”,即獨家的角度、高度和深度。更何況,現在的信息流通如此暢快,“人無我有”的獨家新聞基本已經不復存在,如何從眾多深度新聞中另辟蹊徑,獨領風騷,就應該從“人有我獨”的角度出發,使受眾領悟一番新的含義。

因此,面對業已發生并迅速發展的事件,深度報道的記者要用敏銳的洞察力,結合豐富的實戰經驗,靈活運用逆向思維,甚至多維度去考慮問題,還原新聞事件真相,以及來龍去脈。記者看問題的角度、高度和深度有時決定了報道的質量,以及對受眾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影響。

總結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深度報道不僅有挑戰,更有機遇。深度報道作為一種高度類型化的新聞模式,作為傳統媒體的一種核心競爭力,依然有存在的重要價值和廣闊空間。[6]堅守在這個傳統媒體深度報道行當中的人,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與時俱進、直面困境、尋求突破,在選題設置、呈現形式、表達方式上做出改變,尋找深度報道的價值“增量”,拓展更大的空間。

因此,傳統媒體的深度報道記者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深度新聞做得更人性化,更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根據媒體本身的性質和讀者范圍,突出地方或者行業的新聞特質。尤其是要“到群眾中去”,深入到一線和基層,親身感知、體驗和思考,深挖新聞現象背后的內涵和本質,寫出獨到、鮮活、感人的深度報道。

參考文獻:

[1]陳世鐘.紙媒深度報道如何轉型應變[J].采寫編.2015(5).20-21。

[2]王亞紅.武瑾:全媒體時代“深度報道”含義新探[J].今傳媒.2015(4).18-19。

[3]宋立山.傳統媒體不做深度,還能做什么[J].青年記者.2015年2月下.18-19。

[4]張然.李楊: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深度報道的選題要義[J].青年記者.2015年9月.48-49。

[5]趙鵬.關于深度報道選題的思考[J].新聞戰線.2015(3).98-99。

[6]王如林.當前深度報道的困境與突破[J].青年記者.2015年9月上.46-47。

猜你喜歡
深度報道傳統媒體新媒體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新媒體時代,圖片故事應有哪些堅守和創新
SWOT分析法下網站新聞深度報道的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新媒體環境下深度報道的現狀與生存轉型思考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建立內容權威 運用網絡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