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夕陽簫鼓》談我國鋼琴曲的美學詮釋

2017-01-17 15:41王茜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美學價值鋼琴曲

王茜

摘要:本文以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黎英海先生演奏的鋼琴曲目《夕陽簫鼓》為例,通過對作品演奏的逐層分析,探討了我國鋼琴曲的美學價值以及其豐富且深厚的審美特征。

關鍵詞:《夕陽簫鼓》;鋼琴曲;美學價值

一、江樓鐘鼓

江樓鐘鼓是鋼琴曲的引子部分,在開始時,節奏是自由的散拍子。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暮色之中江面上的波紋,還有遠處微微傳來的鼓聲,春江花月的美好夜晚漸漸拉開序幕。當彈奏鼓點時,要注重踏板的力度和觸鍵的力度,這時候演奏的氣息要始終保持連貫和飽滿。在彈奏二分音樂、三連音和四分音符時,使用的是弱音踏板,觸鍵速度快,力度大,這樣才能將鼓聲的韻律模仿出來。不僅如此,還要全面結合作品的意境,鼓點保持純凈、質樸和平穩。隨后速度從慢到快,模擬琵琶音的輪指音色,雙手反向進行琶音和弦,指尖觸鍵細膩,肘部手腕保持彈性,以便于后期的快速換音。隨后出現的是古箏和簫聲,適當運用弱音踏板,手用橫向的力量貼在琴鍵上進行演奏,這樣才能夠營造出一種朦朧美的意境。

二、月上東山

月上東山是鋼琴曲的變奏部分,這是主題的延伸部分,采用的是中板速度。在旋律開始的時候,依然采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而且為了能夠營造出更急啊明快的音樂色彩,黎英海先生在改編時,將這一部分的主題旋律進行修改,做了上移,使得音樂的色彩更加鮮明形象,充滿了美好意境。演奏者要講作者的創作意圖進行深入地了解,做到全面掌控??梢詫⑿傻乃亩纫聘?,營造出月上東山緩緩升起的美妙意境。也可以運用連環扣進行過渡,將前段和后段進行自然和諧地連接,達到一種輕松自然、渾然天成的感覺。在彈奏時,雙臂自然下落,左手伴奏的音量盡量要輕,但是不能過于單薄,右手的指尖觸鍵,彈奏出的音響要有回蕩起伏的意蘊。

三、風回曲水

風回曲水是主題的引申,以自由的散板開始,速度逐漸變快。旋律和月上東山部分相似,但是也做了一定的補充,加入了大量的新元素,使得旋律更加動感。讓聽眾有一種看到微風吹拂江面的感覺,流水回蕩起伏,激起了層層浪花。月上東山是一種靜態美,但是風回曲水是一種動態美,因此在彈奏時,情緒上也要適當把握,從而才能將情感表達出來。左手的三十二分音符,彈奏的要清晰勻稱,但是力度不能過大,要注意韻律的把握,而右手旋律要重點突出,輕柔溫和地過渡到一個階段。

四、花影層疊

花影層疊這一段調性整整提高了五個度,一開始是小段自由的散板,在演奏時,演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內心感覺進行意境詮釋,速度和裝飾音則可以根據感覺掌握,找出一種朦朧和隱約的感覺。隨之就是主旋律的高音部分,速度較快,節奏也隨之變快。這里出現了四個顫音,要迅速將手臂的力度進行調整,雙手交替的演奏,模擬出琵琶的印象效果,彈奏保持平穩,音質飽滿,通過速度的變化,強化音樂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營造出一種水月鏡花的美妙感。在彈奏過程中,演奏者可以自行想象。這一段與風回曲水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段的彈奏難度相對較大,所以要保持手臂的自然和觸鍵的力度。

五、水云深際

這一段的節奏速度的整體布局是從慢板轉向中板,在中后部分,速度可以加快。速度的變化使得這段音樂變得連綿起伏,悠長婉轉。旋律首先使用的慢板的八度音符,營造中低音區的旋律,模仿的是古琴的音色,右手的旋律清脆緩和,使用弱音踏板。隨之是中板,色彩逐漸明亮,并帶有一系列的裝飾音,彈奏時,裝飾音要指尖緊扣,彈奏靈活自然。在音樂中,不同種類的傳統樂器的音色交織在一起,能夠將孤月與江水相印的美好畫面展現地透徹清明。

六、漁舟唱晚

這一段是《夕陽簫鼓》中最難的部分,也是獨具特色的部分。輕快靈活的小快板,奠定了輕松明朗的基調。在演奏過程中,要重視節奏的準確性,右手旋律都有一定的休止拍,還有高八度的音,模仿的是木魚敲擊的音響。彈奏時,顆粒感飽滿,連續自然,掌控好手指調音的力度,左右手進行自然交替,從而營造出活躍的氣氛。

七、橈鳴遠瀨、洄瀾拍岸

橈鳴遠瀨和洄瀾拍岸這兩段所呈現的是漁船回歸的場景?;貧w的漁船在江面上激起層層漣漪,宛若一幅曼妙靈活的畫面。因此,在演奏時,一般都會將這兩個段落結合在一起。這兩段在整首作品中也算是比較難的部分。在創作手法上,黎英海運用了傳統的慢起漸快的形式,這種形式掌握起來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在演奏的時候,需要不斷地反復演練。橈鳴遠瀨是從漁舟唱晚歌唱抒情性的節奏轉化成跳躍式的節奏,從模進音的短劇琵琶和弦開始,速度加快。并且要注重左手的觸鍵,增加手腕的力量,彈出來的音要做到擲地有聲,成熟穩重。右手要突出上方旋律,使用小連線進行彈奏,而這時音樂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才逐漸緩和下來。在洄瀾拍岸部分時,左手上的波音要干凈利索,突出上方音,逐漸加緊。左右手音區之間的距離較遠時,可以使用踏板進行連接。

八、欸乃歸舟

欸乃歸舟是作品的高潮,營造的畫面十分優美。演奏時保持均勻彈奏八分音符,以平穩地狀態進行。還可以持續使用切分踏板,以此營造意境,推進音樂旋律的高潮起伏。身體則要保持放松的狀態,手臂力量積極主動,手指快速敲擊鍵盤。音色才會顯得飽滿。整個部分的旋律忽升忽降,慢起快進,力度逐漸增強,將整首作品推向高潮。

九、結尾

這一部分與主題音樂之間相呼應,又一次回到了節奏自由的散板。演奏者彈奏時,氣息保持平緩,觸鍵輕柔,右手琶音表現出簫聲的嗚咽,彈奏出逐漸驅散,漸漸遠去的意境。左右手的琶音,使用弱音踏板,緩慢結尾。就像是漁舟晚歸已經停泊,歌聲也逐漸小時,江面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參考文獻:

[1] 代百生.中國鋼琴音樂的“中國風格”[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3(02)

[2] 鄒新華,楊澤,程秀芳.鋼琴曲《夕陽簫鼓》的創新性[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0)

基金項目:2014年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中國鋼琴音樂文化視野中云南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申報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編號:J14wJ01

猜你喜歡
美學價值鋼琴曲
夜的鋼琴曲(六)
文藝美學觀念與散文藝術價值研究
體育藝術的美學特征及美育功能研究
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及其價值的解讀分析
關于《詩經》中的婚戀詩及其美學價值分析
現代城市雕塑的美學意義探微
中國畫的高貴傳統
夜的鋼琴曲(二十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