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C前景分析及其在農業物聯網中的應用實現

2017-01-17 21:00趙偉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農業物聯網

趙偉

摘要:本文對NFC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分析,并與多種方式進行了對比,突出了NFC在某些領域的應用優勢,從而對NFC近場通信在各大領域應用前景進行了分析,最后結合RFID技術,提出了一種適應于農業物聯網農產品安全溯源的綜合型解決方案,高效實用。

關鍵詞:NFC;RFID;NFC-SIM;農業物聯網

一、前言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場通訊,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在10cm內交換數據。與RFID射頻識別技術相比,可讀可寫雙向傳輸、能直接集成為NFC-SIM卡置于手機內部,使用范圍廣泛。與Bluetooth相比,配對等操作簡單快速,而與紅外技術相比,NFC數據傳輸速度更快,且能耗低、安全性高,還可斷電識別。相對于條形碼/二維碼,識別速度更快、存儲信息類型多樣化。目前NFC的主要推動力來自移動運營商對NFC支付的商業化,然而隨著NFC-SIM卡的推廣,更多領域的需求隨之體現,如安防認證、物聯網終端應用等等,本文就NFC的技術特點對其在各領域的前景進行了分析,并結合RFID技術,對農業物聯網的農產品溯源問題提出了一種高效實用的解決方案。由此可見,NFC的目標并非是完全取代Bluetooth、Wi-Fi等其它無線技術,而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領域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

二、NFC基本原理

NFC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芯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NFC-SIM卡裝在手機上,能夠實現小額電子支付,讀取其它NFC標簽或設備的信息。NFC的短距離交互傳輸的特點,簡化了設備之間的認證識別過程,可快捷地進行無線連接、實現數據交換,逐漸演變成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支持NFC的設備可以在主動或被動模式下交換數據。在被動模式下,啟動 NFC發起設備(主設備),在整個通信過程中提供射頻場(RF-field),傳輸速度可以選擇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種,將數據發送到另一設備。另一設備稱為NFC目標設備(從設備),采用負載調制(load modulation)技術,以相同的速度將數據傳回發起設備。NFC-SIM卡【2】是通過采用SIM卡中的C6引腳與NFC控制芯片進行單線連接(SWP方案)的射頻IC卡,具備TAG能力的NFC手機內置了該種SIM卡。

三、NFC在農業物聯網中的應用

基于NFC的技術特點及優勢,其應用領域在不斷的被發現,在農業物聯網領域,RFID與NFC手機的組合,正逐步延伸RFID標簽與閱讀器的組合的部分功能,尤其在貼近公眾生活的農產品安全溯源【4】的功能實現上。在農業物聯網領域,如農產品入庫、流轉、運輸等流通場景,超高頻RFID與超高頻閱讀器的組合,能夠很好的應對物流的需求,保證倉庫管理各個環節數據輸入的速度和準確性,確保企業及時準確地掌握庫存的真實數據。而在農產品封裝成小包裝,直接上架面對消費者時,采用高頻RFID與NFC手機的組合,能夠使普通消費者,通過NFC手機,輕便的查詢出農產品的源頭。RFID標簽有LF、HF、UHF頻率之分,NFC手機對應使用的只是HF頻率(13.56MHZ)。

3.1基于RFID與NFC的農產品溯源的解決方案

農產品溯源系統【5】是追蹤農產品(包括食品、飼料等)進入市場各個階段(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的系統,有助于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以有機大米為例,從生產加工、倉庫中轉、市場銷售3個環節,結合農業物聯網的功能,闡明農產品溯源的解決方案,圖3為溯源方案框圖。

在生產加工階段,實時記錄田間的環境信息(例如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濕度等),通過無線網關發送到遠程的服務器,為農產品溯源提供源頭信息;在加工階段,農產品的溯源標簽RFID(超高頻)加到農產品的包裝袋上。在中轉運輸過程中,倉庫通過掃描RFID標簽,記錄農產品的出發地和目的地,最大限度保障農產品運輸環節的安全性。在銷售上柜階段,消費者可通過NFC手機近距離閱讀高頻RFID標簽,從而讀取有機大米的整個生產銷售流程。農產品的存儲、流通、加工、批發和零售各個環節采集到的數據上傳到農產品溯源信息中心后,最終通過NFC手機傳達到消費者手中,從而確保消費者對產品信息的深度了解。

圖3 基于RFID與NFC的農產品溯源方案框圖

3.2 NFC手機客戶端的編程實現

解決方案的主要由三部分構成:RFID信息采集錄入端、溯源信息中心服務器端和NFC手機客戶端。NFC手機客戶端在讀取農產品外包裝袋上的高頻RFID信息后,通過移動通信網絡上傳信息。本文著重介紹Android手機端NFC信息的讀取與存儲過程的實現,與中心服務器端的上傳下載過程,和其它數據無明顯差異。從Android2.3.3起,Android NFC API在該版本中得到全面支持,開放了 NFC讀/寫功能,允許應用程序讀取和寫入使用任何標準的NFC標簽/RFID(13.56MHZ)標簽。

當Android 設備掃描到一個tag,一個tag對象將被創建并且封裝到一個Intent里,NFC 發布系統用 startActivity把該Intent 發送到注冊了接受該種 Intent 的 activity 里。下面的方法處理 TAG_DISCOVERED intent 并且使用迭代器來獲得包含在 NDEF tag 負載的數據:

NdefMessage[] getNdefMessages(Intent intent){

NdefMessage[] msgs = null;

String action = intent.getAction();

if(NfcAdapter.ACTION_TAG_DISCOVERED.equals(action)){

Parcelable[] rawMsgs =intent.getParcelableArrayExtra(NfcAdapter.EXTRA

_NDEF_MESSAGES);

if(rawMsgs != null){

msgs = new NdefMessage[rawMsgs.length];

for(int i = 0; i < rawMsgs.length; i++){

msgs[i] =(NdefMessage)rawMsgs[i];}

}}}

得到msgs 后,通過接口SQLiteDatabase訪問SQLite數據庫,再通過移動網絡完成Android平臺與溯源中心服務器的數據交換過程。

參考文獻:

[1] 林龍等.基于NFC技術的標簽模式設計[J].微處理機,2013(6):31-36.

[2] 韓麗英,陳紹強.近距離通信的SWP方案及在SIM卡中的實現方法[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2010(03):31-34.

[3] 陳揚揚,宓永迪.二維碼與RFID和NFC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5):46-48.

[4] 趙金燕,陶琳麗等.基于RFID技術的動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統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4):528-531.

猜你喜歡
農業物聯網
南通農業物聯網發展現狀及其對策
農業物聯網平臺手機秘書功能分析與實現
農業物聯網雙光譜熱成像圖像融合模型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