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形的建筑

2017-01-18 22:38楊恬怡余小荔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11期
關鍵詞:建筑師美術館環境

楊恬怡?余小荔

在城市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生活的環境出現了很多問題,土地資源得不到良好的利用。身處高樓林立的城市,背后的浪費與破壞也都一一顯現出來。一種無形的建筑——覆土建筑則是順應時代背景,本文通過探索現代覆土建筑中生態出現問題的及形式與優勢可行性方法,提出為應對這些問題而出現的綠色建筑?,F代覆土建筑就在于解決一些生態完整性破壞、綠植覆蓋率過低等問題,為現代建筑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是以穴居和巢居為主要居住方式。根據“上者為巢,下者為營窟”,窯洞就是原始社會就出現的古代覆土建筑,人們利用自然饋贈的地理優勢和環境優勢,在天然的窯洞里,躲過風雨、抵御寒暑。同時窯洞也是和自然環境最好的結合,因為它來自自然、融于自然。古代覆土建筑的理念是人們當時處于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狀態并對現代覆土建筑提供了很好的設計思路。

現代覆土建筑研究背景

1.生態問題的出現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化建筑漸漸占領人們的視野。然而伴隨摩天大樓的玻璃幕墻同時出現的,還有光污染——候鳥失去方向感,破壞美好夜空,造成炫目;伴隨各種形態各異的建筑產生的,還有土地資源的浪費;伴隨山林房產開發導致的森林破壞。當城市化在不斷加速推進的同時,環境污染、能源浪費、土地資源緊缺等問題也開始出現。

如何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在城市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是需要城市規劃者反復推敲的。隨著人口的增加和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土地資源卻沒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很多建筑僅僅是為了追求外觀的好看而去浪費資源。在很多一線及二線城市的小區住宅用地中,綠化面積越來越小,樓與樓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導致了房屋采光變差,私密性降低,壓抑感變大等等問題。面對接踵而至的問題,一個新的概念也慢慢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里——綠色建筑。

2.綠色建筑的興起

早在第一次能源危機出現后,美國出現了一座生態建筑——美國明尼蘇達州Ouroboros生態住宅,它囊括了資源循環利用,例如,太陽能,風力發電,廢水利用等;它也采用了覆土屋頂,自然通風等自然誘導式設計。這就是最早的綠色設計,是將可持續建筑的尺度擴大至地球規模,希望整個居住環境能像Ouroboros一樣,整個建筑產業能自我循環,生生不息,可持續發展。Ouroboros生態住宅的這個概念是首創性的,它的每一個細節無一不體現著“生態”。

建筑產業是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角之一,全球建筑產業對地球能源的消耗超過了50%,同時造成聲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建筑垃圾污染等。我們生活在地球這個大環境中,當我們從原始時期開始認識自然,到改造自然,現在應當是順應自然,而不是破壞自然。

綠色建筑旨在可持續發展,生態,節能,健康。綠色建筑在不同的國家有不一樣的名字,在日本它被稱為環境共生建筑,在歐美它被稱為可持續建筑或者生態建筑。不管它的名字是什么,它的主題永遠是為了保護地球能源持續發展。

對現代覆土建筑的理解

1.現代覆土建筑的形式

在多種綠色建筑興起的現代,覆土建筑成為了一種熱門的建筑類型。與古代覆土建筑深埋地下的概念有所不同的是,現代的覆土建筑并不單指覆蓋著土的建筑,也不單指地下的建筑。它廣義的指以土、石、木等作材料,與大自然密切聯系著的建筑。它是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出發點的建筑學中的新興學科。然而在遙遠的古代,覆土建筑的原型卻早已出現,它提供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它在當時技術與環保意識并沒有形成的時候,就已經在順應自然,利用自然,改善自然方面有了很大的優勢。當前,建筑師肩負著服務于全人類的崇高職責,應該把熱衷于現代化建筑風格方面的爭論扭轉到如何解救地球的生態危機和環境惡方面來。建筑師如果不尊重自然的生態與環境應該算是不文明的建筑師?,F實要求我們積極投身于發展、創造與大自然和諧的“文明建筑”。它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形的建筑,它將建筑融入了環境,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自然。

2.現代覆土建筑的頂面

現代覆土建筑是地下空間的一種,建筑的是設計中的重點,它會出現多種變化的可能性,它的形態具有整體性,連續性,他有一個巨大的壯觀的整體效果,但并不突兀,在環境中完美的融合。日本建筑師安藤忠雄的作品直島美術館(圖1)就是形態具有連續性的代表,它位于直島的一座山上,它是一座地下美術館。直島地中美術館使用了安藤忠雄一貫的設計風格——清水混凝土,透過形狀各異的天窗采光。俯瞰全景,直島地中美術館完全融入了山頂的樹林中,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頂面的概念是由德國建筑師格羅皮烏斯1965年在他的著作《新建筑與包豪斯》中提出的——在建筑設計中要打破常規思維,將頂面作為地面,使建筑與環境更加和諧。根據覆土建筑的接地形式可以分為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

3.現代覆土建筑的優勢

現代覆土建筑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節能,節地,隔音性能良好,安全性能良好,室內環境質量較高,環境保護。

現代建筑更多的考慮到了經濟效益,甚至不考慮建筑是否適合當地的環境?,F代覆土建筑考慮到了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例如貝聿銘的盧浮宮擴建工程(圖2),由于處于巴黎的歷史街區,貝聿銘為了不破壞整個環境,將空間放在了地下,最小程度的占用地面空間。再比如,臺灣日月潭向山游客中心(圖3),它是由日本建筑師團紀彥設計的,建筑的主體是兩個大V組成。在設計之初,設計團隊考察了周邊的環境,日月潭周圍群山環繞,為了不讓建筑主體在環境中顯得特別突兀,于是,團紀彥將建筑主體融進周邊環境,形成了一個統一的、與周圍有聯系的整體建筑。隨著地形的起伏,建筑主體也隨著山坡緩緩升起,柔和的曲線就像連綿的山脈,建筑師強調的曲線美讓建筑更加的和諧。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圖4)的這個建筑被稱為“校園谷”。由于這個建筑所處的位置是山谷,所以設計者就按照原有地形設計了這個集教室、圖書館、餐廳為一體的建筑。這樣開敞的設計又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小廣場,屋頂則是學生休閑的公園,梨花女子大學的建筑的優美曲線不僅僅是對于自然環境的尊重,更是對周邊環境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現代覆土建筑由于與生態結合的比較好,所以,不論是從室內還是到室外,都符合了綠色建筑的標準。由于四周的綠植覆蓋率較高,所以室內的環境質量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標準。美秀博物館(圖5),它是著名建筑師貝聿銘在日本滋賀縣的建筑。它遠離城市,雖然有了很好的地理優勢,但是建筑的80%仍然埋在地下,為的是要保護山上的自然環境。貝聿銘第一次到這里時便說“這就是桃花源”,的確他建造了一個桃花源,沒有生硬的建筑線條,只有屋頂和連綿的山峰一起律動的節奏。但是為了強調與外界的聯系,貝聿銘還專門建造了弧形的隧道,隧道口有微光,走至隧道末才能看到博物館主館的中間部分,山林掩映中的坡頂小屋,然后走一段吊橋,拾階而上,最終進入展館大廳。

現代覆土建筑有良好的安全性。比如古代覆土建筑中的陵墓,由于里面多是古代高官貴族的珍品,大體量的建筑埋于地底主要是為了達到防盜的目的;由于地下開鑿時無法做到四通八達,所以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盜作用。所以現代建筑中,有大量珍貴藏品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則更加適合采用覆土建筑的形式。李禹煥美術館(圖6),它是安藤忠雄為韓國極簡主義藝術家李禹煥設計的個人美術館,李禹煥設想中的美術館和洞窟一樣,安藤忠雄按照他的意愿,設計出了互相連通三個箱型展示空間,他們同時也是地下獨立的一個個體,不與其他空間有所牽制。

現代覆土建筑與環境

1.現代覆土建筑的氣候環境

地下的特性主要有:隔熱性,恒溫性,恒濕性,抗氣候性。地面五米以下基本不受溫度變化影響,穩定性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在地下室里總是冬暖夏涼。覆土建筑正是有這樣的優勢。土壤具有良好的隔熱和儲熱性能,由于屋頂的覆土,所以室內的溫度波動較小,相比普通建筑需要開冷風和采暖,現代覆土建筑則大大節省了能耗?,F在許多覆土建筑都會設置中庭,這樣一來,采光和通風的目的都可以在中庭實現,例如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圖書館(圖7),巨大的中庭解決了燈光能源的過度消耗,同時自然采光有較強的殺菌消毒的功能,對于覆土建筑有很大的意義。

2.現代覆土建筑的生態環境

自然生態環境也是覆土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外形的主要來源。它的主要設計手法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讓建筑與環境完全融合,讓建筑仿佛在環境中隱身了一樣,這種手法一般是為了保證景觀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另一種手法則是強調環境與建筑的對比之美,最大化突出人工之美。三星堆博物館就是這種手法的很好體現(圖8)。

生態環境與現代覆土建筑碰撞與結合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他們往往以自然的形態出現,例如大阪國立美術館(圖9),它是美國建筑師西薩佩里在日本大阪的作品。這是一座建筑結構主體在地底下美術館,但是建筑師將一部分的建筑物露在地面上,具有很強烈的延伸感,它的寓意是池塘上生命力旺盛的蘆葦。在大阪現代化的城市環境中,這個建筑一點也不顯得突兀。在日本寸土寸金的土地上,這樣一個體量龐大的美術館將它埋在地下,很好的利用了地下空間。

現代覆土建筑一定要長遠的考慮其對生態環境的長期影響,因為現代覆土建筑就是設計師為了抵抗如今較為糟糕的生態環境而設計的,所以,我們應該長遠的將覆土建筑設計與生態學相結合。

生態學的思想大體上可以總結為三點:原生態,公共參與和環境協調。具有原生態理念的建筑應最大限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建筑語言返璞歸真,具有粗礦,原始,混沌的特質。同時它又將自然美和人工美融為一體,從而產生新的原始語言。

結語

現代覆土建筑之所以說是一種無形的建筑,因為它與自然融合在了一起,它成為了自然的一部分?,F代覆土建筑作為綠色建筑的一種,它是值得整個建筑行業探索和推崇。在越來越多的高樓林立在城市中,自然環境被破壞的越來越厲害時,也許我們更加應該思索,我們是否應該把城市的綠色還給它。

(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大學)

猜你喜歡
建筑師美術館環境
鋼·美術館展覽現場
鋼·美術館二層展廳 鋼·美術館一層展廳
胖胖的“建筑師”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去美術館游蕩
環境
美術館
當建筑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