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發與品牌建設

2017-01-18 00:30張繼榮李潔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文化育人品牌建設

張繼榮++李潔

摘 要:校服是國家、地區、學校文化積淀的體現,是學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校服的設計不僅要緊扣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時代旋律,還要能夠符合學生們內心需求和個性特征。因此,校服設計應融入民族文化和校園文化,突出學生青春好動、富于朝氣的特點,創新現代校服設計理念。

關鍵詞:文化育人;校服研發;品牌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5-0280-02

校服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是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積淀的體現。展現了其教育水平和文化水準。校服是學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 是展示校園文化的窗口。校服的設計不僅要緊扣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時代旋律,還要能夠符合現代校園整體文化氛圍的要求,符合學生們內心需求和個性特征。因此,校服設計應融入民族文化和校園文化,突出學生青春好動、富于朝氣和現代教育校園文化設計理念。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與湖南旭榮制衣有限公司合作進行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發與品牌建設,通過校服的需求調研,重點在校服的文化性、安全性、功能性、舒適性、美觀性等方面進行了科技攻關,成功將侗錦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以及學校校歷、校訓、校風等校園文化融入校服設計之中,并在校服拒水、防油、易去污、警示性等方面有了新突破。校企合作的新型校服,與民族文化、校園文化有機結合,引領了校服設計符合現代校園整體文化氛圍、符合學生們內心要求、突出學生青春好動、富于朝氣特征的理念, 對于推動校服行業企業的發展與提升,做家長、學生、學校、社會滿意放心的校服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凇拔幕恕钡男7邪l與品牌建設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校服文化創意設計研究

鑒于目前校服文化內涵不豐富、風格特征不明顯、版型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將侗錦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以及學校校歷、校訓、校風等校園文化融入校服設計之中,使校服設計與民族文化、校園文化有機結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校服的款式、面料、版型、工藝等方面進行創新,融入侗錦圖案、色彩、工藝及材料等具有湖湘特色的非遺元素,融入學校校歷、校訓、校風等校園文化,研發了一系列深受學生、老師及家長喜愛的具有民族文化元素和學校文化特色的創新性校服。使校服具有文化性、時尚性、個性化。通過校服的文化創意設計,創新了“民族文化育人”和“校園文化育人”的校服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以學校、家鄉、民族、國家為榮,具有民族自豪感,認同和追隨傳統文化和校園文化,通過校服實現文化育人功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一)民族文化元素

1.侗錦色彩元素。侗錦有彩錦、素錦之分。彩錦常用紅、綠、黃、紫、藍諸色棉線織成,色彩繽紛,十分艷麗,圖案多幾何紋,中雜各色彩花、蝴蝶、鳥獸。素錦則在白底上以青線編織而就。具有“侗錦”民族文化元素的創新性校服,采用了彩錦的色彩元素進行搭配。用白、灰色等無無彩色與紅、橙、綠、藍等有彩色搭配。紅色、橙色、藍色、綠色等色彩的純度較高,搭配之后,更加顯得色彩濃郁,具有強烈的對比效果。具有“侗錦”民族文化元素的創新性校服,采用了素錦的色彩元素進行搭配。白色配以藍色,體現出含蓄、淡雅的風格基調。

2.侗錦圖案元素。具有“侗錦”民族文化元素的創新性校服,融入了侗錦圖案的創新變化,侗錦的菱形紋,十字紋、長方形剪貼繡片以及侗族傳統的吉祥紋樣“太陽花”紋飾,均通過打散重構的方法,靈活應用于校服設計中。圖案結構緊密,色彩對比強烈,整體藝術效果顯得絢麗奪目。

3.侗錦材料元素。具有“侗錦”民族文化元素的創新性校服,使用了原生態的“侗錦”材料進行設計搭配,以棉質為主的“侗錦”材料,給人平實、溫暖、樸素的感覺,具有古樸、雅拙、秀麗的藝術風格。

(二)校園文化元素

1.長郡中學的校園文化元素。長郡中學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1904年由長沙知府顏鐘驥創建,始稱“長沙府中學堂”,在長沙首倡新學。百余年來,長郡中學以“樸實沉毅”為校訓陶鑄群英,在傳承百年歷史文化精髓與發掘現實潛力的結合點上,堅持“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實踐“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成材先成人”的育人思想,形成了品牌。根據長郡中學的校訓精神和辦學理念,長郡中學的系列校服設計以藍色為主要色彩基調,在色彩心理學中,藍色代表豁達、沉穩、冷靜、理智、安詳與廣闊,不同色相、純度和明度的藍色搭配黑色、白色、灰色,并點綴紅色、黃色等純度較高的色彩,寓意長郡中學“樸實沉毅”的校訓理念和“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另外,還以“長郡”名稱和“樸實沉毅”校訓創新設計了多種標志,應用于長郡中學的系列校服中的不同部位,以此引導學生們以“長郡”為榮,認同“樸實沉毅”的校訓文化,通過校服設計,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2.湖南第一師范的校園文化元素。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其前身為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61年)著名理學家張栻創辦的長沙城南書院,學校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的美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毛澤東親筆題詞“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作為校訓。徐特立題詞“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作為校風。依據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校園文化歷史與特點,湖南第一師范城南書院校服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式風格為主,結合西式英倫風格的廓形,體現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結合,呈現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子優雅、沉穩的氣質??钍皆O計上采用了輕中式風格,融入了對門襟立領、純手工盤扣、搭袢等傳統的中式元素,極具東方韻味。大面積的灰色系與藍色搭配,與學?;疑髡{的建筑相得益彰,又暗喻“實事求是,謙虛謹慎”的校風校訓。系列校服中點綴的紅色,寓意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革命歷史與文化底蘊。通過校服設計,強化學生們繼承學校的歷史與文化,強化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感。

二、校服功能性和安全性研究

鑒于一些校服的質地粗糙、不吸汗、起靜電、斷線、破損、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標等問題,鑒于中小學生好動、自理能力不強的特點,通過與面料廠家合作,進行新材料的研發,在織物表面施以能降低其表面性能的化合物,從而獲得具有拒水、防油和易去污效果,研發了“拒水、防油、易去污”功能性面料;將反光材料合理運用于校服設計中,開發了從任意角度均可觀察到反光的校服,具有警示作用,提高了學生的人身安全指數。校服新材料的研發,大大提高了校服的功能性與安全性。

三、校服舒適性研究

益陽市苧麻資源豐富,是國內最大的優質苧麻基地,有7000多年苧麻種植、加工的歷史,有上萬戶麻農,數百家麻紡企業形成的產業集群,是全省50個產業集群之一,益陽市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認定為“中國麻業名城”。接觸人體皮膚的校服有“人體第二皮膚”的稱譽,隨著人們健康環保意識的增強,更加追求校服的舒適與保健功能。中小學生年齡尚小,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在校服穿著過程中,在判斷、分析、自我調節著裝感受方面的能力還不成熟。因此,選用優質苧麻等天然纖維作原料制作校服, 即選擇不同品種、不同比例、不同規格的纖維進行混合,進行合理的紡紗及組織結構設計,通過織造和特殊的后處理工藝,生產舒適、益于保健的生態針織面料,具有手感柔軟、透氣性高、抗菌、色牢度好的特點,生產出手感好、益于保健的生態紡織面料;同時在縫制工藝、輔料選用等方面做出嚴格規定,以滿足制作優質校服的要求,保證了校服的舒適性和生態環保。

四、校服設計人才研究

以設計時尚、安全、環保、健康的校服為主題, 以發現與培養優秀的校服裝設計師為宗旨,舉辦了由湖南工藝美術職業教育集團主辦、湖南旭榮制衣有限公司協辦的“旭榮杯”最美校服設計大賽,通過“旭榮杯”最美校服設計大賽,儲備了設計版權,提高了設計水平, 為培養優秀校服設計師,打造優秀的校服設計師人才隊伍提供了平臺,促進了校服的產業化進程。

將校服設計項目導入畢業設計,在2016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舉辦了“旭榮杯”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畢業生作品發布會,由校企合作研發的侗錦系列校服產品特色鮮明,廣受好評。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獲得“人才培養成果獎”, 學生龍靈美的作品《虛實相交》獲最具商業潛力大獎。

五、校服品牌建設及產業化研究

根據校服的特點和現狀,重點研究校服的設計、生產和市場推廣,利用人體三維測量技術、數據庫等,進行少兒人體尺寸的數字化模型研究, 使校服設計與人體尺寸有機結合,做到“一校一款、一生一號”,使校服的設計與生產由標準化大生產向規模定制生產﹙批量定制﹚轉變,解決個性化需求和庫存問題。以“專、精、特、新”為品牌特色,以“健康、時尚、科技、環?!彼脑弦坏睦砟?,實施品牌戰略,提高校服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培育校服加工龍頭企業。

制訂了學生服設計規程的地方標準, 規定了校服設計的總體要求、設計原則、設計流程、設計輸出、質量管理、售后服務和適用標準的技術規范。校服地方標準的制定,完善了校服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體系,有效促進了校服的產業化進程。

猜你喜歡
文化育人品牌建設
淺析大學文化育人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提升企業品牌核心價值的營銷策略
技術文化
唯品會的品牌塑造研究
魯班文化育人的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