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蓮縣編辦“三個轉變”創新機構編制管理

2017-01-19 14:30陳兆華
機構與行政 2016年12期
關鍵詞:三個轉變創新

陳兆華

近幾年來,五蓮縣編辦按照“嚴控總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增減平衡”思路,以實名制管理、機構編制評估和監督檢查三項工作為抓手,突出“三個轉變”,在創新機構編制管理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促進機構編制資源效益最大化,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一、工作理念上由重視數量管理向質量管理轉變。工作重點從機構設置和規格管理為主向職能配置、職責履行管理轉變;在編制分配與使用管理上,打破“編制單位所有”、“平均分配”、“一定不變”等舊的思想束縛,確立編制資源“總量控制、動態管理”和“區域共享、按需調節”理念,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單位運行狀況和實際需要合理分配和及時調整各單位的編制數,管住、管活編制。具體工作措施上以實名制信息系統管理為手段實現機構編制精細化管理。一是專人專機管理。確定專人負責實名制管理系統操作運行,并配備內網專用保密電腦、打印機,專人專機確保系統運行有保障。建庫之初,組織各部門單位對“機構管理”中的42個指標項,“人員管理”中的76個指標項逐一維護,確保系統信息數據全面、完整。從2015年3月開始,各部門單位用編申請、增員入編、減員出編等機構編制業務全部進行網上辦理。二是變動必有正式文件。機構數、編制數、實有人員、領導職數、內設機構等所有入庫數據必須有正式文件支撐,確保數據真實有效。三是動態更新調整。機構調整、內設機構增減、編制調整、實有人員調動增減等機構編制變化事項,全部第一時間辦理變動手續并及時更新數據,確保實名制管理系統數據更新及時。

通過使用實名制系統,一方面為機構編制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2015年,依靠實名制系統,先后完成了全縣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年齡層次分析、40歲以下人員崗位結構分析、近五年來全縣機關事業單位進人情況分析等,為加強和創新機構編制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在全縣干部選拔、人員調配、編制調整等工作中,通過實名制系統提供相關數據供領導參閱,得到了領導的肯定與好評。在解決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中,完成全縣中小學教師年齡、崗位結構分析,為解決“大班額”問題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2016年,組織、人社部門完成干部檔案整理工作后,我們隨之組織各單位對照整理結果,校對和維護人員出生日期、參加工作時間、個人身份等重要指標項,提高了實名制系統的準確性和權威性,也為下步開展機構編制人員經費共用信息平臺試點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實名制系統也成為防止變相設置機構、超編進人的“紅線”。在機構調整中,新設機構全部按照“撤一建一”原則,沒有突破機構限額。在進人工作中,我們安排一名同志既負責制訂進人計劃,又負責實名制工作,做到以實名制數據為前提安排進人計劃,從源頭上防止超編進人。自2010年以來為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安排用編進人計劃1423名,其中教育系統488名、衛生系統267名,既保障了重點行業和民生領域的人才需求,又沒有發生一例超編進人。

二、工作方式上由監督管理向管理服務結合轉變??朔毓芾磔p服務現象,以機構編制評估工作為抓手,全面掌握被評估部門的職能配置及職責履行情況,在機構設置和編制資源配置中向職能強化、發展需求大的部門和單位傾斜,切實幫助部門單位解決因職責不清、職能交叉造成效率低下,因編制不足造成人才緊缺、人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一是與機構設置相結合。根據評估掌握的情況,在現有機構編制資源內,優化機構設置。2016年,圍繞政府服務群眾,解決群眾訴求,設立了縣群眾服務中心,建立民生服務熱線和社會管理服務研判平臺,專門受理、解答、督辦群眾的困難和問題,解決群眾的煩心事、難辦事。圍繞惠及民生,在12處鄉鎮(街道)各設一所中心幼兒園,讓更多的孩子從小就接受優質學前教育。二是與調整編制結合。根據評估結果,對職責任務重的單位部門增加編制,對職責任務弱化的減少編制,使部門單位編制與承擔的職責任務相協調。為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調劑138名編制用于行政執法大隊建設。為做好不動產登記職責和機構整合工作,從相關單位劃轉29名編制用于組建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各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核定編制5至7名,鄉村規劃建設監督管理辦公室8名,環境保護工作不少于3人,為加強監管工作提供編制保障。三是與簡政放權相結合。通過評估,全面掌握被評估部門的職能配置及職責履行情況,推動建立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以及下放權力事項。全縣42個部門單位保留行政權力事項3896項(不含垂直部門),權力事項壓減2064項,壓減比例為35%。梳理出40個部門主要職責341項,具體責任事項1525項,追責情形7219項;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監管制度325項;對42項交叉的部門職責進行了梳理,分清主辦、協辦關系,并列舉相關事例加以說明;梳理出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公共服務事項105項;最大限度地向園區放權,目前已分兩批下放市北經濟開發區124項縣級行政權力事項。

三、工作機制上由各自為戰向合作制約轉變。在加強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中,積極與組織、財政、人社、審計等部門聯動,建立協調機制,通過定期核查、專項檢查、聯合督查等形式,及時查處機構編制違規違紀行為,切實維護機構編制管理嚴肅性和權威性。一是注重紀律建設,嚴把約束關。根據機構編制政策法規,結合實際,規范完善編委工作規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調動規定、借調人員管理工作規定、鄉鎮向縣直部門調動人員的規定等規章制度,對機關事業單位有關機構編制事項辦理涉及的條件要求、操作程序等作出明確規定,逐步建立起一套體系完備、操作性較強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規范,實現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提升了工作效能和工作透明度。二是注重前置審核,嚴把程序關。以縣委、縣政府文件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管理的規定》,全面建立編制使用許可制度,規范用編申報、許可審批、許可執行、經費配套等程序,要求機關事業單位提報的編制使用申請,需經編辦提出審核意見并報請有關領導同意后,才能由組織、編制、人社、財政部門嚴格按照核準的編制使用范圍和數量辦理相關事宜,充分發揮編制部門的“龍頭”和“閘門”的作用。三是注重編制效益,嚴把源頭關。堅持“凡進必考”原則,合理配置用編進人計劃。牢固樹立“使用一個編制就是使用一個人才”的觀念,本著充實基層、優先補充急需崗位和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原則,以提高人員素質、優化隊伍結構為重點安排招考(聘)計劃;實行多退少補、總量控制,全年新增人員總量不超過本年度自然減員數額,做到既要人員編制只減不增,又要滿足全縣經濟發展需要;不再為職能弱化、體制機制面臨調整的單位安排進人計劃。截至2016年10月31日,剔除工商、質監、交警下劃因素,全縣財政供養人員較2012年凈減532人,連續5年只減不增?!踝髡呦抵泄参迳徔h委組織部副部長、縣編辦主任 E:YT

關鍵詞:三個轉變 機構編制管理 創新 只減不增

猜你喜歡
三個轉變創新
試論“三個轉變”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載體
實現“三個轉變”切實落實監督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