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暢氣通絡手法配合熱奄包治療頸型頸椎病30例臨床觀察

2017-01-19 18:22凌耀權鐘平楊仁軒曾祥毅關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臨床療效

凌耀權鐘平楊仁軒曾祥毅關銘坤夏穎郭程湘

【摘要】目的:觀察頸型頸椎病采取郭程湘“暢氣通絡手法”配合中藥熱奄包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頸型頸椎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各30例,治療組給予暢氣通絡手法配合中藥熱奄包治療,對照組僅給予中藥熱奄包治療,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933%,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70%,兩組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郭氏暢氣通絡手法配合中藥熱奄包治療能夠明顯改善頸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頸型頸椎??;暢氣通絡手法;熱奄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21-0078-03

Abstract:

Keywords:

頸型頸椎病也稱局部型頸椎病,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本病多有長期低頭、頸部姿勢不當、過度勞累、枕頭過高、睡姿不正確或感受潮濕及風寒等造成頸背部肌肉、韌帶及頸椎小關節、椎間盤等勞損所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手機以及互聯網的普及,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該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近年來逐年增加,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1]。頸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最初階段,也是治療最為有利的時機。在臨床上極為常見,是最早期的頸椎病。筆者用郭氏暢氣通絡手法配合中藥熱奄包治療頸型頸椎病,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康復科收治的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0~52歲,病程025~136年;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3~50歲、病程032~15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012版)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頸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2]。病癥表現為頭枕部、頸項部、肩背部及上肢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頸椎X線片上可以有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輕度頸椎骨質增生及頸椎小關節紊亂等變化,但沒有頸椎椎間隙變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

13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頸型頸椎病診斷標準的患者,年齡范圍為20~53歲,且頸椎病程≤2年。病例排除標準:頸椎椎管狹窄、頸椎及椎管內腫瘤、頸椎外病變、骨關節結核、骨髓炎及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重大內科疾病,不能耐受治療或局部皮膚感染、潰瘍、瘢痕或具有熱奄包治療禁忌癥者。

14方法

141對照組中藥熱奄包治療。在康復科門診行中藥熱奄包治療:取我院康復科自制八子散鹽袋,以中藥白芥子、萊菔子、五靈脂、蘇子、茺蔚子、菟絲子、吳萸子、女貞子組方,并采用鹽腌制而成,用時在奄包袋上灑少許水,然后用微波爐加熱2~3min,取出熱敷于患處,溫度適宜,不宜過燙,一般溫度為40~60℃。注意熱奄包溫度,防止發生燙傷。治療時間為20~30min,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142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郭氏暢氣通絡手法。①患者先取俯臥位,術者先用掌根揉法及[XC字1.EPS;P]法放松頸肩部、背部、操作約3min,再用醫者雙手拇指指腹分推頭枕部、頸椎棘突、點揉大椎、肩井、天宗穴及阿是穴,拿捏頸項部、肩背部,操作約5min。②患者仰臥位,術者用雙手指對頸椎兩側橫突處通絡、點穴,重點對風府、風池、缺盆等穴點按,醫者雙手指指腹頂住頸椎棘突,逐一向上推按,重復3次,用力逐漸加重,操作約3min。③調整頸椎小關節手法:雙手合握頸項部,從頸胸椎節段開始逐步上提,恢復頸椎生理曲度。④頸椎牽拉手法:術者一手托患者頭枕后,另一手托患者下頜部,輕輕左右旋轉頸椎,確?;颊哳i部完全放松后,即刻縱向牽拉頸椎,頸部后伸休息1min。⑤整理手法:用輕柔掌摩手法放松頸項部、肩背部及上肢2min結束。整個頸椎暢氣通絡手法過程約20~30min。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

15評價指標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頸型頸椎病的療效標準。治愈:癥狀基本消失,陽性體征明顯改善;好轉:原有癥狀減輕,頸、肢體功能改善;未愈:患者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2]。

疼痛積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VAS卡是一種由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監制的繪有疼痛刻度的評分卡,卡的兩端分別表示無疼痛(0′)和疼痛最強(10′)。分別記錄治療前后頸型頸椎病患者VAS評分結果。

16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使用百分率(%)表示,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郭氏暢氣通絡手法配合中藥熱奄包治療頸型頸椎病臨床療效優于單純用中藥熱奄包治療。見表1。

32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積分比較兩組治療后,兩組VAS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兩組間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2。

3討論

頸型頸椎病屬中醫“項痹”范疇。多因患者勞累過度、外傷等損及經脈或頸背部感受風寒濕氣,致氣血不暢,導致經絡氣血阻滯不通或失養而發病。郭程湘老師為峨眉派武術傳人、推拿專家和峨眉派“暢氣通絡法”手法創始人。郭老師的“暢氣通絡法”源自峨眉派功法,主張醫者平常注重內外兼修,加強練功,提高施術者的體質,練就充沛渾厚“內勁”,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治療,達到療效[4]?!皶硽馔ńj推拿手法”以暢氣為本,通絡為要,使氣血運行更通暢。為患者治療時,在患者的經絡穴位上施以點、按、揉、拿、捏、顫、拍、牽拉等手法[5]。治療時,患者能感到“輕而不浮、重而不痛”。具有緩解頸、肩、背部肌肉痙攣,使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改善頸椎力學平衡,提高皮膚溫度,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肌肉筋膜痙攣得到緩解的作用。通過醫者縱向牽引可打通患者整個督脈,調節氣血,調和氣機陰陽,通過對頸部周圍肌群及韌帶的牽拉刺激而保持其柔順性,使頸椎保持穩定性[6]。頸型頸椎病一般以勞損、寒凝痹阻經脈所致,不通則痛。故治療原則應予以散寒除痹,舒筋通絡[7]。中藥熱奄包為中醫傳統療法之一,歷史悠久,療效顯著。中藥熱奄包是將中藥藥包加熱后置于身體某一特定部位上,從而達到溫經通絡、祛濕驅寒、行氣止痛等效果[8]?,F代研究認為中藥熱奄包療法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復[9]。

本研究采用郭氏暢氣通絡手法配合中藥熱奄包治療頸型頸椎病,通過比較總有效率,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郭氏暢氣通絡手法配合中藥熱奄包療法治療頸型頸椎病,能夠彌補中藥熱奄包的不足,通過手法縱向牽拉能緩沖椎間盤組織對周圍的壓力,有利于突出的髓核組織回納,使橫突孔間的椎動脈得以復原,還有牽開被嵌頓的關節突、關節滑膜等作用。二者相輔相成是治療頸型頸椎病的有效方法,效果明顯,療效迅速,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JP2]李麗, 沈彤,吳澤勇,等.運動療法結合手法治療頸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13(9):860-862.[JP]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188-189.

[3]李仲廉.臨床疼痛治療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73-177.

[4]劉萬鵬,楊仁軒,郭程湘,等.峨眉派“暢氣通絡手法”治療頸椎病體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5(2):186-187.

[5]范京強,郭程湘,溫勇,等.郭氏“暢氣通絡”手法配合運動針法治療落枕50例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17):54-56.

[6]范京強,郭程湘,陳博來,等.郭氏“暢氣通絡”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2):2267-2269.

[7]聶汝倩,鄭慶元,周艷,等.中藥熱奄包治療頸椎病的臨床護理[J].當代護士,2009,5(1):59.

[8]王曉琦.中藥熱奄包治療頸椎病的臨床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11):291.

[9]宋曉勤,曹少玲,何潔茹,等.中藥熱奄包結合康復教育治療頸椎病40例的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24):4104.

(編輯:穆麗華)

猜你喜歡
臨床療效
CRRT在重癥胰腺炎中的應用及護理
核苷類藥物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效果研究
黃葵膠囊聯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