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探討

2017-01-19 00:13呂洪偉黎明方靜
中國總會計師 2016年11期
關鍵詞:企業會計會計核算核算

呂洪偉+黎明+方靜

摘要: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異常嚴峻和復雜,經濟增速持續放緩,油品價格持續低迷,國家全面深化國企改革,油氣行業市場化進程加速,低油價嚴重威脅成品油銷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為積極應對風險考驗,促進公司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C銷售公司積極探索和創新股權企業管理方式,本文擬對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型參股企業 一級集中核算

C銷售公司股權投資項目共計36項,其中全資項目3項、控股項目16項、參股項目17項,參股項目占股權項目的47%。股權項目擁有136座加油加氣站、1553名員工,2015年銷售汽柴油95.11萬噸,獲得投資收益1.2億元,占公司利潤總額的7.78%。股權合作作為加強網絡開發、開拓零售市場的重要手段,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創效能力。

一、項目實施背景

(一)小型參股企業的定義及現狀

小型參股企業是指公司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但未能實現控股的企業,該類企業往往規模較小、人員較少、經營范圍較窄、業務結構單一、組織結構簡單、制度建設不全、管理水平有限。與控股、合營企業相比,公司不直接參與小型參股企業的經營管理,對其控制力較弱;同時,受小型參股企業信息化水平的限制,相關經營數據、財務數據無法及時共享,使得公司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參股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風險因素較多。

(二)小型參股企業會計核算現狀

1.財務人員專業能力不強,會計核算規范性有待提升

受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制約,為節約成本,小型參股企業往往難以配備足夠數量的具備一定專業勝任能力的財務人員,有的甚至只有兼職人員。財務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加之財務制度建設滯后,財務管理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會計核算規范性不強、會計核算質量較低,財務信息的真實和準確性不高,不利于參股企業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也無法滿足管理層、股東管理決策的需要。

2.會計信息化軟硬件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核算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要求。小型參股企業規模較小、經營范圍較窄、業務結構單一,對財務電算化的軟硬件投入不足,對會計信息化建設缺乏長遠、系統規劃,信息化水平較低,其會計電算化水平多數僅停留在會計核算層面,會計的管理和監督職能未得到充分發揮。

3.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健全的會計監督體系

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健全受控的會計監督體系是企業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受自身規模限制,為盡可能地降低經營成本,小型參股企業往往只組建最小規模的財務部門,甚至只有1、2個兼職人員從事財務工作,財務不相容崗位無法分離,難以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監督體系。

(三)小型參股企業財務數據信息化獲取難度大

1.信息化水平較低,財務數據信息化獲取困難

由于會計信息化程度不高,一方面小型參股企業信息共享程度較低,數據獲取方式原始,實時性較差;另一方面,小型參股企業許多財務信息依靠人工統計、報送,數據加工計算工作量大、耗時較長,原有的分析統計方式已不能滿足現在快速、高效的管理需求。

2.股東價值立場和管理思路差異,制約信息化水平提升

在價值立場和管理思路上,C銷售公司作為大型國企,股權合作項目更注重擴大經營規模、占領市場份額、引導消費習慣,穩定、可持續發展。對方股東則更關注短期利益,管理方式較為靈活和松散,對C銷售公司嚴格的要求、繁瑣的流程不適應、不理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積極配合推行精細化管理,不利于企業自身財務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導致財務數據信息化取數困難。

(四)參股企業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相關要求

為規范會計業務核算,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小型參股企業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

1.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財務決策制度,明確決策規則、程序、權限和責任等;二是建立財務風險管理制度,明確經營者、投資者及其他相關人員的管理權限和責任,按照風險與收益均衡、不相容職務分離等原則,控制財務風險;三是建立財務預算管理制度,以現金流為核心,按照發展戰略,對資金籌集、資產營運、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財務活動,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2.加強會計核算業務管理

一是應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確認、計量和記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及時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二是建立和完善會計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鑒定銷毀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技術和措施,保證會計檔案的真實、完整、可用、安全。

(五)目前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及輔助小型參股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設想

C銷售公司按照集團公司信息技術總體規劃,建立了以ERP系統為核心,以加油站管理系統(B4)、一次物流系統、二次物流系統和油庫管理系統為支撐的五大信息系統。FMIS2.0財務信息系統與五大信息系統高度融合,能實現FMIS對ERP業務單據的追溯查詢與數據綜合查詢;同時FMIS系統的設備、物資、工程項目等管理模塊,實現了業務數據全方位共享和自動流轉,系統間集成化、協同化、自動化程度高。C銷售公司還自主開發財務綜合信息平臺,構建智能化稽查模式,實現商品、資金實時稽查,完成遠程盤點、升損分析、清分清算等財務日常管控工作。通過信息化系統的深入推進,C銷售公司實現了公司財務管控的整體性、可控性、集約性和及時性的構建。

目前,C銷售公司股權項目發展速度快,成品油銷量和利潤均已超過公司總量的10%。為強化小型參股企業管理,實現財務專業線對參股企業全過程督導與管控,公司對小型參股企業實施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模式,將公司信息化建設經驗和技術移植到小型參股企業,從而實現小型參股企業數據采集和分析自動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決策支持能力。

(六)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的優點與難處

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是C銷售公司深入推進股權企業專業線管理、實現股權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提高參股企業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相關性,提高內部風險控制能力,提升參股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從而強化公司對股權企業的風險管控,提升股權企業的創效能力。

然而,由于股權企業股東構成多元化,股東之間的協同合作、平衡博弈將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參股企業各方股東可能從自身利益出發,抵觸參股企業推行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模式。另外,由于小型參股企業財務人員配備、專業勝任能力、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在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推行初期,人員培訓、系統功能優化、軟硬件設備投入、系統維護等方面將面臨一系列問題。

二、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的主要做法

(一)依托現有總部級核算軟件及省級數據中心硬件搭建會計一級集中核算系統架構

1.準備階段

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測試環境在2016年5月12日前搭建完畢,5月16日召開小型參股企業一級核算啟動會,向各參股企業、托管二級公司傳達一級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爭取各方面的支持。5月20日開始,對參股企業財務人員、托管二級公司股權管理人員及其系統管理員進行視頻培訓,并進入測試賬套進行模擬操作,5月21日培訓結束,6月1日正式上線。

2.會計一級集中核算系統構架

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賬務體系整體結構:

責任中心+會計科目+輔助核算

其中,明細責任中心27個,一級會計科目90個,輔助核算包括:

要素臺賬5個,分別為往來單位、個人往來、現金流量、成本中心、產品核算;

輔助核算項目7個,分別為無形資產項目、稅費分區、工程項目、銷售方式、長期待攤項目、所得稅、購進渠道;

自定義輔助項目4個,分別為壞賬提取原因、存貨變動臺賬、其他業務項目、減值準備。

3.會計一級集中核算系統環境

(1)網絡連接要求

確保參股企業的內部網絡連接,帶寬在100M或以上,保證客戶端與服務器的平穩連接。公司數據庫及應用服務器聯入的網絡交換機應采用萬兆可管理交換機。

(2)系統硬件配置

應用服務器為2臺DELL PowerEdge刀片服務器箱體,每機箱配置雙冗余電源和雙冗余千兆交換機,并各安裝5片PowerEdge M620刀片服務器。

負載均衡采用F5 BIG-LTM-2000S-ME,網絡吞吐量大于4Gbp,每秒會話數大于20萬,8個千兆網絡接口。

數據庫服務器為Oracle SPARC T5-8機架式小型機,4個SPARC T5 CPU,64個3.6GHz處理器內核,512線程/1024GB內存/4塊300GB 10krpm SAS2硬盤/2塊雙口8Gb FC HBA卡;SUN M9000服務器作為雙機熱備服務器。

數據的存儲盤陣采用讀寫響應速度較快的DHS USP VM,雙RAID控制器/60個3000GB 10krpm光纖硬盤備;份陣列采用容量較大的DELL PowerVault MD3800f,雙RAID控制器/12個4TB硬盤7.2K SAS 3.5硬盤。

異地存儲備份數據選用普通的PC服務器DEL LPowerEdge R720配置12個900GB 2.5英寸SAS硬盤(總容量達10TB)硬盤做RAID來存儲備份數據。

(3)軟件配置

保持C銷售現有數據庫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應用服務器操作系統不變。

數據庫服務器操作系統:操作系統Solaris 10。

數據庫軟件:Sybase ASE 12.5.0.3 For Solaris。

應用服務器操作系統:操作系統RadHat Linux AS5。

應用服務器軟件SunOne 8.2 for Linux。

(4)系統安全

a.網絡安全

為保證網絡中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的安全,采用硬件網絡防火墻設備。根據網絡防火墻內網、外網、DMZ區將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與財務終端用戶分離,以此保證數據庫服務器及應用服務器的網絡安全。

采用VLAN技術將財務用戶計算機與其他部門計算機劃分到不同的網絡中,以此保證終端計算機數據安全。

財務客戶端計算機統一采用集團公司下發的Symantec防病毒軟件。

b.硬件安全

機房采取防電磁干擾、防雷擊、有空調及電源保護等措施,來保證硬件設備的安全。

數據庫服務器可采取雙機熱備方式防止單點故障,可以采用網絡多路徑實現網絡線路冗余。

數據存儲設備采取雙通道光纖磁盤陣列,通過RAID0+1、RAID5+1H等安全技術防止硬盤故障。

c.數據安全

采用以下三種方案保證數據的安全。

第一,存檔備份。使用數據庫現有的自動備份的功能,每天一次自動備份,每月在結賬前一次手工備份,備份介質選用磁盤陣列設備。

第二,雙機熱備。采用SYBASE的數據庫復制技術使兩臺放置在不同位置的數據庫服務器同步,當主數據庫服務器出故障時,自動(或手動)啟動備份的數據庫服務器,保證生產數據庫平穩正常運行,確保生產數據安全,解決數據庫服務器單點隱患。

第三,異地容災備份。采用一臺PC服務器,放置在不同于財務服務器所在的異地機房,在主數據庫服務器上設置生產數據的備份,并壓縮后,轉存到異地備份存儲服務器上。這樣實現了雙機光纖異地備份,保證了數據的安全。

(二)人員操作培訓及系統管理員培養

1.組建集中核算項目組,宣傳實施集中核算方案

組件集中核算項目組,負責組織項目日常工作,安排項目資源,控制工作進度、質量和風險,并對《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方案》進行宣貫,指導會計一級集中核算項目規范實施。

2.制定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操作手冊,培訓知識流程化

梳理相應業務流程,制定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核算培訓手冊,對小型參股企業會計集中核算所涉及的財務業務流程、系統網絡配置、模塊功能操作等進行詳細描述,將業務知識流程化。

3.定期組織業務知識培訓,提升系統運用水平

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和系統運行情況,總結、梳理項目推廣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采用多種形式,定期開展業務知識培訓,在提高系統操作水平的同時強化操作人員認識,重視系統操作,努力提高系統運用水平。

4.強化系統管理人才培養,確保系統安全平穩運行

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勵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系統管理人才的培養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質、穩定的系統運維隊伍,確保系統安全平穩運行。

(三)周邊系統集成

為提高系統集成化、協同化、自動化程度,C銷售公司與總部積極溝通對接,將公司現有的信息技術和經驗移植到小型參股企業,結合五大系統運用,在小型參股企業推廣使用公司財務綜合管理平臺,從而搭建和完善小型參股企業信息系統平臺,實現財務、業務的深度融合,實現數據采集和分析自動化。

(四)建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后財務管理及核算標準要求

1.梳理財務審批權限、防范財務風險

會計一級集中核算以后,參股企業對原有財務審批權限進行梳理,嚴格按照不相容崗位分離的要求,更新財務審批制度,在系統中嚴格按照人員崗位權限進行權限分配,控制財務風險。

2.完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強化預算管理

充分利用會計一級核算系統功能,進一步完善參股企業預算管理制度,規范參股企業資金收支。通過系統,將參股企業資金籌集、資金運營、成本控制、資產運營等財務活動納入全面預算管理。

3.加強財務稽查,強化風險管控能力

參股企業以會計一級集中核算為契機,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將財務管理工作更多地向生產經營全過程延伸,完善公司內部監督機制,通過實時分析、連續跟蹤,達到風險管控和管理提升的目的。

4.轉變財務管理職能,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會計一級集中核算后,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參股公司會計核算和報表編制工作,財務人員更多地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從而實現參股企業財務管理職能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對參股企業精細化管理和效益提升將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

5.完善會計核算制度,規范會計業務核算

為提高會計核算準確性、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支持能力,參股企業根據《參股企業核算指導意見》要求,結合一級核算賬務體系架構和自身實際,制定和完善會計核算規范,進一步規范會計業務處理。

三、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參股企業信息化水平

C銷售公司依托現有總部級核算軟件及省級數據中心硬件,實現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將公司現有的信息技術和經驗移植到小型參股企業,搭建和完善小型參股企業信息系統平臺,能快速、有效提升參股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二)節約參股企業內部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1.會計核算更加規范,人員效率顯著提升

會計一級集中核算后,實現了原始單據到會計憑證的自動集成、自動記賬、會計報表自動生成,減少人工干預,一方面會計核算更加及時、規范;另一方面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2.使用中國石油軟硬件,節約內部管理成本

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依托公司現有核算軟件及省級數據中心硬件搭建,無需單獨購置軟件和服務器等硬件設施,無需支付前期運行費用及后期維護費用,有效節約參股企業內部管理成本。

3.財務管理職能將進一步轉變,管理效率大幅提高

會計一級集中核算后,減輕了財務人員簡單、重復的基礎性工作,財務人員更多地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促進財務職能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參股企業的決策支持能力、風險管控能力逐步強化,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三)創新參股企業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推行小型參股企業會計一級集中核算,是根據C銷售公司“近期規范、遠期高效”的股權管理目標,創新股權管理新模式,深入推進股權項目專業線管理的重要舉措。依托信息系統運用,對股權企業進行全過程督導與管控,公司股權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四)便于托管公司獲取財務信息,監控、防范財務風險

參股企業實行會計一級核算后,會計核算更加規范、及時、有效,會計信息更加共享、透明,參股股東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參股企業的經營數據,對參股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資產營運能力、現金流、盈利能力等進行實時分析和監督,強化對股權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五)提高省級公司設備使用效率,為母公司創效增收

FIMS融合2.0的上線推廣,數據庫上收到總部,C銷售公司原有的省級服務器未得到有效利用,資產的利用效率降低。通過對參股企業實施會計一級集中核算,在不增加公司投入和股權企業投入的情況下,使用公司現有軟、硬件設備,有利于盤活閑置資產,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另外,系統平穩運行后,擬每年向參股企業收取一定比例的系統維護費用,為公司創效增收。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財務處)

猜你喜歡
企業會計會計核算核算
2020年河北省國民經濟核算
會計集中核算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
強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途徑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進對策
現代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策略探討
試論企業會計造假的防范與治理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若干問題探討
2014年GDP首破60萬億
“營改增”后運費的會計核算解析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