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2017-01-19 00:18徐精鵬劉景堯
學理論·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建設

徐精鵬+劉景堯

摘 要: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這次全會不僅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而且成為開創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開端,對于新形勢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

關鍵詞: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中圖分類號:K2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2-0167-03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是從這次全會開始的?!盵1]4-14全會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標志著我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大覺醒,顯示了我們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開辟建設社會主義新路的堅強決心?!盵2]3-16這次全會不僅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而且成為開創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開端,對于新形勢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1978年12月,我們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此為標志,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也開啟了黨的建設的歷史新時期?!盵3]3-15

一、全會重新恢復和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開創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造了根本前提

在重要歷史關頭,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工作會議,緊接著12月18日到22日,又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首要成果和主要貢獻。

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鄧小平做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實際上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不論是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議,都把解決黨的思想路線問題擺在首要位置。特別是鄧小平的講話,通篇講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講話著重指出,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如同過去搞革命一樣,必須靠實事求是,這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他強調:“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薄皬倪@個意義上說,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盵4]143

如同遵義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偉大轉折一樣,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5]130。全會根據鄧小平講話的精神,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認為這對于促進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全會明確指出,必須進一步繼承和發揚毛澤東同志所倡導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認為只有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況、新事物、新問題,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我們黨才能順利地實現工作中心的轉變,才能正確解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正確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全會確立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至此,一度遭到破壞的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得以重新恢復和確立。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從根本上解除了“兩個凡是”的束縛,為糾正多年來的“左”的指導思想,實現黨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礎。全會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做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審查和解決了黨的歷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全會還增選了中央領導機構的成員。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6]566。這些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轉變,不僅為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確立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開辟了廣闊道路,也為恢復和發展毛澤東建黨學說、開創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造了根本前提。

二、全會決定健全民主集中制,重新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為開創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奠定了制度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的“左傾”錯誤,給我們黨和國家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破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黨內的生活極不正常,黨內缺乏應有的民主,黨內的正確意見不能正常表達,黨員的權利沒有保障,干部的權力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民主集中制和黨的生活準則受到嚴重破壞。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復出后的鄧小平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做了《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講話,強調必須明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必須用完整的準確的毛澤東思想指導黨的事業。他還闡述了毛澤東的建黨學說,指出把列寧的建黨學說發展得最完備的是毛澤東同志,毛澤東完整的建黨學說,是經過實踐在延安整風時期建立起來的,以后又有新的發展。用毛澤東完整的建黨學說教育全黨,使我們建設成了—個好的黨。因此.一定要把毛澤東思想和它的建黨學說恢復與發揚起來[7]44-45。在同年8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大上,鄧小平再次強調要恢復和發揚毛澤東為全黨樹立的群眾路線、實事求是、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和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努力造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為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這不僅是對黨的作風建設理論的重申和傳承,而且指明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根據新中國成立以后黨的歷史經驗教訓,特別是毛澤東晚年個人專斷的嚴重失誤,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黨法,反對個人崇拜,少宣傳個人。認為這是黨內民主生活健全化的重要標志。全會重申了毛澤東同志的一貫主張,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任何負責黨員包括中央領導同志的個人意見,不要叫“指示”。全會強調一定要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并著重強調了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集體領導。全會進行過程中恢復和發揚了黨的民主傳統,開得生動活潑,堪稱黨內民主生活的典范。這種會風意味著黨和國家的政治生活已經開始從缺乏民主的沉悶的不正常狀態轉變到民主活躍的正常狀態上來。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黨內民主生活恢復的新起點,使黨內民主生活逐漸進入了向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推進的新時期[7]4-7,奠定了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制度基礎。這一優良傳統和作風為后來歷屆中央領導集體所繼承和弘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內民主建設。習近平反復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它正確規范了黨內政治生活、處理黨內關系的基本準則”“是我們黨最大的制度優勢”“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8]3-7“要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9]“補齊制度短板”[10]。這些治國理政思想和管黨治黨理念與十一屆三中全會所倡導的健全民主集中制、規范黨內民主生活是一脈相承的。

三、全會提出健全黨規黨法,實現黨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提供了重要遵循

早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的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鄧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演講。他在談到民主和法制建設時強調指出:“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法。黨章是最根本的黨規黨法。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和組織部門的任務不只是處理案件,更重要的是維護黨規黨法,切實把我們的黨風搞好?!盵4]147這篇講話不僅是“開辟新時期新道路、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11]9-10,也是搞好黨風建設、開創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宣言書”。

隨后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向全黨嚴肅地提出了健全黨規黨法、切實搞好黨風的艱巨任務。會議認為,“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法。全體黨員和黨的干部,人人遵守黨的紀律,是恢復黨和國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碼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嚴守黨紀。對于違犯黨紀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執行紀律,做到功過分明,賞罰分明,伸張正氣,打擊邪氣?!盵12]13全會選舉產生了以陳云同志為首的由一百人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這是保障黨的政治路線的貫徹執行的一個重要措施。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根本任務,就是維護黨規黨法,切實搞好黨風,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新成立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認真地開始了黨風黨紀檢查工作。1979年1月4日至22日,中紀委舉行了首次全體會議,著重研究了維護黨規黨法、搞好黨風建設的問題。會議經過討論明確規定: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基本任務,是維護黨規黨法、保證黨員的權利,發揮黨員的革命熱情和積極性,同一切違反黨紀、破壞黨的優良傳統的不良傾向作斗爭,切實搞好黨風。會議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圍繞如何維護黨規黨法、搞好黨風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并擬定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一系列準則。1980年1月7日至25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全體會議再一次討論和修改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全會指出:《準則》是黨的重要法規,全體黨員要認真學習,自覺遵守,排除各種干擾和阻力,把維護黨規黨法、切實搞好黨風這件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大事做好,使我們黨成為更加團結一致、更加朝氣蓬勃、更加具有戰斗力的先鋒隊組織?!稖蕜t》是建黨以來第一部比較全面系統的黨規黨法,是我黨歷史上的首創?!稖蕜t》所體現出的基本原則和精神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提供了重要借鑒和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將其視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的題中應有之義”[13]。習近平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難從嚴治黨的基礎”,管黨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嚴起[14]3-10。上述思想是十一屆三中全會關于健全黨規黨法、搞好黨風建設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進一步深化、完善和發展。

四、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歷史任務的提出和新時期黨的建設指導方針的確定,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勾畫了基本藍圖

1.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任務的提出

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中央召集的一次干部會議上作了題為《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的重要講話,鮮明地提出要堅持黨的領導、改善黨的領導的歷史任務。鄧小平的講話為將要召開的十一屆五中全會明確了指導思想。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召開。全會的中心議題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主要是解決組織路線方面的問題。全會討論和通過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討論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改草案)》;全會增選中央政治局常委并重新設立中央書記處,加強了黨中央領導機構。全會通過的黨章修改草案和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為健全黨的生活,提高黨的戰斗力做了重要的保證。鄧小平在會議的講話中指出,三中全會解決了政治路線、思想路線,這次會議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解決組織路線。十一屆五中全會既是對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建設在撥亂反正中所取得成績的系統總結,又是規劃新時期黨的建設道路和管黨治黨藍圖的一次重要會議。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改選和增選了中共中央主要領導成員,標志著全黨撥亂反正任務的基本完成?!稕Q議》認真總結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建設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幾個根本問題:即必須把黨建設成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黨;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必須整頓黨的組織,純潔黨的隊伍;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等[15]340。這些問題的提出為新時期如何加強執政黨自身建設指明了方向。

2.新時期黨的建設指導方針的確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召開的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是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召開的又一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會議。大會確定了黨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而奮斗的宏偉綱領,審議和通過了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系統總結了黨的七大以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建設的豐富經驗。十二大對于新時期執政黨建設主要貢獻在于確立了黨的建設的正確指導方針和實現這一方針的具體任務。十二大黨章明確指出,黨的工作重心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這一總任務,大會提出“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堅強核心”的新時期黨的建設的正確指導方針[16]1006-1007。這一方針的確定是毛澤東建黨學說在新時期的運用和發展,是全面開創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遵循。為繼續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黨的建設目標和任務,大會根據黨的現狀和新黨章的精神,提出了當前黨的建設必須著重解決的幾個問題: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使黨內政治生活進一步正?;?改革黨和國家領導機構和干部制度;密切黨同群眾的聯系;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整黨,使黨風根本好轉。作為“最根本的黨內法規”[17]14-20,新黨章適應了新時期的需要和執政黨的特點,對黨員和黨的干部提出了比過去更加嚴格的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是新時期黨的建設指導方針的具體化,也是對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健全黨規黨法、搞好黨風建設任務的進一步制度化和規范化,為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全面提高新時期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礎[18]4-28。

參考文獻:

[1]江澤民.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1998(24).

[2]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08(24).

[3]習近平.改革開放30年黨的建設回顧與思考[J].科學決策,2008(9).

[4]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陳雪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

[6]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7]費雅君.改革開放30年黨建理論的發展與創新[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8(8).

[8]習近平.始終堅持和充分發揮黨的獨特優勢[J].求是,2012(15).

[9]習近平.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內民主建設[N].中國新聞,2008-04-01.

[10]學習中國.習近平首論補齊黨內制度短板[N].中國干部學習,2016-04-13.

[11]江澤民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3]習近平.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N].新華社,2016-06-29.

[14]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黨的文獻,2016(4).

[15]鄧小平時代:三中全會二十年:第1卷[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1998.

[16]張樹軍,齊生.中國共產黨八十年重大會議實錄[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17]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J].當代陜西,2014(11).

[18]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黨建研究,2012(12).

猜你喜歡
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建設
十一屆三中全會對國家治理體系的初步探索及經驗
十一屆三中全會對國家治理體系的初步探索及經驗
思想解放的春天
對高中歷史教材“現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的質疑
鄧小平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徑選擇
淺析列寧政治遺囑中的“黨的建設”
改革舉措落實難的表現及其化解
論習近平關于黨的組織建設思想的創新
從建設“工農兵”文化到大眾文化的崛起
把“兩學一做”落實在思想上和行動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