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政務微博信息傳播的觸點與發展方向

2017-01-20 19:01蔡雨坤
新聞世界 2017年1期
關鍵詞:政務新媒體政務微博

蔡雨坤

【摘 要】政務微博的快速發展是政府應對新媒體輿論場轉移的積極措施,其發展受平臺發展起伏和其他政務新媒體如政務微信興起的影響存在一定的現實問題。政務微博應建設權威信息發布平臺,在政務信息和公共危機事件中體現權威以辟謠,成為信源供傳播。同時應基于政府網站、政務微博與政務微信等政務媒體各自不同的定位及優劣勢進行多政務媒體之間的聯動,凸顯各自不同的優勢以形成政務信息傳播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合力。

【關鍵詞】政務微博;政務新媒體;公共危機事件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重慶市政務微信公眾號的推廣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SKG12)。

微博使得草根網民獲得更便利的媒體近用權,公民新聞及網民自主意見表達成為可能,打破了媒體話語權的優勢格局。因此,一方面過去政府部門試圖在危機事件發生后采用隱瞞、封鎖信息的辦法變得不可行;另一方面,普通公民并沒有接受過新聞編輯與采訪的專業訓練,其發布的信息主觀性強,爆料、維權事件多,更嚴重的則是產生大量的流言甚至謠言。面對微博上火熱的圍觀和洶涌的輿論,大量的政務微博如公安、司法、旅游、交通、氣象、環保、醫療衛生、教育微博在政務信息公開、民生資訊傳播和應對突發事件及辟謠等公共治理領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一、政務微博信息傳播面臨的現實問題

政務微博的快速發展是政府應對新媒體輿論場轉移的積極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政務微博的發展也存在一些現實問題。

(一)微博平臺發展有所起伏

在各新媒體平臺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微博的整體傳播力有下滑的趨勢。自2010年微博在我國興起以來,微博的發展經歷了2013年的巔峰之后連續幾年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直到2016又有回暖的跡象。在業內競爭方面,隨著騰訊、搜狐逐漸降低微博發展速度,新浪微博呈現一家獨大的趨勢。盡管平臺發展有所起伏,但政務微博的發展一直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而媒體平臺的變化對政務微博的傳播力有一定的影響。

(二)新興政務新媒體異軍突起

隨著微信的異軍突起,政務微信日益成為發布政務信息的新媒體、提供公共服務的新平臺和實現政民互動的新渠道。2014年8月以來,國家網信辦發布了針對即時通信工具治理的“微信十條”,其中第7條明確提出:“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人民團體開設公眾賬號,服務經濟社會,滿足公眾需求”。因此,新的政務媒體平臺如政務微信等的出現也推動政務微博對自身的定位提出更明確的方向。

(三)不同政務微博發展狀況區別大

除去媒體發展大背景對政務微博的影響,政務微博自身的發展情況好壞區別也很大。如@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平安北京分列2016年上半年政務微博一、三名,地方性的公安微博@江寧公安在線獲得了公眾的大量關注,也使得公安微博成為政務微博中發展較好的一類微博,而交通、氣象等類型的政務微博也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但政務微博在數量大增的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僵尸賬號,這些僵尸賬號鮮有更新。

相關的學術研究還指出了政務微博在發展中存在的實務性問題,比如在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政務微博信息發布速度慢、未成為權威信源導致辟謠不利;政務微信號信息設計平淡,缺乏自身的風格,語言表達千篇一律;政務服務能力不足,與民眾的互動少,交互評論缺位等問題??梢?,政務微博有持續發展的前景,但基于媒體環境以及自身特點,其發展中也存在一定的現實問題。

二、政務微博信息傳播的觸點分析

從信息內容看,微博信息傳播的缺點在于字數限制使得微博表達瑣碎,有價值的信息少;明星名人的粉絲多,熱點信息如熱門話題熱搜榜被娛樂信息占據,而個人希望表達有效信息時卻發現難以獲得關注;一些信息被大量轉發使得信息重復和冗余加劇。微博這種相對自由的信息發布與獲取方式加大未經核實甚至錯誤信息發布的風險,使得謠言和假信息大量滋生,甚至有研究顯示如今有近六成假新聞首發于微博。同時,微博成為網民爆料、維權的重要渠道,微博網民的大量圍觀和澎湃迭起的輿論給管理部門帶來較大的壓力。一些公共危機事件或爆料、維權事件被網民們追捧或吐槽,評論攻擊性比較強而且存在很多負能量,使得無理性群體事件被進一步的放大。因此,需要基于政務微博的特點明確政務微博信息傳播的主要觸點方向,其信息設計應利用微博信息傳播的優點,解決微博信息傳播中的不足。

(一)穩步建設權威政務信息公開平臺

政務微博的信息傳播策略應該以穩步建設權威政務信息公開平臺為基礎,同時進一步著力于民生資訊的傳播。以@重慶微發布為例,作為地方政府新聞辦的官微,@重慶微發布發博數量多,僅2016年10月就發布(轉發)微博480余條,內容包括各類政務信息:比如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如#《重慶市居住證實施辦法》11月1日起施行 警方詳解辦證需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如#前三季度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7040億元#,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如#未來我市軌道交通將形成“十七線一環”網絡#;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如#低收入困難家庭每月可領價格臨時補貼#、#明年起 重慶城鄉居民大病醫保最低報銷比例提高至50%#等。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民生資訊:比如文化藝術類信息,天氣預報類信息,飲食、健康、旅游、交通、招聘、教育類信息等。同時,面對公共危機事件以及各種洶涌的網絡輿論,政務微博應體現最快、最先、最真誠的危機溝通理念,在第一時間使用政務微博發布最及時的動態,包括使用現場圖文視頻等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遞。如2016年10月31日,重慶市永川區金山溝煤礦11時30分左右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后,@重慶微發布于15點26分轉發了華龍網于15點02分發布的全力救援報道,并于11月1日-3日連續發布8條微信對事故新聞發布會、搜救情況和調查組組建情況進行了報道,及時回應網民關切。政務微博在面對公共危機事件和突發輿情時的積極回應,使得官方信息體現其權威以辟謠,成為信源供傳播,發揮了正面傳播效能。

(二)加強與其他政務新媒體的信息聯動和功能配合

實際上政務信息傳播已經形成了政府網站、“兩微一端”(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客戶端)等多元平臺共同發展的新階段。相關研究指出,政府自媒體建設應把握微博、微信的傳播特性,充分發揮政務“雙微”在新聞發布、政務服務、網絡問政及擴大自身傳播影響力上的傳承與協同作用??梢?,基于不同政務媒體、新媒體自身的特點進行政務媒體的積極建設與聯動成為發展的方向。以政務微博@重慶交巡警和政務微信號cqcq110重慶交巡警作比較:政務微信號重慶交巡警上網設備以智能手機為主,通過個人訂閱對公眾號進行關注,除了常規的#微講堂#、#警方資訊#、#談車論駕#、#警花小幫辦#等信息推送外,還可以進入實時路況查詢、駕駛人違法、機動車違法、罰款繳納、違法記分等違法查詢和移動支付以及進入業務指南、安全課堂、辦事網點、陋習隨手拍和獻策交管等警民互動環節。比較而言,政務微信號重慶交巡警能達成適時處理相關事務的能力,互動性強,通過訂閱實現信息的分眾傳播,私密性強且信息每天限一條,發布時間較穩定;而政務微博@重慶交巡警發布的內容以公開傳播為主,主要包括大眾性的路況信息、交通出行提示,以及交通違法執法行動報道和介紹交通安全常識等,信息發布條數不受限制,可適時發布,反應速度快,但信息下沉速度也快。由于政務微博是一對多的大眾信息發布平臺,盡管政務微博采取了適時收集公眾反饋、與相關業務部門快速溝通聯動、限時公開事務辦理進程等方法,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公眾希望與政府部門進行一對一的實時交流并遠程處理相關事務的需求。與微博相比,微信的指向性和功能性更強,互動更具私密性,互動形式也更為豐富。適時交流的優點彌補了政務微博的不足,成為電子政務服務的重要途徑。加之政務微信的支付功能可以為百姓提供公共事業交費或繳納違章罰款等便民服務,因而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三、政務微博信息傳播的發展方向

根據騰訊發布的《2015年度全國政務新媒體報告》,目前我國政務微博賬號近28萬。[1]政務微博的快速發展是政府應對新媒體輿論場轉移的積極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如氣象類政務微博@中國氣象局,2016 年上半年共發布微博約400條,開通微博熱點話題如#江蘇阜寧龍卷風、#梅雨期遭遇大暴雨#等進行微直播28 次。2016年5月,@深圳微發布廳針對大量有關“華為遷離深圳”的文章,于5月24日引用華為公司的官方聲明,發布題為【華為回應遷離深圳傳言:未計劃將總部搬離深圳】微博,對不實傳言進行辟謠。[2]但是,政務微博的信息傳播受平臺發展起伏和其他政務新媒體如政務微信的興起而存在一定的現實問題。

政務微博的信息傳播策略應該以穩步建設權威政務信息公開平臺為基礎,進一步著力于民生資訊的傳播。特別是在面對公共危機事件和突發輿情時,要能快速反應積極回應,使得官方權威信息得以迅速傳播以辟謠,積極回應和控制負面輿情。其次,政務微博的發展應體現政府網站、政務微博與政務微信等政務媒體各自不同的定位及優劣勢,實現不同政務媒體之間信息的聯動和功能的配合。

注釋:

[1]騰訊.2015年度全國政務新媒體報告[R].2016-1.

[2]人民網輿情監測室.2016 年上半年人民日報·政務指數微博影響力報告[R].2016:15、30.

參考文獻:

[1]唐夢斐.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辟謠效果研究——基于“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的案例分析[J].情報雜志,2015(8):98-103.

[2]王國華等.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網絡輿論危機應對研究——以上海踩踏事件中的@上海發布為例[J].情報雜志,2015(4):65-70.

[3]楊思文.以“江寧公安在線”為例談政務微博的風格打造[J].新聞知識,2014(2):42-44.

[4]張志安,曹艷輝.政務微信與政務微博:傳承與協同[J].新聞與寫作,2014(12):57-60.

[5]王芳等.中國政務微信的功能定位及公眾利用情況調查研究[J].電子政務,2014(10):58-69.

(作者:重慶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責編:姚少寶

猜你喜歡
政務新媒體政務微博
“互聯網+”時代政務新媒體與政府網站協同發展的幾點思考
政務新媒體傳播泛娛樂化傾向及應對策略分析
政務微信語體特征探析
“政務新媒體+”全功能應用拓展路徑探析
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場域構建初探
時空視角下省級政府政務微博運營效率評價
基于生態位理論的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研究
我國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巧用政務微博,回應民眾關切
政務新媒體語言及發布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